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笔者指出对公用经费的预算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更是学校后勤管理的大事,不容忽视。公用经费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算,使用中严格地按预算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把“预算”看着法律化的文献。公用经费的整个使用过程要接受学校全体师生的监督,特别是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真真正正地把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用在刀刃上。
关键词:经费预算;后勤管理;执行;监督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中国某市的市长计划带领考察组到美国一个友好城市去考察,没想到,却遭到了州长的拒绝,因为在州长的预算当中没有这笔经费开支。当时听了觉得可笑,美国州长的权力真小,在中国一个普通学校的校长都能解决的事,在美国一个州的州长却办不了。现在想来,我们不得不为美国人的预算及其发挥的作用而惊叹,他们真的做到了“预算就是法”。
我们中国实行财政预算制度也有好多年了,在我们普通中小学校长的意识中也知道财政拨的人员经费是不可以动用的,只能老老实实地按计划执行,但是公用经费的使用就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国家财政向中小学拨放公用经费还是近几年的事,而且逐年增加,今年我们莲都区财政对学校拨款的标准是:农村小学682元/生,城镇小学582元/生;农村中学986元/生,城镇中学886元/生,住校生每人加200元,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计算。按这样计算,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少则20多万,多则上100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怎样更好的使用这笔公用经费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教师的意识中预算是财务人员与财政的事,只要财务人员到财政编制预算时,不要算错了,造成老师工资发不下来就行。这已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就不一样了。财政不仅保证了人员的“吃饭”,还保证了学校的建设与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财政称之为公用经费),而且数目还不小,过去向家长收学杂费时,每年每生200元,现增加了两倍。这些钱“用在哪里”、“怎么使用”已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事了,而是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的职责。这笔经费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运转与今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改革成功与失败的问题。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俗话说:“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这句话道出了预算的重要性,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每一座学校都应该专门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校长或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每年的年初就要组织学校的财务、总务、教务和教师等人,进行周密的考虑,结合学校的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出公用经费的全年预算。在编排预算时,一定要谨慎、周密,思前顾后,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校财务人员先拿出往年的参考数据,并分析其合理性;各科各室的负责人拿出来年的经费申请;总务根据往年的数据,汇总各科各室的申请,编排全年的日常支出,保证正常的运转开支外,还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增加投入,增添设备。不能贪图方便、省事,简单地重复上一年的预算或以上一年的年终会计报表为基础,作简单的修改,使预算流于形式。最后预算须经教师会审议通过。
对总务主任和后勤人员来说,“增添设备”的预算是一项崭新的内容,每年要添置或更换哪些设备,不仅要有经费的预算,还要计划到型号、数量以及价格,必需填写财政的政府采购预算表,年初没预算,年中财政就不批了。
总之,中小学校编制的预算,内容要全、数据要实、科目要细,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把有限的财力合理地用在学校运转、建设、发展之上,充分发挥学校财务与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
三、严格地执行预算
预算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收支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可以随意地更改和调整。学校的预算也理应如此,预算方案一旦在教师会审议通过,就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文件,它规定了学校可以怎么用钱,哪些方面可以用多少,不能像过去那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作为学校的后勤人员,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就该老老实实地按预算执行,不移用,也不超用,要真正做到“预算就是法”。如果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须经校长批准,教师会审议通过。
四、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为了确保公用经费不被截流、挪用、挤占,要加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为此,学校应建立监督管理体制,做到预算执行情况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学校监督管理体制就是指中小学校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与经费的使用情况。事前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编制、审议的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目的在于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事中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的经常性监督检查。事中监督是预算监督的核心环节,目的在于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挪用,也不超用。学校的财务、民主理财小组就是事中监督的执行者。事后监督就是对执行结果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总结学校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学校可将年度的预算、接待费、差旅费、月报表等张贴在学校的公示板上,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同时,欢迎民间力量和组织参与对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监督效能,确保完成预算监督的任务,同时保证预算执行到位。
学校的所有经费都来之财政的拨款,每一分钱都来之纳税人的奉献,所有与之相关的管理者、师生、家长都应珍惜这份资源。作为学校的财务及后勤管理人员更要谨慎地编制预算,严格地执行预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1]章霞、宋良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探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81?82页)
[2]安晓敏,《建立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教育发展研究,2009.1(56-57页)
关键词:经费预算;后勤管理;执行;监督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中国某市的市长计划带领考察组到美国一个友好城市去考察,没想到,却遭到了州长的拒绝,因为在州长的预算当中没有这笔经费开支。当时听了觉得可笑,美国州长的权力真小,在中国一个普通学校的校长都能解决的事,在美国一个州的州长却办不了。现在想来,我们不得不为美国人的预算及其发挥的作用而惊叹,他们真的做到了“预算就是法”。
我们中国实行财政预算制度也有好多年了,在我们普通中小学校长的意识中也知道财政拨的人员经费是不可以动用的,只能老老实实地按计划执行,但是公用经费的使用就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国家财政向中小学拨放公用经费还是近几年的事,而且逐年增加,今年我们莲都区财政对学校拨款的标准是:农村小学682元/生,城镇小学582元/生;农村中学986元/生,城镇中学886元/生,住校生每人加200元,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计算。按这样计算,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少则20多万,多则上100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怎样更好的使用这笔公用经费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教师的意识中预算是财务人员与财政的事,只要财务人员到财政编制预算时,不要算错了,造成老师工资发不下来就行。这已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就不一样了。财政不仅保证了人员的“吃饭”,还保证了学校的建设与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财政称之为公用经费),而且数目还不小,过去向家长收学杂费时,每年每生200元,现增加了两倍。这些钱“用在哪里”、“怎么使用”已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事了,而是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的职责。这笔经费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运转与今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改革成功与失败的问题。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俗话说:“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这句话道出了预算的重要性,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每一座学校都应该专门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校长或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每年的年初就要组织学校的财务、总务、教务和教师等人,进行周密的考虑,结合学校的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出公用经费的全年预算。在编排预算时,一定要谨慎、周密,思前顾后,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校财务人员先拿出往年的参考数据,并分析其合理性;各科各室的负责人拿出来年的经费申请;总务根据往年的数据,汇总各科各室的申请,编排全年的日常支出,保证正常的运转开支外,还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增加投入,增添设备。不能贪图方便、省事,简单地重复上一年的预算或以上一年的年终会计报表为基础,作简单的修改,使预算流于形式。最后预算须经教师会审议通过。
对总务主任和后勤人员来说,“增添设备”的预算是一项崭新的内容,每年要添置或更换哪些设备,不仅要有经费的预算,还要计划到型号、数量以及价格,必需填写财政的政府采购预算表,年初没预算,年中财政就不批了。
总之,中小学校编制的预算,内容要全、数据要实、科目要细,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把有限的财力合理地用在学校运转、建设、发展之上,充分发挥学校财务与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
三、严格地执行预算
预算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收支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可以随意地更改和调整。学校的预算也理应如此,预算方案一旦在教师会审议通过,就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文件,它规定了学校可以怎么用钱,哪些方面可以用多少,不能像过去那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作为学校的后勤人员,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就该老老实实地按预算执行,不移用,也不超用,要真正做到“预算就是法”。如果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须经校长批准,教师会审议通过。
四、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为了确保公用经费不被截流、挪用、挤占,要加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为此,学校应建立监督管理体制,做到预算执行情况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学校监督管理体制就是指中小学校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与经费的使用情况。事前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编制、审议的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目的在于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事中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的经常性监督检查。事中监督是预算监督的核心环节,目的在于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挪用,也不超用。学校的财务、民主理财小组就是事中监督的执行者。事后监督就是对执行结果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总结学校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学校可将年度的预算、接待费、差旅费、月报表等张贴在学校的公示板上,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同时,欢迎民间力量和组织参与对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监督效能,确保完成预算监督的任务,同时保证预算执行到位。
学校的所有经费都来之财政的拨款,每一分钱都来之纳税人的奉献,所有与之相关的管理者、师生、家长都应珍惜这份资源。作为学校的财务及后勤管理人员更要谨慎地编制预算,严格地执行预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1]章霞、宋良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探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81?82页)
[2]安晓敏,《建立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教育发展研究,2009.1(56-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