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分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对选取的65例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分为X线组和CT组。X线平片组:所有患者确诊入院首日均进行X线检查。螺旋CT组:进行X线检查后,在5-15日内,对所有患者实行螺旋CT扫描。最后由至少两名主治医生进行阅片评级。结果:螺旋CT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效果优于X线平片,两组间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骶髂关节Ⅲ级、Ⅳ级病变的分级效果,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螺旋CT对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方面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对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间隙、关节强直的诊断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具有辅助作用,疑似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应进行螺旋CT复查,而X线平片能有效确诊中晚期骶髂关节病变。
关键词:X线平片;螺旋CT;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效果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81-01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Ankylosing Spodylitis),是一种由环境、遗传因素导致的慢性脊柱关节病[1]。该病容易引发骶髂关节病变,但由于其早期特征不明显,利用影像来诊断会出现较大误差,需要提出更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分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特开展此次试验,现将本次实验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2,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19-53岁,平均为(27.6±11.5)岁;病程为4个月-15年,平均为(4.7±1.9)年。所有患者均未患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其他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腰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下腰背部疼痛等。
1.2 方法
选取的65例患者均要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根据检查项目分为X线组和CT組。X线平片组:所有患者确诊入院首日均进行X线检查,利用日本产的先进的X光机对患者的腰椎、骨盆的正、侧位拍片检测;螺旋CT组:进行X线检查后,在5-15日内,对所有患者实行螺旋CT扫描,患者需要仰卧并且双腿伸直,运用GE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扫描至患者骶髂关节的下缘,层厚、层距为8mm,观察骨窗W1800/L300、软组织窗W250/L120图片。
最后由至少两名主治医生对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图片进行阅片,并对患者病变情况评定分级,分级评定标准是[3]:(1)0级:完全正常(2)Ⅰ级:疑似病变,出现侵蚀、硬化;(3)Ⅱ级:骨侵蚀及硬化明显(4)Ⅲ级:关节间隙有变化、部分强直;(5)Ⅳ级:关节完全强直。
1.3 观察指标
以X线平片、螺旋CT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情况和对骶髂关节病变各种征象的诊断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实验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能用统计学语言表示。
2 结果
2.1 X线平片、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情况的比较分析:螺旋CT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效果优于X线平片,两组间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骶髂关节Ⅲ级、Ⅳ级病变的分级效果,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X线平片、螺旋CT对病变各种征象的诊断情况比较分析:螺旋CT对骶髂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方面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对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间隙、关节强直的诊断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2 所示。
3 讨论
早期准确的影像诊断是开展后期治疗和预后工作的关键[4]。传统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方式是采用X线平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5]。但是该种方法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确诊率并不高,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为了提高确诊率,目前也出现了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的方法。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病情的诊断情况有所不同。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Ⅰ级、Ⅱ级的诊断率分别为:32.31%、26.15%,明显高于而X线平片的16.92%、12.31%;螺旋CT对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方面的检出率分别为35.38%、58.46%,高于X线平片的16.92%、30.77% ,说明螺旋CT能明显提升诊断分级,对早期病变的检测更准确,在晚期病变方面与X线平片的确诊率没有较大差异。
总之,X线平片和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均较为显著,X线平片能有效确诊中晚期骶髂关节病变,而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疑似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应进行螺旋CT复查。
参考文献
[1] 洪伟.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59-62.
[2] 马新发,关春爽,崔盾,田志三,李艳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CT表现—白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4):625-627.
[3] 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陈晓亮,梁立华.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4):576-601.
[4] 黄振国,张雪哲,洪闻,王国春,周惠琼,卢昕,王武.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1):1040-1044.
[5] 雷振,李羽佳,徐娜,张军.多层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2):4032-4035.
关键词:X线平片;螺旋CT;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效果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81-01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Ankylosing Spodylitis),是一种由环境、遗传因素导致的慢性脊柱关节病[1]。该病容易引发骶髂关节病变,但由于其早期特征不明显,利用影像来诊断会出现较大误差,需要提出更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分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特开展此次试验,现将本次实验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2,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19-53岁,平均为(27.6±11.5)岁;病程为4个月-15年,平均为(4.7±1.9)年。所有患者均未患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其他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腰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下腰背部疼痛等。
1.2 方法
选取的65例患者均要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根据检查项目分为X线组和CT組。X线平片组:所有患者确诊入院首日均进行X线检查,利用日本产的先进的X光机对患者的腰椎、骨盆的正、侧位拍片检测;螺旋CT组:进行X线检查后,在5-15日内,对所有患者实行螺旋CT扫描,患者需要仰卧并且双腿伸直,运用GE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扫描至患者骶髂关节的下缘,层厚、层距为8mm,观察骨窗W1800/L300、软组织窗W250/L120图片。
最后由至少两名主治医生对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图片进行阅片,并对患者病变情况评定分级,分级评定标准是[3]:(1)0级:完全正常(2)Ⅰ级:疑似病变,出现侵蚀、硬化;(3)Ⅱ级:骨侵蚀及硬化明显(4)Ⅲ级:关节间隙有变化、部分强直;(5)Ⅳ级:关节完全强直。
1.3 观察指标
以X线平片、螺旋CT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情况和对骶髂关节病变各种征象的诊断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实验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能用统计学语言表示。
2 结果
2.1 X线平片、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情况的比较分析:螺旋CT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效果优于X线平片,两组间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骶髂关节Ⅲ级、Ⅳ级病变的分级效果,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X线平片、螺旋CT对病变各种征象的诊断情况比较分析:螺旋CT对骶髂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方面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对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间隙、关节强直的诊断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2 所示。
3 讨论
早期准确的影像诊断是开展后期治疗和预后工作的关键[4]。传统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方式是采用X线平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5]。但是该种方法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确诊率并不高,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为了提高确诊率,目前也出现了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的方法。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病情的诊断情况有所不同。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Ⅰ级、Ⅱ级的诊断率分别为:32.31%、26.15%,明显高于而X线平片的16.92%、12.31%;螺旋CT对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方面的检出率分别为35.38%、58.46%,高于X线平片的16.92%、30.77% ,说明螺旋CT能明显提升诊断分级,对早期病变的检测更准确,在晚期病变方面与X线平片的确诊率没有较大差异。
总之,X线平片和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均较为显著,X线平片能有效确诊中晚期骶髂关节病变,而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疑似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应进行螺旋CT复查。
参考文献
[1] 洪伟.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59-62.
[2] 马新发,关春爽,崔盾,田志三,李艳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CT表现—白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4):625-627.
[3] 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陈晓亮,梁立华.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4):576-601.
[4] 黄振国,张雪哲,洪闻,王国春,周惠琼,卢昕,王武.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1):1040-1044.
[5] 雷振,李羽佳,徐娜,张军.多层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2):4032-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