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万元户”的尘封记忆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p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迹
  庞焕成,三十年前,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方圆百里叫得响当当的一个名字。
  “万元户?那肯定是新寨村的庞焕成啦!”“偃师万元户就出了一个庞焕成!”“除了庞焕成再想不起别人了”……一说起万元户,上了年纪的人脑子里立马浮现“庞焕成”三个字。
  “当时可风光了!电视上都放着他的人像,推着自行车,戴朵大红花……”
  “那自行车还是县里奖咧!报纸上不也写着他的名儿吗……”
  那代人对于庞焕成的印象,不管是见过其真人还是没见过的,大抵都在电视里见过庞焕成胸前戴大花、手推自行车的照片,就连眼睛发花的老头儿老太太,也咧着没牙的嘴说:“哟,这不就是新寨小学对门儿的庞焕成啦?”
  但是成了万元户的庞焕成貌似没做出什么让人感动颂扬的大举动。儿子庞宝宝只记得父亲在八十年代县里修建体育场时捐了一笔钱,至于到底捐了多少钱,他记不清了。
  “都几十年了我咋记得住?你自己去看看吧,就在体育场外头的大石碑上刻着咧。”庞宝宝两手一摊,眨眨眼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记者只好独自来到偃师体育场。
  这是一个建在国道主干道边上的一个体育场。没有塑胶跑道,没有观众席,一眼望去,甚至连个公共厕所也看不到。实事求是地讲,这里更像是一块平整的大空地,三面靠楼,一面靠路,空地中间长着稀疏的几棵草。唯一能让人和“体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建在空地南侧的水泥地上的几架体育活动器材。而这些活动器材,也是近十年内才添置的。
  在离活动器材十多米远的地方,记者果然发现了一座石碑,2米半左右高,不足4米长,碑脚下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
  仔细端详这座久经风雨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再加上碑底贴满了小广告,石碑上的内容更加难以辨认。从石碑上部还没有被广告覆盖的文字来看,这石碑大概刻上了五六百人的名字,名字后面是捐赠的钱数,普遍是二三百元。记者试图从指甲盖般大小的文字中找出“庞焕成”三个字,甚至动手去抠那些粘得厚厚的、硬如石头般的广告贴纸,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常来这里锻炼的一位大爷说,这个石碑是1984年建的,到现在已将近30年时间。前一、二十年这里逢年过节还很热闹,现在冷清多了。“这石碑和人一样,都成老古董喽!”老大爷摇摇头,背着手踱着方步走远了。
  一辆崭新发亮的黑色奔驰鸣着喇叭开了过来。这块石碑附近有一块空地,成了临时停放车辆的好地方。被小广告贴成“补丁墙”的石碑,在豪车的衬托下,更像一个瑟缩的孤苦无依的灰白老人,黯淡而落寞。
  1980年,也就是国家政策放开后的第三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中原大地庞焕成一家。
  庞焕成当时正在离家较远的一家供销社食堂当做饭师傅。
  那时人的普遍看法是,普通人一眼看上去都面黄肌瘦,干伙房的人通常面色红润,所以能在公家食堂当个做饭师傅算是极大的肥差,一般人没关系和本事想干也干不了。
  庞焕成却主动放弃了这个肥差。
  庞焕成给公家做了半辈子饭。据庞焕成的大儿子庞宝宝说,那时的人思想纯正,提倡不拿公家一针一线,就算想偷偷夹带点东西给家人,被别人揭发也是件不得了的事,再者说来,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远,平时很少回家,更不可能“揩到公家的油”了。庞家除了庞焕成一人,其他人整日看上去都像没吃饭的样子。
  对于父亲为何要放弃做饭这个肥差,庞宝宝没有做过多解释。也许他从来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就是不想干了,后来不也发家了嘛。”
  辞了公家的活计,庞焕成凭着自己半生积攒下的积蓄,在县城最繁华、一个叫“偃化口”的地方开了家羊肉汤铺子。
  庞焕成妻子早亡,留下二儿四女,都终日在家种地。庞焕成的归来无疑使原本松散的家庭重新凝聚了起来。老父亲像个指挥官一样,给儿女们安排了新的行当:大儿子庞宝宝负责买羊宰杀,二儿子庞根上协助父亲切肉熬汤,至于女儿们,能干活的都得去端汤收钱。
  1980年那会儿,庞宝宝已经二十五六。对于父亲的分配,用他的话说,“能有份儿饿不死的活儿干就不错了”,作为长子的他,就这样当起了羊倌,每天一大早去放群羊,顺路打听打听谁家卖羊,回家后再宰一两只给铺子卖汤用。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除了做贼就数放羊。”庞宝宝叨叨着这句顺口溜,仿佛往昔的光阴又重现在眼前。事实证明老父亲极具战略眼光,不管是转行单干还是挑选地点,都跟“得了老天爷的力”一样顺风顺水。附近的成羊被庞家收购完了,庞宝宝又开始去离家二百里的新安县买羊,往返一趟一个星期,一回赶五六十只羊,生意火爆到不行。
  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一碗白面条三毛钱,但一碗羊肉汤从一块到一块五不等。庞焕成家的羊肉汤卖一块钱一碗,但即便如此,普通农家也难得尝到荤腥,就是和庞焕成同村的人,也没几个人尝过老庞家的羊肉汤,大家只是咂咂嘴咽口口水说:“老庞家的羊肉汤啊,那叫一个好喝啊!”
  老庞家的羊肉汤,更多地卖给了“工人兄弟”。当初把铺子选在偃化口,也是因为这里上下班路过的工人最多,而工人的收入又比挣工分的农民要高得多。一位曾经常在庞家铺子喝羊肉汤的老伯回忆起当年,不禁连连感慨:“唉唉,上哪儿去找那么好喝又实惠的羊肉汤?那味儿我到现在也忘不了。唉……”
  还有一件事能说明庞家羊肉汤的受欢迎程度。1984年铺子附近的洛河涨水,庞宝宝早上迷迷糊糊地起床准备干活,却发现自己的鞋子不见了,惊醒后才知道土屋内进了一脚脖子深的水,鞋子被漂到了墙角。可就是这样,庞家还是开张做起了生意,而赶早趟水去喝羊肉汤的人,竟也不比往常少。
  至于万元户的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庞宝宝记不得细节了。
  “当时谁家能赚钱就被别人眼红呗,至于俺爹到底有没有一万块,反正我是没见过,也没听他说过。”庞宝宝眨眨小眼睛,久久地盯着记者,似乎在证明他说的都是实情。   “俺爹一辈子好面子,他自己在外面出尽了风头,我们这些孩子辈儿的其实没受多大利,只是跟着沾沾光。”回想起当年,庞宝宝似乎有些不满。
  也许庞宝宝有权利对父亲表达不满。
  在村民的印象中,庞焕成是一个“爱烧包”的人,也就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
  庞焕成爱打篮球。都三四十岁的人了,总和一群十几、二十几的小伙子凑一起打球。别人都是一通乱打,他却要讲究章法技巧。有时只有他一个人,也要在村小学操场上乒乒乓乓地拍球投篮。这在村民眼里是不太正常的:“一个农民不老实本分地干活,老在操场上蹦跶个啥?”这种明显的不同,被村民们简单地归结成了爱出风头。
  另一个爱出风头的原因,是庞焕成总到大队戏班子里唱戏。那时到了春节村里就要组织村民唱样板戏,人们常常看见庞焕成化着妆出现在戏台子上,虽然从不唱主角,有时只是走个过场,但他也要插个科打个诨,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在父亲爱出风头这一点上,庞家子女与村民达到了共识,但具体的感受似乎又不大一样。
  庞焕成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什么样程度呢?当时村里娶媳妇,一般都要找家离得近的,这样一来心里不牵挂家人,二来农忙两家亲家也能互相帮忙。只有家里特别穷的,在当地找不下媳妇,才会结远亲,找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女人。庞焕成家里穷,找来找去,最后找了个从甘肃来的不会做针线活的媳妇。
  庞焕成的甘肃妻子到了河南,先是说话哇哇地让当地人听不懂,然后发现水土也不适应,吃饭喝水都不习惯,虽然给庞家生了六个孩子,但是因为不会做针线活,家里床上盖的是成团的黑棉絮,庞宝宝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还穿着露着脏棉花、黑得发亮的破棉袄去上课,叫人看了十分可怜。
  庞焕成却截然不同。
  有村民说,庞焕成一生离不了做饭,“爱杀猪宰羊”,但在外人面前总穿得干干净净,怎么看都不像个农村人;早年他在公家食堂做饭,不愁饿肚,一群小子却还在家饿得嗷嗷叫嘞。
  不过庞家的子女在这点上倒是不怎么计较。在他们看来,父亲成名后出的风头才叫他们印象深刻。
  万元户的名声传出去之后,庞焕成一下子成了大忙人。今儿县电视台要来录像,明儿市报社要来采访,后天又要到洛阳市区开表彰大会了。县里奖给庞家一辆自行车,不管是录像还是拍照,记者都要让庞焕成身披大红花、手推自行车,昂首挺胸地站在人群最前面。这也是为什么村民对庞焕成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形象上。
  “风头都叫他一个人出尽了,”庞宝宝的妻子田氏说,“这还不都是全家人给他一个人顶上去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大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不招外人,亏赚都算自家的,当家的一个人管账,没有发工资这么一说。庞焕成开的羊肉汤铺子,挣了钱自然也是他一个人管。自从成了万元户,老庞俨然成了家庭代表四处应酬,而其他人似乎成了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现在让庞宝宝他们耿耿于怀的,是老父亲在1990年突然离世。而那时,他们的家产还没分好。
  “东西都分给他闺女了”,田氏一直念叨着,“我们可是啥也没分着”。
  前面说过,庞焕成有二儿四女。他的三女儿在6岁时得了白血病,一直到36岁才过世,想必期间庞焕成为女儿看病花了不少钱。
  1990年的一天,庞焕成推着县里奖励的自行车去赶集,没想到在狭窄的路上被一辆卡车撞倒,再也没有醒过来。
  “芝麻粒儿大的一块地方,本来就没几辆车,就这也能被撞了”,庞宝宝像是被触动了什么,不停地叹气,“唉,都是命啊!唉!”
  庞焕成过世后,羊肉汤铺子很快也没落了。现在的庞家五兄妹,除了老二姑娘家在做石膏塑像,其他人还都从事着和做饭相关的职业:老二儿子庞根上在外镇承包了一家食堂,经常不回老家,而庞宝宝就近在一家工厂给几个工人做大锅饭。
  庞家至今再也没出过像庞焕成这么出名的人物。
  “这就是俺爹,庞宝宝拿出一张巴掌大、微微发黄的老照片,村里人都说俺俩年轻时长得可像了。”照片里一个成年男子戴着旧式火车头绒帽,披着深色棉袄,翘着二郎脚端坐在椅子上。
  现年已经六十岁的庞宝宝同时患有糖尿病、腰腿疼等多种疾病,这折磨得他一身清瘦,和照片上“长得像”的人有很大出入。
  但在农村,这样的身体情况并不允许他提前“退休”享福。
  “现在的万元户都是穷人啦!”老人咽下几片药接着说:“咱现在就是个普通人,俺爹当年把全家人领上了做饭这条路,我也算学了门手艺,农村人能多干几年是几年。”
其他文献
一位同窗好友,因故要远去海外谋生。三载共烛西窗,砥砺学问,畅谈人生,相识恨晚。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相交甚笃。待到走上工作岗位,十天一聚,半月一酣,颇多欢乐。今一分别,茫茫大洋,天相连而水相隔,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心中难免戚戚然。不料友笑道:“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海。老兄多保重!”  友的话,吾能体悟。泉塘干涸,鱼儿无处可栖,只得挤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此乃相濡以沫是也。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此情
期刊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李德祥成为我国首个公开报道的“万元户”。  “万元户”这个称呼随之在全国席卷开来,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以前放卫星的感觉,但让更多的平民感觉到了致富所带来的空前喜悦。北京师范大学金
期刊
编者:荻浦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东部,与富阳交界。该村距今有900年左右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与深澳、环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怎么样让历史与发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难题,而这也恰恰是荻浦村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注入小清新的力量,或许,荻浦村能给出一个不错的样本。  牛栏咖啡是我们在荻浦村重点探访的对象。 
期刊
“……正定镇(顺城关)农民甘国田,身怀绝技,育花有术。一九八一年,他带领全家七口大干一冬,填平了城墙脚下的一个大坑,投资二百元,盖起了两个温室,一九八二年开始养花,一九八三年收入七千多元,去年秋季扩种月季花四亩六分地,八万多株……今年头七月他已出售各种月季花三万多株,收入一万五千余元……”  1984年8月23日,《河北日报》二版头条报道《花开富贵》,这样记录了一个“养花万元户”的诞生。  时隔3
期刊
11月8日,河北邯郸邱县市民广场上多了一座“中国牛”铜像;其原型是一张“拓荒牛”漫画,作者为邱县农民漫画家陈玉理和李青艾(又称“陈与李”)夫妇。“陈与李”曾举着该漫画在铜像前留影,画中,一头以中国画白描手法绘就的拓荒黄牛,埋头、奋力、向前。  自1983年创立青蛙漫画组,“陈与李”如同孵育蝌蚪一般培育了数千名漫画人才。近期,因创作大量反腐漫画,青蛙漫画组乃至整个邱县的农民漫画家群体在全国掀起高潮。
期刊
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295所农村寄宿学校中,有60.5%人均居室使用面积小于3平方米,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不能保证一人一床。有5.5%的学生半个月以上才能吃到一次肉,有6.6%的学生从来没有在食堂吃到肉。这组揪心的数据来自科研项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  1月16日,该报告正式在北京发布。这份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作为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备受关注。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过多轮修改。业内人士预计,“一号文件”最早或于1月公布。不出意外,“一号文件”或仍聚焦三农,其核心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去年的“一号文件”于春节前10天正式对外公布。1月17日,据财新网报道,“一号文件”已下发至县团级。
期刊
最近,身为山西省柳林县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天柱很忙,作为团中央“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的一员,他要经常到各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乡情难忘 返乡创业别样人生  李天柱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凭着软件工程这个热门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年薪已经达到七八万。然而,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李天柱的老家被称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所
期刊
在福州南台岛,有一座古老村落,它东临高盖山,西接飞凤山,自古以耕读传家,这就是被称为“南台明珠”的台屿村。  今日,台屿的书香不仅从未飘散,且更加浓郁——2006年,退休返乡的陈松年接过村中祠堂的钥匙,办起了农家书屋。这个简陋的乡村图书馆,每天都挤满了孩子,甚至打败了周边的三家电子游戏厅。  古村耕读传家  台屿隶属于仓山区建新镇,从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见福湾路旁一处村落牌坊,刻有一副楹联,上书:
期刊
对中国2.62亿通常在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危险环境中长时间干苦力活的农民工而言,还有另一种辛酸:因远离子女而产生的焦虑和摩擦。  1月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80%的留守儿童家长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70%说感到愧疚和焦虑。59%的人说会因此分心,工作不安心。38%的农民工工作易出差错,三分之一的人不开心,影响工作积极性。  这份《他们也是父母:中国留守儿童家长研究报告》由瑞典的社会企业瑞联稚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