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饥饿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冯小刚很追捧,但却一直不敢看他的《一九四二》。原因在于,我对饥饿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
  追溯一下,可能首先缘于小时候父母讲述的一段故事。在他们小的时候,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场饥荒,连树皮都被吃光了。村里有一个流浪汉,很多天没有吃到东西。一天,他看到有人给土地爷上供,摆了一大盆馒头,等上供的人走后,他三下五除二全给吃了。他不知道,那些馒头不是白面做的——那时候连人都吃不上白面馒头,而是用玉米核(玉米去粒后的棒子)和豆饼(榨油后剩下的豆子残渣)捣碎了做的。那些东西的特点是,吃进去容易拉出来难,而且见水就会数倍膨胀。这个流浪汉太饿了,所以吃得太多了,一喝水,被撑死了。
  这个故事对我幼小心灵的打击是: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人会被饿死,却无法想象会被撑死——那种滋味简直太恐怖了。
  后来,我看到了一本连环画,名叫《七把叉》,是巴西著名讽刺小说家奥里热内斯·莱萨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书里的那个苦孩子因为特别能吃而名震邻里,结果被富人们拉去做活广告。在一场供富人们娱乐的吃饭比赛中,他坚持到了最后。在欢呼声中,他刚站起身,就被撑死了。
  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再也不敢看,但却记得非常清楚。
  大约20年前,我在大学学习新闻的时候,参观了一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展,看到了那张震撼了我整个职业生涯的照片:一个苏丹女孩跪倒在地,快要饿死了。一只秃鹫站在女孩的后面,等待着她的死亡,等待着猎食她的尸体。
  由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这幅《饥饿的苏丹》,于1993年3月26日在美国《纽约时报》首家刊登,很快传遍世界。由于震撼太强烈,以至于很多人质疑和抨击摄影者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助女童,尽管事实并非如此无情。
  据目睹卡特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西尔瓦介绍,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秃鹫,注视着小女孩继续蹒跚而行。然后坐在树下,点起一支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恸哭,不停嘟囔着想要拥抱他的女儿。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们也公开声明了对摄影师的信任——如果女孩需要帮助的话,摄影师一定会施以援手。
  然而,人们似乎更愿意以抨击谩骂的方式发泄自己从这张照片上得到的愤懑,“踩着女孩的尸体获得了普利策奖”,这样的评论摧毁着凯文·卡特的内心。1994年7月27日夜,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警察在约翰内斯堡发现凯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他在遗言中说:“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尽管关于他的死有很多种原因分析,但《饥饿的苏丹》一定是他的致命创伤。
  20年前的那一天,我在这张照片前驻足了很长时间。直到走出了展览馆,我的眼神都是木讷的。同行的朋友问我怎么了,我说:我从秃鹫的眼睛里看到了冷酷的欲望。那个朋友很惊诧,竟然又买了一张票重新进馆。等他出来后,眼神同样木讷,说:我还看到了人类的渺小。
  从那天起,我经常会梦到一个场景:夜色里,凯文开着他的红色长车,来到河边,用银色胶带把一截花园里用的软管固定在排气管上,从车窗送进车内。然后,他启动了车子,打开身旁的随身听,用一只袋子枕在脑袋下面。那天,他穿着没洗的牛仔裤和T恤衫。
  挨饿的人死了,拍摄挨饿的人也死了,一切都因为饥饿。吃饱肚子这件事,本就比天大。
  当下,温饱似乎已经不叫事儿。但是,当“粮食危机”这四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我们还是感到了震撼。
  于是,我们开始刨根问底。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些问题,正越来越影响到我们手中的饭碗。
  于是,我们发现,这片土地上正在更新着一批新人,他们的努力和创意,很可能会改变我们明天的饭碗。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20多年前的这句诗,正在当下成为一种社会现实。
  我们曾经饿过,所以惧怕饥饿,所以绝不能再有饥饿。
  就在我们刨根问底的这个初夏时分,我们迎来了第24个“全国土地日”。
其他文献
《水浒》中,宋江的出场,是在何涛去郓城县捉拿晁盖等人之时。宋江一出场,就干了救晁盖这件大事,而且干得如此周密,如此成功,在极度惊险之中,他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救晁盖这一点来说,宋江确实非常的义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舍着条性命”来救晁盖,用晁盖的话说,是“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来报信。用吴用的话说,“若非此人来报,都打在网里。”所以,晁盖感慨地说:“四海之内,名不虚传。结义得这
期刊
如今世界,本国媒体嘲讽他国元首,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除了极少数国家,没有哪家媒体,会担心发表一篇嘲讽他国元首的文章而受到处罚。1935年上海的《新生》周刊同样不担心,然而,他们为嘲讽日本天皇的文章付出了代价,受到了国民政府的“严打”。  这一年5月4日,《新生》周刊刊载了一篇以笔名发表的随笔,标题叫《闲话皇帝》,纵论古今君主制度,旁征博引中外皇帝,有谐趣,有嘲讽。  当时的国民政府奉行“事先审查制
期刊
邱岳峰配音的电影,有两部开篇就是自我介绍,一个是《凡尔杜先生》,一个就是《白夜》。《白夜》是搭档李梓,他们可不只配过《简爱》。比起《简爱》,《白夜》才是我那些少年绮梦的藏身所。渴望掩藏自己所有的不同凡俗,又时刻期待被识破,我的青春期就忙活这件事。  《白夜》的题词是屠格涅夫的诗:“莫非花儿受命于神,有意依偎着我的心,做一个暂时的近邻?”这几句,读了真想抄在文具盒里。原来,世间真有人和我一样患得患失
期刊
如果不知道中卫这个地名,你可以翻开中国地图,找到祁连山,再找到贺兰山。中卫就在两山夾角缺口处。这里是中国三大风口之一。  “缺口”的西北方,距中卫城仅一刻钟车程,即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这里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如果没有来过中卫,仅凭这些地理信息,很容易预估出这座城市的关键词:风、沙、尘。甚至有人在网上问:我要去中卫工作,请问沙尘之大适宜生存吗?  可实地到中卫走一遭,却会发现,这里竟然是
期刊
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山。莘莘学子完成学业,轻叹一声学海无涯书山有径;创业者历尽艰辛,顺达彼岸,也称之为成功登顶;仕人谋得大位,是说爬上了权力的巅峰;跌宕起伏的股市,总让股民搭乘过山车。传统的登山家认为“山在那里”,登临绝顶不仅是为了“一览众山小”,还在于感受“万马丛中取上将首级”那泰山压顶般的快意。乐山乐水,分仁分智。  我也是好山之人,却从不敢说自己是登山者,只能弱弱地自言是爬山者,因为山给我的是靠
期刊
滁州,这个安徽东部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山水优势。但说起生态建设,分管此项工作的滁州市副市长汪建中,感受到的却是压力。  滁州经历了从“大滁城”到“美好新滁城”的转变,这一过程中,生态被放到了重要位置。汪建中认为,生态最终是一种民生责任,“城市建设如果不围绕民生就跑偏了,跑题了,就很难及格,老百姓也不答应”,“生态文明就是要深化为生态责任,没有责任空喊文明,那有什么用?”  概念之变  中国周刊:到滁
期刊
10月22日,中山大学的詹焯扬和几个同学坐着绿皮车从广州赶往北京。  “卧铺还好,20个小时睡睡就过去了,以前有队员出去考察,来回要坐七八个小时的公交车,那才叫累。大家都是为了梦想在坚持。”午夜时分车过郑州,詹焯扬在微信上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詹焯扬是这一届中山大学创行团队的队长。队长由上一届中山大学创行董事会提议,并由上一届队长和副队长投票选举产生。中大创行校友董事会拥有来自全球500强企业
期刊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但并非留名的饮者,都是李白口中的岑夫子丹丘生等酒场豪客英名。  酒是好东西,但是喝多了,也常易惹事生非。  我的学弟L在金融界颇有成就,年轻时我们便在一起喝酒,如今他依旧生猛。他当年在我家喝酒,颇有名声,我父母兄弟至今念起,仍然忍俊不禁。  199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节,一群同学按惯例到我家喝酒。这一群同学,都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北京上大学的,我们之间的关系特
期刊
李敏一直想多要几个孩子。  在她看来,这可能是某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无关财富、地位和工作性质。  但她自认为是整个社会里,最不能生二胎的那一类人。身为一名公务员,特别是在对计生工作有所接触的前提下,她深知多生一个孩子,将使自己的工作和前途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当“单独可生二胎”的消息传来时,她天天盼着北京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她已经35岁,再晚一点,就来不及了。  “光欠”与“李八百”  “我们就你
期刊
宁夏中卫,一个沙漠边缘的城市,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在长年与风沙的博弈中,积累起一座城市对于生态的认知。  在采访中卫市市长徐力群时,他并没有着重“吹嘘”中卫,而是提出了更多有关城市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对于中卫,对于中国更多城市,或许亦有分享价值。  徐力群认为,美丽需要规则,并引用了胡适说的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说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然而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