用ABCD2评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ABCD2 评分法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BCD2 评分标准将所选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分析三组患者于2周内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2周内100例患者中有19例例进展为脑梗死(19.0%);相比于低危组,中危、高危组脑缺血患者发作进展成脑梗死的几率显著升高(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脑缺血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 评分法可以准确地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率,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预测功能。
  关键词:ABCD2 评分;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预测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是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先兆,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在短期内发展为脑梗死,因此,早期地诊断、识别、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显得极为重要。相关研究显示约有5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在两天之内发生脑梗死,约有4.01%的患者可以在三个月内出现脑梗死[1,2]。因此快速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快速地进行危险等级分层及治疗能够防止脑梗死的发生。Johnston等人使用ABCD2评分模型预测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认为该评分法是比较科学、全面的方法[1,4]。鉴于此,为了探究ABCD2 评分法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所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为35-89岁,平均年龄为(68.5±5.5)岁。依据根据ABCD2评分标准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高危组(6-7分)中危组(4-5 分)低危组(0-3分)。
  1.2 观察指标及 ABCD2 评分标准
  1.2.1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三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1周内进展成脑梗死的机率。
  1.2.2 ABCD2 评分标准
  (1)年龄超过60 岁患者计为 1 分;(2)舒张压超过90 mm Hg,收缩压超过140 mm Hg者计为 1 分;(3)一侧肢体无力者计为2分,未出现肢体无力但有语言障碍者计为 1分,肢体无力且无语言障碍者计为0分;(4)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为2分,持续性时间为10-59 min者计为1分,持续性时间低于10min者计为 0 分;(5)糖尿病患者计为1分[2,3]。
  1.2.3 脑梗死的评估
  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对患者2周内的脑梗死事件进行判定,以MRI结果判定新发脑梗死灶,均采用抗血小板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2,3]。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间的数据比较,当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短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
  2周内100例患者中有19例例进展为脑梗死(19.0%)。
  2.2 不同ABCD2评分脑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情况
  相比于低危组,中危、高危组脑缺血患者发作进展成脑梗死的几率显著升高(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脑缺血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短暫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一旦进展为脑梗死,则会严重影响其的预后质量,更为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3,4]。因此,早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并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ABCD2评分法因包含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可以客观反映及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性,临床参考价值较高[2,5]。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低危组,中危、高危组脑缺血患者发作进展成脑梗死的几率显著升高(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脑缺血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D2评分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性,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分层、治疗及提高后续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ABCD2评分方式并不能很精确地预测每一件脑梗死事件,无论是中危组还是低危组,均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2,4]。所以,还应研相关影像学资料及其他脑梗死危险因素,例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脂血症等。
  综上所述,ABCD2评分方式是一种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有效、简单方法,及时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相应的风险分层能够较好的预测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性,可以对评分较高者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Johnston S C,Gress D R,Browner W S,et al.Shor-t termprognosis after emergency department diagnosis ofTIA[J].JA-MA,2000,284(22):2901-2906.
  [2]郭娜.不同风险评分对中国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预测价值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3.
  [3]覃君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2:232-233.
  [4]赖坚强,刘宏文,古贱秀,漆化华,赵志和.ABCD2量表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05:500-501.
  [5]王为强,任明山,杨毅.应用ABCD~2评分法和纤维蛋白原预测TIA后短期脑卒中风险[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9,02:98-1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内科临床上对于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56例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皮下持续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与甲状腺癌(PT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住院及门诊追踪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尿病病情轻重情况划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80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血糖、血脂水平及甲状腺癌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轻症组出现3例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75%;重症组出现5例甲状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药学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处方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耐药率及临床医生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原则知晓率。结果:在处方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耐药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14.67%、6.67%、18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倾斜下肢假性不等长诊断治疗体会。方法:本组6例臀肌挛缩症致下肢假性不等长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一4年,结果全部达优。结论:对于臀肌挛缩引起骨盆倾斜致下肢假性不等长,术前准确临床分析,术中正确松解及术后恰当物理锻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臀肌挛缩;骨盆倾斜;下肢假性不等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臀肌挛缩症的深入探讨,关于该病报道越来越多且越深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种类主要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硝咪唑类、氨基糖胺类、大环内脂类、抗真菌类、喹诺酮类等;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口服用药,保证安全用药与合理用药,预防多种不良反应出现。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Rutkow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医综合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8.68%vs81.65%),P0.05),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标准(1)对两组的患者均进行胃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外伤病患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3年7月前所收治的110例膝关节外伤病患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以X线检查与MRI检查,对照组仅实施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隐匿性骨折病患的例数与检出率。结果:通过检查,对照组中有20例隐匿性骨折病患,其检出率为18.2%,观察组中有40例隐匿性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干扰因素,进而排除此类因素,确保生化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抽取26例溶血标本、8例输液侧采血标本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重新抽取新鲜血液进行检验,检查项目为K、TBIL、TP、ALT、UA、GLU,对所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6例溶血标本检测结果K、TBIL、TP、ALT、UA均出现明显升高,GLU出现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接受10%糖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灵敏性。结果: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