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滁州市琅琊区校外小学生校外培训纷繁复杂的现状,文章采取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滁州市琅琊区校外辅导情况。问卷主要通过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基础、参与辅导类型、参与辅导原因、辅导机构内外环境等角度进行实况了解,经过分析讨论向家长、学校、教育部门、辅导机构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校外辅导;教学;现状
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却裹挟家长与孩子在“校外增负”的路上一路狂奔。不仅如此,部分不合法,不合规,无资质,有安全隐患的辅导机构已成为教育秩序的干扰者,严重影响正常教育的发展。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治理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治理数学语文等学科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方式,治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良教学行为。对此,全国两会在教育方面也提到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研究发现目前校外辅导存在多方问题,因此本文从家庭经济基础、参与辅导原因以及辅导机构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了解造成校外辅导多方问题的主导原因。
一、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法以及线上与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线上即联系琅琊区三所学校的三位老师,请求他们将问卷链接发于班级的家长群中,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问卷调查。线下即奔赴新华书店等假期小学生聚集的地方,一对一发放问卷并指导填写。问卷回收为12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10份。
二、调研对象
110份有效问卷中,1-2年级的学生占比10%,3-4年级的学生占比39.09%,5-6的学生占比50.91%,其中女学生占比52.27%,男学生占比42.73%。同时,成员还与1位辅导机构负责人、3位辅导老师、3位学生家长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
由于时代发展的阶段性,在父母那个时期人们对于教育并不是非常的看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学习,所以在文化程度方面多数不高。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虽不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般,但是也逐渐明白知识对于立足当代的重要性,这与其文化程度的高低无太大关系,他们明了在一个全新时代,仅懂得粗浅的读、写、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期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高的学历,这也从侧面推动了校外辅导的发展。
(二)
家庭因素是影响小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产阶级的父母多以“协同培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及发掘孩子天分,培养其主动性及技能,而这些都需要不同种类校外培训的帮助。而低收入家庭更倾向于采用“自然成长”策略,因此,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在校外辅导的需求度及对辅导机构规模、管理、师资力量等水平的要求低于中产阶级家庭。
且从数据可明显看出,在辅导的选择方面多数的家长学生选择可以开拓思维,发展兴趣的拓展型辅导如课外阅读,新概念英语等,较高的需求也对辅导机构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部分作业难度颇高,且家长又因多种原因无法亲自辅导,使得人们对于作业型辅导仍然有较高需求。
滁州市是一个不算发达的四线城市,多数家庭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对于负担较高的教育支出有一定压力,但由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足难以亲自辅导,但又不想孩子落于人后,因而多数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往校外辅导机构中。且思想进步的家长,为了孩子在黄金阶段能接受合适自身发展的教育,而将其送往一些促进兴趣及特长发展的校外辅导中。
(三)
因大学生热情高、廉价、听从管理等优点,使其成为多数辅导机构重要的教师来源,但是大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也使得辅导教育质量及效果层次不齐。而为数不少的民办教师的存在,违背了教育部门关于教师不得参与相关辅导机构进行有偿教学的规定,这也从侧面表明辅导现状存在着硬性要求之内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着紧用力进行严肃管理。
关于机构内部管理状况的数据表明真正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的辅导管理,仅仅是少数。更多的辅导机构管理方式千篇一律墨守成规,没有独特性与新颖性。甚至存在部分辅导机构有着杂乱无章的管理方式,但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较低的定力,在学习环境中不应当存在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更不应当存在具有危险性的物品等。但数据表明仍有不少辅导机构存在危险因素,如陈旧电线,狭窄楼道等,如若发生危险,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四、针对校外辅导机构教学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部分辅导机构费用高昂,但家长仍趋之若鹜,其中有一原因是该辅导机构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成绩这一响亮招牌。但通过与辅导机构中相熟的兼职大学生深入谈话我们得知,学生成绩的提升是因为机构负责人与学校老师建立了“利益桥梁”,即老师泄题换之以丰厚的物质报酬。对此,学校应做好防范措施,实时开展师德培训讲座等,努力将萌芽扼杀于摇篮,或在事件发生后不遮掩,上报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进行严肃处理,切断学校教师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联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科学施教,要建立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教学关系,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要以制度创新形成学生减负的长效机制,合理设计学生作业的内容和时间,为学生提供优质、特色的教育,把学生和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当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参加课外培训也要予以科学的引导。
在教育方法方面学校教师可借鉴“苏格拉底法”与孔子的启发诱导原则等,使学生自主产生学习动机,能在知识方面进行良好的迁移,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二)转变家长观念,科学看待辅导。如今的成才观是多元的,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高远目标追求等远比分数重要,家长须明白参与辅导不是必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白课外“超前学”类辅导仅仅是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这并非教育教学的本质,不适合学生接触。打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克服从众心态,不要攀比报班,不额外给学生加压,避免形成“校内负担减了,校外又增加”。
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通俗地说,即学生各有所长。因而家长如若选择辅导机构,应依据孩子的自身情况,着重培养其擅长的一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这同样也为孩子提升信心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三)机构强化自律,完善内部建设。一个无证教育的机构是不会长久立存的,因此机构在建立之前就应当持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证、教学许可证等,做一个合格的辅导机构。在招募教師及工作人员时也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教学资格。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机构应当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氛围,并完善教学媒体等硬件设施。
(四)教育部门加强各方管理,创建良好氛围。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让课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对此教育部门应当关闭条件不具备、安全环境存在巨大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并且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为培训条件具备的机构补办准入证,条件不具备的要终止教学活动,严格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营业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打击一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学生利益的校外培训。
同样的,教育部门也可以创建更多优质网课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免费听课,实现名师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校外辅导的需求。
总之,人非圣贤,事非圣物,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校外辅导亦是如此,各方对此不能抱之完全取缔或任其发展的态度,因为市场对其仍有大量的需求,其内部却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以及辅导机构的联合努力,优化校外辅导市场,引导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校外辅导;教学;现状
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却裹挟家长与孩子在“校外增负”的路上一路狂奔。不仅如此,部分不合法,不合规,无资质,有安全隐患的辅导机构已成为教育秩序的干扰者,严重影响正常教育的发展。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治理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治理数学语文等学科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方式,治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良教学行为。对此,全国两会在教育方面也提到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研究发现目前校外辅导存在多方问题,因此本文从家庭经济基础、参与辅导原因以及辅导机构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了解造成校外辅导多方问题的主导原因。
一、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法以及线上与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线上即联系琅琊区三所学校的三位老师,请求他们将问卷链接发于班级的家长群中,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问卷调查。线下即奔赴新华书店等假期小学生聚集的地方,一对一发放问卷并指导填写。问卷回收为12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10份。
二、调研对象
110份有效问卷中,1-2年级的学生占比10%,3-4年级的学生占比39.09%,5-6的学生占比50.91%,其中女学生占比52.27%,男学生占比42.73%。同时,成员还与1位辅导机构负责人、3位辅导老师、3位学生家长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
由于时代发展的阶段性,在父母那个时期人们对于教育并不是非常的看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学习,所以在文化程度方面多数不高。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虽不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般,但是也逐渐明白知识对于立足当代的重要性,这与其文化程度的高低无太大关系,他们明了在一个全新时代,仅懂得粗浅的读、写、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期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高的学历,这也从侧面推动了校外辅导的发展。
(二)
家庭因素是影响小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产阶级的父母多以“协同培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及发掘孩子天分,培养其主动性及技能,而这些都需要不同种类校外培训的帮助。而低收入家庭更倾向于采用“自然成长”策略,因此,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在校外辅导的需求度及对辅导机构规模、管理、师资力量等水平的要求低于中产阶级家庭。
且从数据可明显看出,在辅导的选择方面多数的家长学生选择可以开拓思维,发展兴趣的拓展型辅导如课外阅读,新概念英语等,较高的需求也对辅导机构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部分作业难度颇高,且家长又因多种原因无法亲自辅导,使得人们对于作业型辅导仍然有较高需求。
滁州市是一个不算发达的四线城市,多数家庭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对于负担较高的教育支出有一定压力,但由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足难以亲自辅导,但又不想孩子落于人后,因而多数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往校外辅导机构中。且思想进步的家长,为了孩子在黄金阶段能接受合适自身发展的教育,而将其送往一些促进兴趣及特长发展的校外辅导中。
(三)
因大学生热情高、廉价、听从管理等优点,使其成为多数辅导机构重要的教师来源,但是大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也使得辅导教育质量及效果层次不齐。而为数不少的民办教师的存在,违背了教育部门关于教师不得参与相关辅导机构进行有偿教学的规定,这也从侧面表明辅导现状存在着硬性要求之内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着紧用力进行严肃管理。
关于机构内部管理状况的数据表明真正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的辅导管理,仅仅是少数。更多的辅导机构管理方式千篇一律墨守成规,没有独特性与新颖性。甚至存在部分辅导机构有着杂乱无章的管理方式,但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较低的定力,在学习环境中不应当存在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更不应当存在具有危险性的物品等。但数据表明仍有不少辅导机构存在危险因素,如陈旧电线,狭窄楼道等,如若发生危险,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四、针对校外辅导机构教学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部分辅导机构费用高昂,但家长仍趋之若鹜,其中有一原因是该辅导机构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成绩这一响亮招牌。但通过与辅导机构中相熟的兼职大学生深入谈话我们得知,学生成绩的提升是因为机构负责人与学校老师建立了“利益桥梁”,即老师泄题换之以丰厚的物质报酬。对此,学校应做好防范措施,实时开展师德培训讲座等,努力将萌芽扼杀于摇篮,或在事件发生后不遮掩,上报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进行严肃处理,切断学校教师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联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科学施教,要建立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教学关系,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要以制度创新形成学生减负的长效机制,合理设计学生作业的内容和时间,为学生提供优质、特色的教育,把学生和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当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参加课外培训也要予以科学的引导。
在教育方法方面学校教师可借鉴“苏格拉底法”与孔子的启发诱导原则等,使学生自主产生学习动机,能在知识方面进行良好的迁移,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二)转变家长观念,科学看待辅导。如今的成才观是多元的,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高远目标追求等远比分数重要,家长须明白参与辅导不是必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白课外“超前学”类辅导仅仅是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这并非教育教学的本质,不适合学生接触。打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克服从众心态,不要攀比报班,不额外给学生加压,避免形成“校内负担减了,校外又增加”。
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通俗地说,即学生各有所长。因而家长如若选择辅导机构,应依据孩子的自身情况,着重培养其擅长的一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这同样也为孩子提升信心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三)机构强化自律,完善内部建设。一个无证教育的机构是不会长久立存的,因此机构在建立之前就应当持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证、教学许可证等,做一个合格的辅导机构。在招募教師及工作人员时也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教学资格。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机构应当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氛围,并完善教学媒体等硬件设施。
(四)教育部门加强各方管理,创建良好氛围。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让课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对此教育部门应当关闭条件不具备、安全环境存在巨大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并且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为培训条件具备的机构补办准入证,条件不具备的要终止教学活动,严格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营业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打击一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学生利益的校外培训。
同样的,教育部门也可以创建更多优质网课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免费听课,实现名师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校外辅导的需求。
总之,人非圣贤,事非圣物,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校外辅导亦是如此,各方对此不能抱之完全取缔或任其发展的态度,因为市场对其仍有大量的需求,其内部却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以及辅导机构的联合努力,优化校外辅导市场,引导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