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选定角度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而中学生在60分钟时间里写出一篇出彩的作文实属不易。如果说审题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构思就是要解决“如何写”的问题。在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整体设计和构想,必须有一个清晰的预想思路。“角度”是撇不开的话题,它是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表情说理的“出发点”。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这里就介绍几种角度创新的构思方法。
  一、特殊化
  所谓“特殊化”,就是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情感等作文要素进行处理,达到人物鲜明、情节生动、环境逼真、主题突出等效果。
  时间:寒冬、炎夏、半夜、中秋……
  空间:地铁、赛场、福利院、纪念馆……
  人物:鞋匠、快递员、残疾人……
  环境:狂风骤雨、紧张面试、体育比赛……
  情感:祖孙情、异国情、报恩情、陌生人之情……
  运用特殊化的角度,将众多的作文要素加以特殊化整合,使之典型独特。它可以是一维、二维,甚至多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时空组合、景情组合、人事组合等等。如对命题作文“心里美滋滋”进行三个角度的特殊化处理:
  1.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空间+特殊的情感
  在外打工的小林因为疫情严重不能回家过年,于是他在孤独的“五保户”王奶奶家里和王奶奶一起包饺子过年,并为送去一份温暖而心里美滋滋。
  2.特殊的人物+特殊的事件+特殊的情感
  农村女孩菲菲为了考艺校而减肥瘦身,但总是不见有明显的效果。后来菲菲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年轻的支教女老师,在其指点帮助下,在同学们的鼓励和督促下,菲菲终于减肥成功,并且考上了一所理想的艺术学校,心里美滋滋。
  二、陌生化
  所谓“陌生化”,就是从陌生角度写熟悉的内容,营造一种新奇感。即出其不意,打破常规,通过创造新的内容或形式,使平常的人、事、物变得陌生,从而让人获得一种新鲜的感觉。
  比如,想象的陌生化。《幼时记趣》中沈复从奇特的角度,描写了三个放大了的微体验——“青云白鹤”“神游山林”“蛤蟆吞虫”之妙趣。
  神态的陌生化。曹雪芹《红楼梦》中描述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情形:睁圆眼睛,张大嘴巴,惊奇世上竟还有这么些妙处。
  举动的陌生化。《我是个“钻在钱眼里的妞”》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辛苦所得,办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买书、开运动会、供穷孩子读书,图的不是私利。反弹琵琶,实写助人之乐。
  结局的陌生化。《一个小偷的经历》一文写了一个改过自新的小偷,有一次帮助一个丢了钥匙的老人开锁,后来该老人家里失窃,所有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小偷。他遭到了所有人的怀疑,感觉不能被社会容纳,心态失衡绝望,彻底变回小偷。角度新颖,主题深刻,发人深省。
  视角的陌生化。英国刘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梦游仙境》从爱丽丝身体大小的变化角度,写梦境和现实,故事发展的不确定性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好奇、新鲜感与期待。同时,故事中另一个世界中稀奇古怪的人物,随着情节发展,逐渐显现为现实世界中熟知的人物,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发现,会带给读者不少乐趣。
  当然“陌生化”的角度还有很多,从“陌生化”角度构思作文,要避开常人、常事、常情、常理、常思,与众不同,以求得作文的独创性。
  三、修辞化
  所谓“修辞化”角度,就是利用词语的多重含义和修辞手法,精心变换,切入一个独特的角度,既新穎又形象。如以“亲情”为话题的“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母爱如佛”等。我们知道,词语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有具体义和抽象义,有虚义和实义之分。既要看懂表层义,更要吃透深层义。“花”的基本义是花朵,引申义是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花、浪花、窗花等),比喻义是事业的成果或女子。“桥”,不仅指实物桥,也可指“心桥”“商桥”“信息之桥”等。“网”不仅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虚拟网、人情网等。
  如比喻角度。《人生如酒》一文用恰当精巧的比喻串联全文,为全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抒情明旨平台:“童年的生活好似鸡尾酒;青年的生活像慕尼黑啤酒;中年的生活就如多味的烈性酒;老年的生活便如窖藏的葡萄酒……人生如酒,日久才弥香弥甜,关键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人生的快乐。”
  夸张角度。《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一文,初看题目消极,遭遇的挫折成为“我”人生的障碍,它粉碎了“我”的短期目标,同时也粉碎了“我”的懦弱……但粉碎不了“我”的人生梦想。所以这个障碍,反倒成了“我”的激励点,成就“我”重新开始奋斗的勇气。
  比拟角度。卡夫卡《变形记》从拟物角度,描写了家庭支柱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而失业在家,成了累赘后的经历。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的自私、冷漠和残酷,让人深刻感受到人性扭曲、异化的可怕,这就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总之,作文构思的角度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以上只是让学生掌握几把开锁的“万能钥匙”,让学生在作文具体构思时,从主题、选材、表现等角度创新构思,能够跳出人云亦云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思维角度,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热点和闪光点,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的深层引动,是师生对美的沉浸赏味、对情的深层触碰、对理的深度认知。语文课堂要想深层触动学生的情思,深层引动学生寻探,要靠教师深谙于胸的厚实储备和引动策略。如此,课堂才会丰盈有致。  一、远瞻:深层引动的厚实储备  1.角色,教师的深度认知  语文课堂如穿密匝的林间小道,有时如履坦途,有时需斩荆棘,有时遇水设桥,有时碰沟铺路,有时还遇雷霆暴雨,一番辛劳跋涉后才柳暗花明。斩棘、设桥、铺路、躲雨
期刊
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直接领导下,遵循新课标精神重新组织编写的自小学以至高中的统编语文新教材已经编就,大部分业已投入使用,少数册次也已送审而即将投入使用。根据使用过程中一线师生的反馈意见看,绝大多数褒奖了教材取得的成效,肯定了编写组的贡献;少数对教材的不足提出的改进意见,也多是中肯而切合教学实际的,值得编写组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同时还有少数意见的出现属于对编写体例不够熟悉,这就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说释疑
期刊
平时作文,未必要全批全改,尽量不要精批细改,甚至不一定要改。语文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要煞费苦心地把自己锻造成批改作文的机器。作文教学长期低效,教师也要从批改方式上找找原因。  “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篇”,一些学生视为苦事,因为怕写,难写好;一些语文教师也视为苦事,因为要批改,很伤神。我特别理解这些教师的苦衷,写作非一日之功,学生作文水准不高、辅导见效慢,教师不但很难等到“好作文”,甚至也不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江苏文学大省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这是诸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比如作家的公众影响力和作家间的代际传递,比如文学政策和文学制度,比如文学教育和民众的审美素养,等等。其中,江苏作家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项中的获奖数,也是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  以短篇小说为例,鲁迅文学奖至今已颁七届。除了第一届六篇,第三届四篇,其余均为五篇,共三十五篇。江苏省除
期刊
近年来,温州中考语文卷(以下简称“温州卷”)以其先进的理念、厚重的内涵、科学的体系、鲜明的特点广受好评。出于新旧教材过渡的考虑,2019年温州卷并未刻意在形式上做突破和创新,全卷看似平实,但紧扣统编教材,同时吸收内化了先进的测评理念,研析这套试卷对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聚焦统编时代的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较以往,统编教材的
期刊
在整个五言诗发展史中,《古诗十九首》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素有“五言之冠冕”之称。  本文援引陈几叟的“月落万川,处处皆圆”为题,意在说明《古诗十九首》对于后代五言诗发展的文学意义、历史意义与思想意义,正犹如一轮明月,横亘古今,尤见未来。  一、乾坤一螺寄  1.见微知著  《古诗十九首》中少有奇异物象抑或是罕见之景,然而细腻的描写与抒怀中自有丰富的意涵与情感,正如张叔夏在《清平乐
期刊
叙事作品,尤其是叙事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的重点。将指向明确的叙事学知识植入实际的读写教学中,无疑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一、布雷蒙的叙事序列图谱  敘事作品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每个事件都具有自身的叙事功能,功能与功能之间有着逻辑关联。为更好地探索叙事作品的深层结构,法国著名叙事学家布雷蒙提出了“叙事序列”的概念,并将“叙事序列”分为“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两种。布雷蒙提出的“复
期刊
“言为心声,题为文眼”,强调了标题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一个好的题目不仅能令文章纲举目张,而且能更准确和生动地表情达意。标题一方面凝结着作者的独特用心,另一方面又联系着读者,成为他们感受、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有必要重视标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利用标题做点文章。  標题是一篇文章的精要所在,有着很强的概括性、形象性,因此,合理地发掘课文标题中隐含的语义,梳理作者在课文标
期刊
园林之美,妙不可言。然而,学生在写作中通常对园林之美存在言不尽意的表达局限。针对学生的这一学习难点,笔者组织学生总结并运用《苏州园林》中的园林鉴赏方法,自主游览鉴赏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的园林,开展审美性的园林鉴赏活动,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做出具体的写作指导,以突破学生在描绘园林的过程中辞不尽意的表达困境。  一、欣赏园林艺术,学习鉴赏方法和观察角度  1.体察园林艺术构思的精妙  在叶圣陶的《苏州
期刊
《台阶》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教材加入了10条批注。一条条批注可以说是教材编者给我们学习课文设置的一个个抓手,笔者在参加某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执教这篇小说时,巧妙运用教材批注,引领学生在文本深处畅游,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运用教材批注,彰显自主阅读特色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后,笔者这样小结:  刚才大家在概括内容时有一句话十分重要,它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