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杜妻儿诗(下)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李杜妻儿诗存在差异的原因
  李杜二人在妻儿诗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那么,造成两人在妻儿诗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又有哪些呢?笔者试着从诗人的家庭出身及思想传承、婚姻生活、个性及人生经历等方面进行初步探寻。
  (一)家庭出身和思想传承
  李白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家境比较富裕。根据李白自言及其相关材料可以看出,李白的祖先为凉武昭王之后,后其先世窜居西域。至李白父李客(其真实姓名不详,因其客居于绵阳,故时人呼之曰客)时,才举家迁于蜀,当时李白才五岁。李白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其父还“令诵《子虚赋》”。可见李白启蒙读书颇早,因而十五岁时即能写诗作赋,故云:“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李白的思想丰富多彩,以儒、道为主体而兼采百家。在李白的身上,除作为志士儒生、隐士仙道的儒道色彩外,还有佛徒、游侠和纵横家的色彩。李白的思想是多元而自由的,其精神风貌更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客居西域的经历及商人家庭出身的李白保留了西域人无拘无束和商人重利轻情的一面,加之李白思想繁杂,受道教影响较深,所以家庭人伦观念较淡。
  杜甫则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以诗书传家。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担任过修文馆学士;其父杜闲当过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然而,杜甫的家境并不优越,《新唐书》说他“少贫”,他自己也说“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家虽穷,但杜甫自幼好学,饱读诗书,七岁就能吟诗,正所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杜甫也说过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童年时代在洛阳受到盛唐繁荣发达的各种艺术的熏陶,为诗人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奉儒守官”的家学,让作为官宦子弟的杜甫深受单一的儒家传统家庭人伦观念的影响,十分重视家庭亲情。
  一个是思想丰富的多面体,一个是单一纯正的儒生,李白和杜甫在妻儿诗的数量上和内容题材的广度及深度上自然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婚姻生活
  李白的一生既有爱情生活的幸福,也经历过失去爱妻的悲痛:李白自二十五岁时离开蜀地,在安陆娶(实际上是“见招”,即入赘)高宗时左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并与许氏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叫平阳;小的男孩叫伯禽,乳名明月奴。可见,李白与许氏感情甚笃,但可惜,许氏早逝。李白失去了依靠,不得不携一双儿女离开安陆。后“又合于刘,刘诀”,这给李白带来了一次婚姻的悲剧。此后,直到天宝三载,李白在汴州与另一位唐代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合,才使得李白再度获得爱情,对爱情的珍视之情在此时的诗歌中便表现得愈加真挚。《秋浦寄内》《自代赠内》就是作者写给妻子宗氏的感人之作。然此时的李白却对一双儿女有深深的内疚之情。李白在宗府属于赘婿身份,迫于宗府世俗的压力,他无法将一双儿女接到身边来照顾。
  从李白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七年(公元748年)写的《送杨燕之东鲁》《寄东鲁二稚子》两诗可见,诗人由失去母爱的孩子想到已故的许氏,心中充满内疚与沉痛。
  反观杜甫,杜甫的婚姻感情生活较李白而言显得简单却幸福。杜甫对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杨氏怀有深挚的感情,三十年不离不弃,始终没有再娶,可以说是爱情专一,老而弥笃。杜甫与妻子杨氏自结连理以来,无论穷达贵贱,聚散离合,彼此始终相爱,不曾离弃。杜甫携家人漂泊期间,更是与妻子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其深情可谓前无古人。杨氏出身官宦家庭,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她与丈夫始终琴瑟相和。杜甫得此贤妻可谓是他悲剧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杜甫与妻子杨氏育有三子二女,对他们都十分疼爱。无奈幼子早亡,使他发出“所愧为人父”的痛苦吟咏。
  一个是婚姻生活不幸,妻离子散,一个是婚姻生活幸福,妻贤子孝,李白和杜甫的妻儿诗在情感方面的差异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诗人的个性和经历
  李白一生活得自在潇洒,虽时有愤懑失志之情,但善于解脱。李白一生多数时光是在漫游逍遥、求仙访道、诗酒宴饮中度过的,对现世生活的各种享受决不放弃。李白虽也有陷入困顿向人借贷的时候,但还没有到衣食难以为继的境地。相比之下,杜甫则活得较凄凉。
  纵观杜甫一生,他的生活充满贫苦艰辛。从困守长安开始,就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苦况(《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以至幼子饿死,悲惨至极;又恰逢安史之乱,颠沛流离;漂泊西南,傍依故人严武;其晚年流浪两湖,老病凄凉。在杜甫诗中时时可见其倾诉自己穷困潦倒、叹老嗟病的话语。
  逍遥快活的自由人李白和为生计到处奔走的儒生杜甫,由于个性和人生境遇的不同,他们对待妻儿的情感态度自然也就不同。李白只身到处漂泊,缺乏筑巢的责任感,而杜甫始终对妻儿不离不弃,所以两人妻儿诗的差异也就很明显了。
  结语
  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一个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一个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峰。就李杜两人的妻儿诗而言,数量上的一少一多,题材上的一窄一宽,情感上的一浅一深是显而易见。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在妻儿诗方面较之杜甫要稍逊一筹。这与两人的家庭出身和思想传承、婚姻生活、个性及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也难怪梁启超先生称杜甫为“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唐君毅先生叹杜甫为“中国言夫妇之情最好者”。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杜两人的妻儿诗都是我国诗歌史上难得的瑰宝,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处理自己与妻儿关系的典型写照,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真实反映,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二中】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习作大都要经历由说到写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逐步积累、沉淀。语文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教师可借教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更快、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好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
期刊
人教版高一必修2教材选登了《诗经·小雅·采薇》,其中最后一节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2016年2月19日那一期节目中,点评“昔我往者,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时,“雨”的读音出现了分歧。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历史大学历史博士蒙曼认为“雨”应读yǔ,理由是与前面的杨
期刊
学校不仅仅是督导学生学习的地方,也应该是容忍学生犯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更容易促进学生的成长。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成绩过于看重,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给老师排名、为学生排名,导致老师除了关注学习成绩之外对学生其他爱好和特长一律抹杀,更谈不上对学生错误的容忍。  我从事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送走了一届届毕业生,在教育教学上也小有业绩。我也曾想:“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现在
期刊
2014年7月1日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天。那天,我校教学楼四层阶梯礼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浓浓的难舍难分之情,这里正召开2014届毕业典礼。我以177班班主任的身份做了讲话。看着台下领导及师生们脸上的笑容和肯定的目光,听着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和家长学生们感恩的话语,我感到非常幸福。自我任班主任以来,工作细致入微,认真负责,勇挑重担,始终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和学生融为一体,尊重学
期刊
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创设接近生活实际的生动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积累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获取和理解新知,增长智力。这种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  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情境创设的关键是“激情”和“设景”。现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  一、描绘故
期刊
诗歌既形象具体又押韵好记,极受学生欢迎。教师完全可以把诗歌有意识地作为教学手段大量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以诗趣增学趣。  一、用诗出习题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乘法运算的时候,给学生出“诗”一首:一进十八洞,一洞十八家,一家十八个,个个纺棉纱。每人纺四两,共有几多纱?  清代徐子云在其《算法大成》中有代数诗一首: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净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
期刊
学校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温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迪、精神上得到愉悦,心理上得到抚慰,真正快乐地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进而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精彩人生。要想铸就学生的“飞扬个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全员参与,活动彰显个性  个性化教育如班级誓言、班级整体发展目标、阶段化发展目标、班级日记、班主任寄语等,是促进一个班集体整体观念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古典诗词曲如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些诗词曲的语言虽然短小,却含义丰富,构思巧妙,让我们在一次次品读中为之倾倒。  古代诗词曲中的情感传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典型画面的建构是古代诗词曲情感传达的主要的方式。在古代诗词曲中,诗歌主要情感的传达常常通过建构一个或者几个连续画面来展现。古代诗词曲中画面的建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以情铸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指在表现诗人情
期刊
三、加强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课内外资源中挖掘写作训练素材,让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加宽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教学中要整合教学资源。”由此可见,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是古今中外文
期刊
二、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多一点激励,少一些强制  每班约有四五十名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行为能力高低不一,要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这就需要班干部的鼎力支持。培养班干部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班干部的工作热情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工作和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笔者在接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后,都会进行一番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