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一些学校或一些教师过多依赖或者相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认为遵循“成功模式”,课堂教学肯定会少走许多弯路,教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的确,“成功模式”对于初踏教坛的新手而言,是路标,是明灯,是必要的“入格”训练。然而,过分地依赖“模式”,过分地“严丝合缝”,过分地“循规蹈矩”,反而会遮蔽生命的灵性,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在新的课改理念背景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一定不能把“行云流水”作为好课的标准。因为,适度“纠结”、适度“无奈”、适度“冷场”,恰恰说明学生的思维在扩展,心在洞开,情感的触角在延伸,恰恰说明真实的学习在发生。
听过一节《圆明园的毁灭》的公开课,教师让学生先读读《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大意是法兰西帝国洗劫了圆明园,雨果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国家定性为强盗。读完此信后,一名学生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雨果也是法国公民,他把自己的国家定性为强盗,行吗?”学生的质疑立即引来一片附和:“是啊,他这样做,不是卖国贼吗?”“这样的行为是爱国行为吗?”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应答有点仓促:“怎么可能呢?”“法国社会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黑暗,不会随意定一个人的罪的。”“好了,好了,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本课的范围,我们以后再讨论。”教师窘迫的表情和似是而非的回答足以说明,教师既对学生的学情和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预测不够,同时对法国作家雨果的情况和法国社会现实等也了解的不够,以至于出现了“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本课的范围”这样的教学遗憾。
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愈来愈精细,甚至达到了每一个“五分钟”应该干什么的细微程度,教学环节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决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教学够精致、够严谨、够技术、够圆满,决不能“超出本课的范围”。然而,恰恰是这种“严谨”,恰恰是“成功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童心、童趣和童性。正是教师的模式化设计和“盖棺定论”,掐断了学生头脑中多样化的词句“奔涌而出”的路径和出口,甚至一个念头,一段鲜活的情感都夭折了。试想,我们都拘囿在“不能超出本课范围”的单一情境中,谁还“郁郁乎文哉”?谁还“千树万树梨花开”?
无论教育或课堂教学怎么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由原来对“模式”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既然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那么教学或课堂就是要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独特感悟,引领学生发现语文的诸多“不一样”。这诸多的“不一样”应该让学生的精神视野开阔,习惯于多角度思维。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一定要留意那些偶然的、随机的、出乎意料的生成性资源和契机。正是这样的契机才能暴露学生真实的学情,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眼的扩展、心的开阔、情的滋养。
在这个意义上说,精心地钻研教材、课堂结构和成功的教學模式固然重要,但是精心地研究学生更加重要,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旁逸斜出”的情况时,教师如何直面学生当下的遭遇,如何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课堂模式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尤为重要。而一旦做出选择,师生将和以往不同。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在新的课改理念背景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一定不能把“行云流水”作为好课的标准。因为,适度“纠结”、适度“无奈”、适度“冷场”,恰恰说明学生的思维在扩展,心在洞开,情感的触角在延伸,恰恰说明真实的学习在发生。
听过一节《圆明园的毁灭》的公开课,教师让学生先读读《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大意是法兰西帝国洗劫了圆明园,雨果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国家定性为强盗。读完此信后,一名学生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雨果也是法国公民,他把自己的国家定性为强盗,行吗?”学生的质疑立即引来一片附和:“是啊,他这样做,不是卖国贼吗?”“这样的行为是爱国行为吗?”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应答有点仓促:“怎么可能呢?”“法国社会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黑暗,不会随意定一个人的罪的。”“好了,好了,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本课的范围,我们以后再讨论。”教师窘迫的表情和似是而非的回答足以说明,教师既对学生的学情和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预测不够,同时对法国作家雨果的情况和法国社会现实等也了解的不够,以至于出现了“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本课的范围”这样的教学遗憾。
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愈来愈精细,甚至达到了每一个“五分钟”应该干什么的细微程度,教学环节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决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教学够精致、够严谨、够技术、够圆满,决不能“超出本课的范围”。然而,恰恰是这种“严谨”,恰恰是“成功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童心、童趣和童性。正是教师的模式化设计和“盖棺定论”,掐断了学生头脑中多样化的词句“奔涌而出”的路径和出口,甚至一个念头,一段鲜活的情感都夭折了。试想,我们都拘囿在“不能超出本课范围”的单一情境中,谁还“郁郁乎文哉”?谁还“千树万树梨花开”?
无论教育或课堂教学怎么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由原来对“模式”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既然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那么教学或课堂就是要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独特感悟,引领学生发现语文的诸多“不一样”。这诸多的“不一样”应该让学生的精神视野开阔,习惯于多角度思维。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一定要留意那些偶然的、随机的、出乎意料的生成性资源和契机。正是这样的契机才能暴露学生真实的学情,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眼的扩展、心的开阔、情的滋养。
在这个意义上说,精心地钻研教材、课堂结构和成功的教學模式固然重要,但是精心地研究学生更加重要,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旁逸斜出”的情况时,教师如何直面学生当下的遭遇,如何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课堂模式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尤为重要。而一旦做出选择,师生将和以往不同。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