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独”字第几重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ijiu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中的孤独,总是摇曳多姿。诗人的作品中有没有一些特殊的密码,可以让我们快速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结,直达他们孤独的内核呢?

第一重密码:直接抒情的“孤”或“独”


  借“孤”或“独”字直接抒发内心情绪,最为典型的当属南宋才女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春怨》。词中起笔就写“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一连五个“独”字,将她的行坐起卧、日常活动全都串联起来。
  这样直接表达孤独之情的诗词数不胜数。比如唐诗人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旧》)和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一个“独”字,一个在水天相接、宏阔无边的天地间感受个体的渺小和孤独,一个在月色晦暗的晚上、狭窄逼仄的囚禁地品咂亡国离乡的沉痛与孤凄。
  有时,诗人们还会借助一些孤独的意象来衬托情感。如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的“孤云”,阮籍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中的“孤鸿”,晏几道的“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中的“孤枕”,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舟”,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中的“孤馆”……有的是作者目之所见、物我合一的情感寄托,有的是诗人栖身的情境,无一不是借助于一个“孤”字,泄露了诗人内心深藏的情感。

第二重密码:意犹未尽的“一”和“双”


  数字“一”在古诗词中多用来表示形单影只之意。杜甫就曾数次运用这个“一”字表达他独自漂泊的凄凉愁苦。《旅夜书怀》中他长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水长天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种苍茫中的孤独,更容易让人贴近杜甫荒寒的心境。《野望》中他又低诉“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借以表达战乱之中与亲人离散,自己孤身一人飘零天涯的孤苦与无助。
  与“一”字相对的便是“双”,古诗词中最常见并非用它来表达双双对对的温馨与欢乐,而是用物的成双成对来反衬人的孤单寂寞。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中,晏几道用燕子的“双”来反衬人的“独”;温庭筠在《菩萨蛮》中写“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那位美女衣服上金鹧鸪的“双双”,触动了她的情肠,从而生出无限的孤独寂寥来。

第三重密码:无人相伴的“问”与“叹”


  诗人的孤独,更多的时候来自无人相伴,于是诗人就会发出一些询问或感叹,这样的喃喃自语,暴露了诗人们的心境。
  元好问在《摸鱼儿》中就曾有这样一问:“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诗人在问,却又似无人可问,也无人能答,这该是多么深沉的孤独!辛弃疾在《生查子》中高唱:“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句中“高歌谁和余”问尽了天下苍生,但辛弃疾终究是孤独的,因为能够回应他的只有空谷中他自己高呼的回声。范成大在《霜天晓角》中也在问“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谁共说”便是无人可说。若是一般的孤独寂寞,犹可排遣,可作者的孤独与愁绪都是到了“绝”的境地,这“无人可说”便更让人可感可叹。
  有时诗人不再询问,只是轻轻地喟叹。纳兰性德在《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有一句“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表达了妻子去世后自己的孤独,举目遥望,一只一只数那归巢的乌鸦。可乌鸦尚可归巢,词人的心却无处可归。这么一声轻叹,读者便可直抵其孤独的内心世界。

第四重密码:可堪为伴的“影”与“物”


  当无人相伴的诗人实在孤独到了极点,总会给自己找一些心理安慰,于是自己的影子、身边出现的事物便都成了他们的朋友或伙伴。
  李白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他眼中,空中的明月与地上摇晃的自己的影子,都是陪伴自己的良伴,可越是如此,越显孤独。明诗人钱谦贞的《影》直接用李白此诗的意思,写出“孑立只凭形作吊,三人惟有月相怜”。白居易也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感慨在举家团圆的冬至,他却孤身一人窝在驿站里“抱膝灯前影伴身”。
  除了影子,诗人们更是将目之所见皆当作了心灵相依、惺惺相惜的朋友。仍旧是那个飘逸潇洒的李白却写出了最孤独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把山当作朋友,原是诗人的“物我平等”的大情怀,可一个“只有”写出了最荒凉的心境。朱淑真一样将月亮视为知己。在她笔下,月亮知情知意,当女词人无人相伴的时候,它也不忍心“变圆”,于是女词人不禁说“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菩萨蛮》)。便是范成大在询问“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之后,还是孤凄难耐,将目光投注在大雁身上,而大雁也不曾辜负词人,“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四个“孤独”密码,抒情渐次隐晦,似乎也构成了孤独的层次。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呢?君可知,君在“独”字第几重?
  作者简介: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南校区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语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做好指向写作的阅读工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由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能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面对严峻的高考形势,采取一些功利的、短平快的做法让学生在考场上取得高一点的分数似乎
期刊
一、聚焦标题,精准确定教学内容  在教学之前,预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内容,说说小说主题,提出阅读之后疑惑不解的问题。批阅作业时,我发现学生的疑问大多数集中在对标题的理解上:文中伽西莫多是在喝了爱斯梅拉达的水后才流下了眼泪,为什么题目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的是一葫芦水,为什么是“一滴水”?原先教学预设是从文中人物入手,通过伽西莫多、围观群众前后变化以及伽西莫多、克洛
期刊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已经开启了新的航程。古诗文教学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简析  古诗文教学引起了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陈增菊在《新课堂新评价》中指出:希望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主义的情怀,让学生乐学、好学;黄丽娟在《美读,让诗词教学灵动起来》中强调教师要用“美”来感染学生,让他
期刊
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按照他们的个人特点,去开展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部分语文教师的思维过于僵化,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无法展现。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原本的教学观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实
期刊
由徐林祥教授与郑昀博士合著的《语文美育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首部赋予语文美育独立学科地位的著作,也是国内首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指导语文美育的著作。  《语文美育学》最大的创新是将语文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该书将语文美育学作为语文教育学与美育学的交叉学科,构建了语文美育学的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语文美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学科特点,语文美育的目的、任务和价值,语文美育的主体、客体
期刊
21世纪,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攻城略地”,几乎占据了各行各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新课标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互联网+”已经潜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在对我们的教学产生着各种影响。下面,我就自己在“互联网+”背景
期刊
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作用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如果没有课程来作为载体,就只能是一种无目的、无计划、无系统的随机影响而已。2001年7月,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的教育哲学和课程理念指出,只有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地域及学校的特色、学生的需求等因素融入国家课程,才能产生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真正的校本课程。  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遵循四个原则:面向
期刊
苏州推行教学“七认真”管理已经多年,其中“认真备课”列为“七认真”之首。认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解读得透彻与否,是老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  说也奇怪,常被语文老师挂在嘴边的“文本解读”一词,《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收录:“通过分析来理解。”  那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理解“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的价值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古诗词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很显然,学习古诗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在此基础上达到积累感悟和运用。一、朗读出韵,体现内在美  古诗词有其内在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我们经常能从电视镜头中看到古人读诗词时总是摇头晃脑,读着读着就会吟唱起来,感觉诵读诗词韵味无穷。而如今我们教学生读古诗词时,只是强调要读出感情,再也没有了
期刊
“儿童阅读”关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关乎孩子的精神成长,以及认识世界的眼光。基于此,我校申报的教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少年游’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于2017年2月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1.问题的由来和背景。自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并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张华教授语)。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