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新春尝粉行花街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60后的春节印象,是围着火炉吃饺子;70后的春节印象,是烟花鞭炮声中迎吉祥;80后的春节印象,是央视春晚的除夕倒数迎新岁;90后的春节印象,是逛花市齐倒数、短信、微信祝贺遍及南北……不管你是哪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温暖的春节回忆。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四季如春的广东陈村逛逛我国最大的迎春花市,顺便品尝当地的美食,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
  年卅晚上漫行花街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广东儿歌“行花街”,所描述传统农历新年广东花市的盛况。“行花街”是广东的方言,是指“逛花市”,它是广东年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花市既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也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有句老话说“年廿九行花街,行过花街才过年”,过年没去逛花市,就不算过年,花市不仅让人分享新年喜庆,更多的沾上花香福气,远离霉运与晦气。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花卉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历来就是一个鲜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场。早在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时,看见岭南人士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便赞誉广东人都是“彩缕穿花”的人。
  明朝时,罗浮山药市、东莞的香市、广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并称广东“四市”。广州花市,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游客之多,举国无双。“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19世纪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1920年以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至除夕深夜12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市的分布越来越广。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花市定点的街道上,有关部门为花农搭棚架摊档,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每个花市的出入口处,建起绚丽辉煌、雄伟壮观的迎春花市牌坊。花农预早几天把花木陆续运来。腊月二十八日正式开市,十里花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喜庆气氛。
  感受花事品赏群芳
  自古以来,陈村村民与其他地方的广东人一样,有种花、养花、赏花、易花的习俗。这里屋前屋后种花,厅堂房内摆花,开业志庆送花篮,男女婚嫁坐花车,甚至探亲、访友、相亲也送鲜花。花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陈村花市交易的花,按包装形式,可分为三大类:枝头、盆头、散花(又叫花脚)。
  枝头主要有桃花、银柳花、吊钟花等。家里喜插桃花,寓意“大展宏图”,广州话中的“桃”与“图”同音,“红桃”即意为“宏图”,有人迎红桃(宏图)回家,是祈望来年转鸿运。男青年今年尚未找到朋友,插上一枝桃花,明年就会走桃花运,找到漂亮可爱的伴侣。而吊钟花因其花白里透红,形似吊钟得名,家里插吊钟花,表示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一年美好生活的降临,“金钟一响,黄金万两”,预示在新的一年里发财致富。
  盆头,每棵花的下面都有一个盆,茶花、兰花、芍药、月桂、玫瑰、含笑、牡丹、水仙、海棠、蟠桃、金橘、橘红、大红柑、大红橘、四季橘、朱砂橘、金蛋果、代代果、热带肉质植物等,都是。最常见的有四季橘,寓意四季吉利;茶花,取其美满富贵之意;金橘树,象征发财吉利,红橘寓意大红大紫、银粮满仓。
  人们在观赏花市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一枝一枝地选购鲜花。此类叫散花。人们可以随意挑选,可以讨价还价。散花,主要有菊花、剑花、银柳、鸡冠花、芍药、玫瑰等。
  “千年花乡”华丽转身
  陈村居于顺德的“北大门”,地处广佛核心区,紧邻广州南站、佛山新城,区位优势优越,素有“千年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一直以来,陈村从未停止对花卉市场的拓展。2012年,陈村编制了花卉世界发展规划,提出突破花卉世界5000亩的地域概念,将整个陈村50.7平方公里的范围打造成花卉世界,以“花”为媒,充分利用花资源、营造花景观、弘扬花文化、发展花经济,探索一条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2013年陈村摘得了“中国花卉之都”、“中华花卉美食名镇”双荣誉桂冠。
  “游花卉之都,观花艺大赛,品花卉美食,知花市走势”,在12月初陈村的花卉世界,为期两个月的2013年第30届广东(陈村)花卉文化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花博会将重点突出文化要素,传达新的生活理念,让花卉融入美好生活。此前,陈村已经举办了插花花艺大赛、鲜花美食宴、锦鲤大赛及组合盆栽植物大赛,而即将举办花香平安夜、千人共食陈村粉、中国最大年桔揭幕、最美年桔新媒体评选大赛、花乡花情花仙子摄影大赛、陈村迎春花市开幕式、乐厨至叻星比赛总决赛等活动,也成为新春花乡中人们关注的诸多亮点。
  在本届花卉文化博览会中,2014年陈村迎春花市,成了关注的焦点,它从2014年1月22日开始,30日结束,为期9天。“往年的陈村花市人流量都超过30万人次,今年的人气应该会更旺。”据陈村花卉协会秘书长李大维介绍,“与广州的芳村花市相比,同等质量的花卉价格,陈村花市要便宜20%~50%。市民买花要趁早。”
  到“黄但记”尝陈村粉
  在陈村,与花卉同样出名的是百年美食陈村粉。
  上世纪初,陈村人黄但以南海西樵米粉为基础,创制出一种薄透、爽滑、软韧的特色米粉,当地人称“黄粉旦(但)”,外地人则叫它“陈村粉”。陈村粉一般以蒸为主,把原本光滑白皙的一大张粉皮卷成皱巴巴条状,然后再切段,蒸熟后淋上香油、酱油、酸姜丝、烤芝麻等佐料,带着一层油光,吃来香滑无比。
  广东人常用榨菜肉末蒸陈村粉,榨菜和肉末都切得很碎。传统的方法,则是豆豉排骨或牛腩蒸粉,香细薄软滑的一片片陈村粉,饱吸了肉汁精华之后,香浓无比,令人食欲大振。
  到陈村食粉,自然要到“黄但记陈村粉世家”,他们做的特点就是外形薄如蝉翼,据说外面卖的陈村粉的厚度都在1毫米以上,而这里做的只有0.5毫米。另外,其爽滑鲜韧的口感,是广州店铺里能吃不到的。“黄但记”的粉最正宗不过了,不仅制作工序讲究,要用放上半年的新米,要用特殊的石磨来磨制,在制作之前每道粉都要先过水,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新鲜度和韧度。由于黄但记的陈村粉,坚持每日按照传统的十几道工序新鲜制作,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地人慕名而来。近日,陈村粉第二代传人黄志均与搭档向游客展示了惊人的20 .6米长的粉,创下了世界纪录。
其他文献
编者:荻浦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东部,与富阳交界。该村距今有900年左右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与深澳、环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怎么样让历史与发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难题,而这也恰恰是荻浦村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注入小清新的力量,或许,荻浦村能给出一个不错的样本。  牛栏咖啡是我们在荻浦村重点探访的对象。 
期刊
“……正定镇(顺城关)农民甘国田,身怀绝技,育花有术。一九八一年,他带领全家七口大干一冬,填平了城墙脚下的一个大坑,投资二百元,盖起了两个温室,一九八二年开始养花,一九八三年收入七千多元,去年秋季扩种月季花四亩六分地,八万多株……今年头七月他已出售各种月季花三万多株,收入一万五千余元……”  1984年8月23日,《河北日报》二版头条报道《花开富贵》,这样记录了一个“养花万元户”的诞生。  时隔3
期刊
11月8日,河北邯郸邱县市民广场上多了一座“中国牛”铜像;其原型是一张“拓荒牛”漫画,作者为邱县农民漫画家陈玉理和李青艾(又称“陈与李”)夫妇。“陈与李”曾举着该漫画在铜像前留影,画中,一头以中国画白描手法绘就的拓荒黄牛,埋头、奋力、向前。  自1983年创立青蛙漫画组,“陈与李”如同孵育蝌蚪一般培育了数千名漫画人才。近期,因创作大量反腐漫画,青蛙漫画组乃至整个邱县的农民漫画家群体在全国掀起高潮。
期刊
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295所农村寄宿学校中,有60.5%人均居室使用面积小于3平方米,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不能保证一人一床。有5.5%的学生半个月以上才能吃到一次肉,有6.6%的学生从来没有在食堂吃到肉。这组揪心的数据来自科研项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  1月16日,该报告正式在北京发布。这份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作为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备受关注。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过多轮修改。业内人士预计,“一号文件”最早或于1月公布。不出意外,“一号文件”或仍聚焦三农,其核心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去年的“一号文件”于春节前10天正式对外公布。1月17日,据财新网报道,“一号文件”已下发至县团级。
期刊
最近,身为山西省柳林县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天柱很忙,作为团中央“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的一员,他要经常到各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乡情难忘 返乡创业别样人生  李天柱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凭着软件工程这个热门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年薪已经达到七八万。然而,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李天柱的老家被称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所
期刊
在福州南台岛,有一座古老村落,它东临高盖山,西接飞凤山,自古以耕读传家,这就是被称为“南台明珠”的台屿村。  今日,台屿的书香不仅从未飘散,且更加浓郁——2006年,退休返乡的陈松年接过村中祠堂的钥匙,办起了农家书屋。这个简陋的乡村图书馆,每天都挤满了孩子,甚至打败了周边的三家电子游戏厅。  古村耕读传家  台屿隶属于仓山区建新镇,从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见福湾路旁一处村落牌坊,刻有一副楹联,上书:
期刊
对中国2.62亿通常在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危险环境中长时间干苦力活的农民工而言,还有另一种辛酸:因远离子女而产生的焦虑和摩擦。  1月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80%的留守儿童家长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70%说感到愧疚和焦虑。59%的人说会因此分心,工作不安心。38%的农民工工作易出差错,三分之一的人不开心,影响工作积极性。  这份《他们也是父母:中国留守儿童家长研究报告》由瑞典的社会企业瑞联稚博
期刊
寻迹  庞焕成,三十年前,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方圆百里叫得响当当的一个名字。  “万元户?那肯定是新寨村的庞焕成啦!”“偃师万元户就出了一个庞焕成!”“除了庞焕成再想不起别人了”……一说起万元户,上了年纪的人脑子里立马浮现“庞焕成”三个字。  “当时可风光了!电视上都放着他的人像,推着自行车,戴朵大红花……”  “那自行车还是县里奖咧!报纸上不也写着他的名儿吗……”  那代人对于庞焕成的印象,不管
期刊
2013年,“美丽乡村”是中国的一个新鲜词、时尚词,然而,透视传播的表象看其本质,这反映了我们对乡村家园的热爱和回归,无论是农业领域的生产与发展,或是人居、环境的提升和改善,生态传承、文化寻根,乡村的美丽是每个人的梦想。  在过去一年里,本刊用了大量的栏目和报道,寻找“美丽乡村”的痕迹,接下来,我们盘点一下,过去一年我们所记录过的美好乡村。  创新与引领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