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中设置的“阅读”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习作”的目标有“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见在小学中年级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积累与拓展,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下面谈谈我在四年级下册阅读教学中积累与拓展训练的几点做法。
1.积累与课文相关的词语
课文中有很多成语、四字词语,是学生积累的好素材。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可以积累课文中描写黄河的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黄河滚滚、激流汹涌、波浪滔滔;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可以积累描写沙漠的词语——飞沙走石、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可以积累形容病中的母亲的词语——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积累这些词语一定要在精读课文时相机进行,不能在教完课文后机械、枯燥地进行。这样,词语积累和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增浓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2.积累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名言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是学生习作的优秀素材。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总结题目中“壮”的意思后,我给学生介绍了这样一句名言:“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爱因斯坦)”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谈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学生谈到了课文中的老羚羊、外层蚂蚁,谈到了谭千秋……在教学《练习3》的口语交际《学会安慰》时,很多学生在安慰别人时都能将名言运用得很恰当:“解小惠,不要哭了,做错题目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呀!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赶紧把这道题目弄会吧,下次不错不就行了?”“陈小敏,别闷闷不乐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里发生不幸是难免的。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什么困难告诉我们,让我们帮助你一起渡过难关吧!”值得注意的是,在积累名言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名言的含义,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名言,切不可为了用而用,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1.写得简练之处补充具体
有些课文写得很简练,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表达。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在精读到“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读到‘乱砍滥伐’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丰富的语言让大家感受到沙漠的贫瘠?那儿的沙漠——”这样的想象表达让学生的语言得以积累,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简单的课文教丰富了。
2.写得含蓄之处想象升华
一些课文,感情表达含蓄。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含蓄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把含蓄的内容表达明朗,让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在精读课文最后一段“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话题,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两句话。(1)母亲为什么流泪?她在想什么?(2)看到母亲流泪,“我”又会对母亲说什么?我做了有心人,用下面这样的串联词请几名同学将自己写的内容串起来读:“母亲想—— 儿子想—— 母亲又想—— 儿子又想——”这样的教学安排非常出彩,学生的情感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3.写得精彩之处尝试仿写
许多课文谋篇布局精当,语言精美,是学生仿写的好范文。《燕子》一课第一小节可谓外形描写的经典片段。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该文的写作方法仿写人物或动物的外貌。再如,学生根据《鸟语》一课的排比句这样仿写各种鸟儿的精神特点:“从反哺的小乌鸦那里,我明白了做儿女的根本——孝顺;从送信的鸽子那里,我认识到忠诚的可敬;从能说会道的鹦鹉那里,我体会到了交谈的乐趣……”
这样的积累与拓展训练,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与文本的共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减缓了作文的坡度,让语文学习更具“语文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语文教师。
一、积累
1.积累与课文相关的词语
课文中有很多成语、四字词语,是学生积累的好素材。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可以积累课文中描写黄河的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黄河滚滚、激流汹涌、波浪滔滔;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可以积累描写沙漠的词语——飞沙走石、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可以积累形容病中的母亲的词语——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积累这些词语一定要在精读课文时相机进行,不能在教完课文后机械、枯燥地进行。这样,词语积累和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增浓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2.积累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名言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是学生习作的优秀素材。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总结题目中“壮”的意思后,我给学生介绍了这样一句名言:“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爱因斯坦)”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谈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学生谈到了课文中的老羚羊、外层蚂蚁,谈到了谭千秋……在教学《练习3》的口语交际《学会安慰》时,很多学生在安慰别人时都能将名言运用得很恰当:“解小惠,不要哭了,做错题目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呀!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赶紧把这道题目弄会吧,下次不错不就行了?”“陈小敏,别闷闷不乐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里发生不幸是难免的。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什么困难告诉我们,让我们帮助你一起渡过难关吧!”值得注意的是,在积累名言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名言的含义,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名言,切不可为了用而用,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二、拓展
1.写得简练之处补充具体
有些课文写得很简练,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表达。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在精读到“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读到‘乱砍滥伐’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丰富的语言让大家感受到沙漠的贫瘠?那儿的沙漠——”这样的想象表达让学生的语言得以积累,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简单的课文教丰富了。
2.写得含蓄之处想象升华
一些课文,感情表达含蓄。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含蓄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把含蓄的内容表达明朗,让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在精读课文最后一段“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话题,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两句话。(1)母亲为什么流泪?她在想什么?(2)看到母亲流泪,“我”又会对母亲说什么?我做了有心人,用下面这样的串联词请几名同学将自己写的内容串起来读:“母亲想—— 儿子想—— 母亲又想—— 儿子又想——”这样的教学安排非常出彩,学生的情感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3.写得精彩之处尝试仿写
许多课文谋篇布局精当,语言精美,是学生仿写的好范文。《燕子》一课第一小节可谓外形描写的经典片段。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该文的写作方法仿写人物或动物的外貌。再如,学生根据《鸟语》一课的排比句这样仿写各种鸟儿的精神特点:“从反哺的小乌鸦那里,我明白了做儿女的根本——孝顺;从送信的鸽子那里,我认识到忠诚的可敬;从能说会道的鹦鹉那里,我体会到了交谈的乐趣……”
这样的积累与拓展训练,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与文本的共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减缓了作文的坡度,让语文学习更具“语文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