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炼字”艺术探究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甚至达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西方文艺理论家贺拉斯也曾说:“在安排字句時,要考究,要小心,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尽善尽美。”[1]锤炼语言、遣词造句是中外文学家的一致追求。阿城就是一位十分讲究炼字艺术的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以及小说散文集《遍地风流》等作品,在炼字方面造诣颇深。《遍地风流》中的短篇小说《溜索》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初读此文,平淡无奇,语言枯燥无味;反复读之,渐渐读出一些韵味,如同苏轼评论陶渊明诗歌时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例如,作者描写瘦小汉子借溜索飞身渡江时说:“嗖地一下小过去”,“小”字本身作为形容词,再普通不过了,但用在此处,又倍觉新奇。教材的旁批也捕捉到这个字,提醒学生要“想象溜索的画面,体会‘小’字的精妙”。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语也要求“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笔者以“小”字品析为例,以“小”见大,进一步分析《溜索》的“炼字”艺术。
  首先,作者善于改变词语的固有词性,以达到相应的表达效果。“单音词的频繁使用,屡屡把单音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化,也使得小说的叙述在整体上给人以紧促感,像一只握住的拳头。阿城小说在用词上的另一特色,是把一些常用词用得十分新鲜,或者说,是把一些常用词用得极不寻常,让人觉得是第一次读到这个词。”[2]正如这个“小”字,原本是形容词,在“嗖地一下小过去”一句中“小”又带有动词的特征。“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以及“首领眼睛细成一条缝”中的“长”“细”也是这种情况。这一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耳熟能详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都是刻意改变词语的固有词性,以实现相应的表达效果。
  另外,此处的“小”不仅仅是瘦小汉子的身影因远去而变小,更重要的是在“我”的意识中其身影一下子变小,即“小”不仅是普通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且还是特殊的意动用法。这一点在古代诗歌中也很常见。例如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中的“小”又是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化用过来的。也就是说,活用词性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一种情绪、意念、感觉、心理,这在阿城的其他小说中也是很常见的。例如《树王》开头写知青到了农场,肖疙瘩被叫人过来欢迎“我们”:“于是走出一个矮汉子,把笑容硬在脸上”[3],“硬”原本是形容词,“硬在脸上”写出了人物似笑非笑、勉强挤出笑容的尴尬表情。写夏天的晚上月亮升起“月亮已从山上升起,淡着半边,照在场上,很亮”[4]中的“淡”字,也是将形容词动词化,从而写出了人物切身的感觉。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到底是形容词还是动词呢?其实完全用不着细分。显然,二者均存的多元性更能保存美感经验的完全,更能使我们迹近浑然不分主客的存在现象本身,更能准确地表达一种真实的印象和感受。”[5]确实如此,对于阿城的小说语言,不能进行生硬的语法分析,而要透过词性的变化,把握事物的质感和人物的感受。
  其次,“小”字凸显了小说语言的质感。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6]这就是“陌生化”的观点。文学作品的“陌生化”效果的产生,主要靠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是直接指向外界事物的,作家常常用形容词、成语或修辞手法等,力争在语言表达的对象和外界的实际事物之间建立一种真实感、相似感,这就是常说的“形象化”。
  阿城写小说,当然也离不开成语、形容词,只是尽量减少这些词语的使用,力图避免语言和事物的质感被遮蔽。例如“嗖地一下小过去”一句,要形容瘦小汉子用溜索过江的动作与速度,汉语中的词语可以说是不计其数,阿城偏偏选用了一个最普通最平常的字眼——“小”,但恰恰是这个“小”字,把瘦小汉子过溜索时的迅疾以及镇定从容写出来了。有评论者指出:“最普通的字眼也就是最富有质感的字眼,它能够把我们重新带入到对事物的最原初的感觉,从而产生无限的生发性。阿城可谓深得其中的真谛,用最普通的字眼描绘事物的原初质感成为阿城的美学追求。”[7]试想一下,如果作者用“迅疾”“飞快”“迅雷不及掩耳”等修饰语,这些形容词或修饰语会把读者的关注点转移到词语本身的含义上,读到“迅疾”,我们不会再去关注词语描写的对象,而会把注意力放在“迅疾”本身的含义上,这样的话,事物的质感就没有直接呈现给读者。再比如,“鲜艳的旗帜”和“鲜红的旗帜”,前者把人的思维引向抽象,后者则呈现出“红色”的具体质感。
  作者对“小”字也情有独钟。接下来又连续两次用到了这个字,即“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与“小”字类似的还有“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长”字看似平常,其实写出了绳子不断被拉长的具体状态。再比如写溜索:“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一个“扯”字,把静止的溜索动态化了,而且不是普通的动作,而是展现了一种巨力、猛力。“扯”字还出现在“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一句中,此处的“扯”字也凸显出了眼纹的质感,让人一下子就体会到了汉子饱经风霜的粗犷。
  最后,“小”字写出了故事中人物的感受,这种感受又转化为读者的阅读想象。“嗖地一下小过去”,与其说是从瘦小汉子的角度写其的动作,不如说似乎有一个观察者目不转睛地盯着瘦小汉子,瘦小汉子跳入溜索,其身影在观察者眼中一下子离去了,距离的增加使得那个身影一下子变小了。而读者自然也会跟随着观察者的目光,去想象瘦小汉子在溜索上的状态与动作,文字的视觉效果也就表现出来了。读者对“小”的体悟,自然也不局限于“小”字本身,而是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观影的真实的动态感。试想,如果换成其他动词,例如“嗖地一下射出去”或“嗖地一下弹出去”,这两个动词也能表现出瘦小汉子动作的迅速,但没有表现出瘦小汉子在观察者眼中的后续状态,没能够延长读者的艺术感受,因此艺术性不如“小”字。
  “阿城的笔似乎是一根魔杖,驾驭语言象玩着语言的魔术,再普通再平常的字,到了他的笔下,放到他的句子中,都能变幻出奇异的光彩。”[8]这种“奇异的光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真实自然地传达了人物以及读者的感受。再比如写首领的表情:“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写首领的眼睛用“细”字,也写出了眼睛在读者想象中的状态,达到了一种简约传神的效果。如果换成“眼睛眯成一条缝”,仅仅写出了一种动作,而没有表现出首领眼睛带给“我”的视觉印象。上文中“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中的“扯”字,实际上也是写出了“我”的感受。
  总之,阿城在小说创作时十分讲究“炼字”,普通平常的字眼,通过某种词性变化后,能够凸显事物的质感,能够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感受,进而强化读者的审美体验,达到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00.
  [2]王彬彬.阿城小说的修辞艺术[J].文学评论,2014(4):174.
  [3][4]阿城.阿城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37,38.
  [5]苏丁,仲呈祥.论阿城的美学追求[J].文学评论,1985(6):59.
  [6][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6.
  [7]王彩萍.阿城:语言节制与汉语写作之美——儒家美学对当代作家影响的个案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
  [8]邓杰,柳宏.神奇·腐朽·神奇——试论阿城小说的语言艺术[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36.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酝酿两年才完成的一封回信。学界多有考证,大致认定为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初,任安给时任中书令的司马迁写信,期待司马迁借助“为中书令,尊宠任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的机遇,“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之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巫蛊案,任安受牵连,论罪腰斩,又托人传语司马迁,提到之前“推贤进士”之寄托,冀望司马迁搭救自己。司马迁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下半年,也就是任
期刊
每年高考过后,第一时间受到关注的就是作文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感觉作文很神秘。2020年高考之后,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大家议论的还是作文。我们不妨掀起其“盖头”,看一看其有哪些特点,对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有哪些启示。  在主题内容方面,202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一是反映时代特征,引导广大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祖国同呼吸,与人类同命运。例如,全国卷Ⅱ、全国新高考卷Ⅰ都运用了抗击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综合性学习”模块,这些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利用好这些综合性学习模块,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策略来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策略  首先,钻研教材。新课标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启迪学生智慧”。因此教师首先要
期刊
《儒林外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的书目之一,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儒生群体,出场人物近百位。作者吴敬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仕途沉浮、人生境遇和精神风貌等。与《水浒传》等其他章回体小说不同的是,《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全书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这就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逻辑架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文化内蕴等方面很难深入理解。好在学生之前学习了
期刊
一、纪实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有计划、有策略、有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书册的文本特质及学情是设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语文核心素养是设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据此,笔者将《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积累:积累纪实文学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将领和普通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及其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了解并学习红军战士的优秀革
期刊
从小学起,很多学生学习中接受现成观念过多,作文能力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被“灌”多了,观察和思考的意识淡薄,笔下很难有新意。我注意到,即使学生作文中有一些个人的观察,也往往停留在照相式的记述上,缺乏深入思考,多一步也不肯走或是不敢走。  有一次看到学生作文某处一笔带过,我感到可惜,顺手在旁边批了一句“这里可以展开”。学生说:“我从来就不知道怎样‘展开’。”我想了一下,这个真是可以教、也该教一教的。和
期刊
去年五月,笔者借班上课,给八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课。笔者提前布置了适当的预习作业:收集关于“和”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故事,前三者要了解意思;理解文中关于“和”的名句(共八处);将学生分组,选出主持人、教练、记录员和发言人。布置这些课前作业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前对“和”的相关概念、话题有一定的了解,便于课上根据分组展开有效的讨论活动,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笔者计划实
期刊
一、导入热身:回顾旧知,启迪新学  传记我们并不陌生,七年级下学期我们通过传记认识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鲁迅的学生萧红女士。传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先回顾《邓稼先》片段。  学习单补充材料: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
期刊
确定一对字或一组字是否为异体字,最主要的应看它们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例如“喻”和“谕”在先秦兩汉时音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代用。在表示“晓喻”义的时候,既可以说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又可以说成“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史记·高祖本纪》);在表示“比喻”义的时候,既可以说成“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又可以说成“谊追伤之,因以自谕”(《汉
期刊
李洱是当代一名优秀的作家。他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关东文学》1987年12期上的《福音》。截至2020年,李洱已经是一位文坛出道三十三年的作家了。他创作了《导师死了》《遗忘》《午后的诗学》等优秀中短篇作品,也贡献了《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优秀长篇小说作品。其中的《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更是帮助李洱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位置。然而,2006年以后,李洱的创作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空白期,除了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