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守儿童的视角看农民工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2.62亿通常在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危险环境中长时间干苦力活的农民工而言,还有另一种辛酸:因远离子女而产生的焦虑和摩擦。
  1月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80%的留守儿童家长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70%说感到愧疚和焦虑。59%的人说会因此分心,工作不安心。38%的农民工工作易出差错,三分之一的人不开心,影响工作积极性。
  这份《他们也是父母:中国留守儿童家长研究报告》由瑞典的社会企业瑞联稚博、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共同发布,其样本为珠三角和重庆地区的1500多名流动工人及25名企业管理者。
  2013 年6 月至7 月期间,研究团队共向流动工人发放问卷并回收了1518 份有效问卷。以上述两个地区有子女的流动工人作为研究重点,研究样本收集的比例设定为留守儿童家长50%,流动儿童家长30%,青年工人20%。另外,研究小组还针对16 名流动工人和来自跨国公司和代工厂的25 名管理人员开展了深入访谈,从而进一步了解工人的现状,以及企业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研究组还访谈了20 名重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
  流动工人主要指代俗称的“农民工”。他们没有工作地户口,不得不在农村户籍地和工作地之前来回迁徙。当工人有了孩子后,子女对其择业起了关键作用。报告显示,有孩子的工人尤其看重“收入稳定,对子女成长教育有帮助,上班时间更灵活、方便照顾子女”等因素。如果孩子不在身边,家长还会为子女上学难、管教难等问题经常回家。接受调研的企业管理者也普遍认为,子女在身边的工人工作更有责任感,工作更稳定。
  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中国现在与农民工父母分开居住的儿童总共约有6100万,约占全中国儿童总数的22%,中国农村儿童总数的38%。尽管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增加了照顾家庭的难度,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户口制度导致大部分农村儿童无法到城市上学,限制了这些家庭享受低廉的城市医疗、教育等服务的机会。
  报告显示,当被问及亲子分离的主要原因时,68%的受调查农民工把没时间照顾孩子列为原因,半数以上提到了城市生活成本高,30%说“难以在打工地平等地获得教育和社会服务”。当被问及有待改善的地方时,72%的人说希望能帮助协调子女入学,64%希望工作时间更灵活。
  家长们不仅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孩子就地上高中和参加高考的问题,也对企业提出了期望。72%的工人希望企业能够帮助协调子女入学,64%要求有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孩子生病或者有急事时可以请假,还有54%的人希望企业给予住房补贴。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介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家庭成员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教育、情绪健康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调查中,92%的工人都认为抚育子女是父母双方的责任,70%的人愿意自己亲自带孩子。但他们却受制于客观条件而不能陪伴子女成长。
  在报告调研的留守儿童家长中,之所以把孩子留在家中,没时间照顾孩子、城市生活成本高、孩子在打工地上学困难且无法在异地参加高考,是最主要的三大原因。而当他们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后,经济压力明显更大,仍然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不知道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而且工作更加辛苦,几乎没有个人时间。
  在沿海工厂普遍受到民工荒困扰的情况下,调研组考察了工人们频繁流动的原因。在调查中,46%的留守儿童家长曾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而辞职,在流动儿童家长中,这一比例是52%。
  报告指出,面对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流失带来的挑战,外出务工的父母更有可能成为稳定且经验丰富的员工,成为企业运营的宝贵资产。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企业应协调动员社区和政府的资源,为员工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包括改进工作时间安排,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由后者提供免费的儿童照顾服务等。
其他文献
清晨五点,南楼村的天色还没有完全绽亮,王永波和王小英夫妇俩便已经起床,简单洗漱、吃完早餐后,两人到离家不远的地里忙活起来。王永波推着小型除草机在150亩马铃薯地里来回穿梭,飞溅的青草末很快染绿了他的裤腿和运动鞋;马路对面的30亩地里,王小英正埋头摘菜,然后拿细绳一把把捆扎好,放进塑料筐再搬到电动三轮车上。南楼村逢农历4、7、10有集市,王小英赶着8点去卖菜。  这是中国乡村最常见的一幕,只是和大多
期刊
一位同窗好友,因故要远去海外谋生。三载共烛西窗,砥砺学问,畅谈人生,相识恨晚。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相交甚笃。待到走上工作岗位,十天一聚,半月一酣,颇多欢乐。今一分别,茫茫大洋,天相连而水相隔,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心中难免戚戚然。不料友笑道:“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海。老兄多保重!”  友的话,吾能体悟。泉塘干涸,鱼儿无处可栖,只得挤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此乃相濡以沫是也。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此情
期刊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李德祥成为我国首个公开报道的“万元户”。  “万元户”这个称呼随之在全国席卷开来,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以前放卫星的感觉,但让更多的平民感觉到了致富所带来的空前喜悦。北京师范大学金
期刊
编者:荻浦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东部,与富阳交界。该村距今有900年左右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与深澳、环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怎么样让历史与发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难题,而这也恰恰是荻浦村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注入小清新的力量,或许,荻浦村能给出一个不错的样本。  牛栏咖啡是我们在荻浦村重点探访的对象。 
期刊
“……正定镇(顺城关)农民甘国田,身怀绝技,育花有术。一九八一年,他带领全家七口大干一冬,填平了城墙脚下的一个大坑,投资二百元,盖起了两个温室,一九八二年开始养花,一九八三年收入七千多元,去年秋季扩种月季花四亩六分地,八万多株……今年头七月他已出售各种月季花三万多株,收入一万五千余元……”  1984年8月23日,《河北日报》二版头条报道《花开富贵》,这样记录了一个“养花万元户”的诞生。  时隔3
期刊
11月8日,河北邯郸邱县市民广场上多了一座“中国牛”铜像;其原型是一张“拓荒牛”漫画,作者为邱县农民漫画家陈玉理和李青艾(又称“陈与李”)夫妇。“陈与李”曾举着该漫画在铜像前留影,画中,一头以中国画白描手法绘就的拓荒黄牛,埋头、奋力、向前。  自1983年创立青蛙漫画组,“陈与李”如同孵育蝌蚪一般培育了数千名漫画人才。近期,因创作大量反腐漫画,青蛙漫画组乃至整个邱县的农民漫画家群体在全国掀起高潮。
期刊
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295所农村寄宿学校中,有60.5%人均居室使用面积小于3平方米,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不能保证一人一床。有5.5%的学生半个月以上才能吃到一次肉,有6.6%的学生从来没有在食堂吃到肉。这组揪心的数据来自科研项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  1月16日,该报告正式在北京发布。这份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作为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备受关注。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过多轮修改。业内人士预计,“一号文件”最早或于1月公布。不出意外,“一号文件”或仍聚焦三农,其核心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去年的“一号文件”于春节前10天正式对外公布。1月17日,据财新网报道,“一号文件”已下发至县团级。
期刊
最近,身为山西省柳林县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天柱很忙,作为团中央“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的一员,他要经常到各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乡情难忘 返乡创业别样人生  李天柱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凭着软件工程这个热门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年薪已经达到七八万。然而,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李天柱的老家被称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所
期刊
在福州南台岛,有一座古老村落,它东临高盖山,西接飞凤山,自古以耕读传家,这就是被称为“南台明珠”的台屿村。  今日,台屿的书香不仅从未飘散,且更加浓郁——2006年,退休返乡的陈松年接过村中祠堂的钥匙,办起了农家书屋。这个简陋的乡村图书馆,每天都挤满了孩子,甚至打败了周边的三家电子游戏厅。  古村耕读传家  台屿隶属于仓山区建新镇,从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见福湾路旁一处村落牌坊,刻有一副楹联,上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