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策略在纪实作品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纪实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有计划、有策略、有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书册的文本特质及学情是设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语文核心素养是设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据此,笔者将《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积累:积累纪实文学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将领和普通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及其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了解并学习红军战士的优秀革命传统。
  《红星照耀中国》由斯诺根据1936年其在苏区采访红军战士及苏区百姓的第一手资料整理、撰写而成,因此学生首先需要了解1936年前后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消除与文本的隔膜,跨越生活和阅历的局限,真正进入文本。
  2.阅读提升:熟练运用精读、略读、批注、对比联读等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分析鉴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袖形象;感受斯诺在作品中真实、客观的表达方式;体会斯诺在字里行间流露的主观情感倾向。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许多人往往对人物的解读与定位偏于一端,甚至以猎奇的心态过多地关注红军领袖的逸闻趣事,缺少对红军领袖从真实的、完整的“人”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失完整。只有细读文本,通过对比联读等方法,学生才能从真实的“人”的角度重新认识红军领袖。
  3.写作锻炼:准确表述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主题探究活动中形成的观点;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通过简明的书面文字写作,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就由浅层的、碎片化的、混乱的理解转入深入的、整合的、有逻辑的思考。
  4.思维拓展:提高问题探究能力——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清事实和评论,在了解客观事实和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考,并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独立思辨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纪实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整合理解
  整合理解包括整合信息和理解概念。
  1.整合信息
  纪实文学“一般都是对重大题材(人物或事件)的首次报道,既具有题材的开拓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阅读纪实文学首先要了解文本“写了什么”,包括了解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基本反应。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抓住关键信息。此时,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整合繁杂的信息,以期对文本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如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梳理整合的任务。
  (1)请你简述埃德加·斯诺首次中国行的时间和路线。
  (2)完成表1,为重要人物建立档案袋。


  (3)南京国民政府对红军共进行了五次“围剿”,请你完成表2。


  (4)請你根据本章内容,画出红军长征路线简图,标注出重要地点和时间。(可参考《长征》下册附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进入中国苏区进行采访后整理采访稿而成的纪实作品,因此梳理斯诺中国行的时间和路线,对学生了解斯诺在苏区的经历以及之后对苏区态度的转变大有益处。而建立重要人物的档案袋,是为学生深入了解红军领袖的人格品质和革命精神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整理南京国民政府对红军的五次“围剿”,目的在于一方面了解长征的前因,另一方面了解国统区为除掉红军而进行的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理解红军战士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原因。整理长征路线图,一方面将篇幅较大的内容整合成一幅画面,图文互解帮助学生理解长征的艰难,进而理解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
  2.理解概念
  纪实文学的纪实精神、对问题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而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新的理解。因此,在阅读纪实文学的过程中,除了涉猎“故事”层面的基本信息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其中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术语和概念。但是,在阅读纪实文学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兴趣不足等原因,常常忽略这些方面,非但不能理解纪实文学的阅读价值,还会养成阅读只注重“皮毛”的浅阅读习惯。因此,教师需要设置“概念理解”的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背后的意义。如在《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概念。
  (1)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中,最受农民好评的一项是“重新分配土地”。请你结合《苏维埃社会》一章中的相关文本,简介共产党的“土地分配政策”,并说说这一政策的优点。
  (2)请你结合文本,谈谈如何理解“共产党(在苏区)的宣传已造成普遍的影响”。
  (3)如何理解“中国的阶级战争”?作者为何要介绍“阶级战争”?
  以上三个问题看似只关乎“土地”“文化”“政治”,但是细究之后会发现,理解了苏区的“土地政策”,就能理解红军为何能赢得人民的支持;理解了红军的文化宣传政策,就能理解红军为何在西北农村能够造成广泛深远的影响;理解了作者介绍的“阶级战争”的深意,就理解了当时红区的真实情况,即国民党对红军及支持苏军的百姓的血腥杀戮。这三个问题看似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不大,却是深入理解红军为何是人民的军队,红军为何能够深入百姓的关键。因此,理解专业术语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纪实文学内涵的重要策略。   (二)探究虚实
  阅读纪实文学,除了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更要理解作品是“怎么写”的。纪实文学的核心是“真”,只有保证纪实文学的“事真”和“理真”,才能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并实现最大的阅读价值。但是,就像纪实文学这个说法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一样,纪实所要求的“真实”,与文学所要求的“虚构”,形成了一种反差。基于此,在纪实文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真实”与“虚构”,通过文体特点感受这本经典著作的魅力。
  如在《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设置以下任务。
  (1)为了揭秘当时世界上最神秘的中国苏区,斯诺在作品中通过哪些手法让人们相信他叙述的内容是真实的?
  (2)《红星照耀中国》与《长征》中都介绍了飞夺泸定桥等红军在长征中的经历,请你比较阅读相关片段,联系作者、采访对象的不同身份,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首先,这是斯诺历经千难万险深入中国腹地,通过大量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斯诺在序言中强调:“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类似的陈述在文中出现多次,斯诺的这些主观强调,反复提醒读者自己的观察和文字是真实客观的。其次,斯诺运用复现的手法,通过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以及信件、文件等数据,增加可信性。再次,斯诺在介绍红军伟人时不隐恶,不为伟人讳,如毛泽东的“粗俗”、彭德怀“无法抑制的暴脾气”、朱德“曾经有过吸鸦片的恶习”等等,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
  学生通过比较联读《长征》与《红星照耀中国》同是描写飞夺泸定桥的片段,一方面可以深入体会在真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和虚构,另一方面借由不同作者对同一史实的记录,可以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在纪实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两个语段的内容都是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史实,且两位作者都加入了基于真实的合理想象,如增加红军战士在枪炮下的表现以及川军的心理来凸显红军冲锋队英勇善战、舍生忘死的品质。但是在细节方面,如参加飞夺泸定桥的人数、红军的装备、飞夺泸定桥时的冲锋队牺牲人数、川军的反应等方面却略有差异。联系两位作者的身份,王树增先生本身就是军旅作家,在情感上自然更贴近红军战士,因此在加入虚构时对红军战士的描写更显夸张。而斯诺本人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受访对象的回答,比较贴合实际。此外,两位作者选择的采访对象也决定了内容的真实程度。斯诺在红军结束长征的当年采访参加长征的战士,而王树增先生是在几十年后采访当年的政委。斯诺的采访距离飞夺泸定桥的时间较近,因此某些细节相对较为真实;而王树增的采访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较远,且采访对象年事已高,因此可能给人失真的感受。
  (三)阐释观点
  纪实文学虽然是叙事性文学,但是也常常采用直接表现的手法直抒胸臆、发表议论。阅读纪实文学,要摒弃猎奇式的浅层阅读,不能拘囿于史实的“故事”层面,而是要关注作者基于纷繁复杂的事实而提出的对于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因为这些议论“是揭示现象之本质的重要笔墨,是读者在乱象丛生之中迫切需要的认识”[1]。但是,读者应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作者的观点?全盘否定及全部接受都是不理智的。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意见可以是支持也可以是否定,但无论是支持还是否定,都应该基于事实的分析,而非为了标新立异的摇旗呐喊,或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
  如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作者的观点。
  (1)根据林伯渠的介绍,苏维埃经济的“最大收入”,来自“对剥削阶级狠狠地收税,没收他们的剩余现款和物资”。埃德加·斯诺提出“没收”,“指的是一般所说的抢劫吧?”,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请你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2)“共产党认为,国民党进攻苏区妨碍中国人民实现他们要驱逐日本人的‘民族解放’的使命,国民党自己不愿保卫祖国,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破产。国民党说,共产党企图推翻政府,才使他们不能抗日,而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继续在内地采取‘赤匪’行径,妨碍了国内改革的实现”。你如何理解斯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3)斯诺对中国社会革命的结论是:“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起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而且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请你结合文本及相关史实论证斯诺的观点。
  理解(1)(2)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即在理解对方观点之前,必须要理解对方的身份及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问中斯诺的观点可以说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核心观点,即斯诺认为红军最后必然会取得胜利。斯诺的观点得到了现实的验证,这个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观点,在当时的提出可以说是石破天惊。教师通過让学生联系史实,除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更让学生理解经典的纪实文学需要作者具有劈开迷雾见真相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四)学以致用
  纪实文学的新闻特点,使得它能在出版时造成轰动的效果,也使得它的价值很难突破特定时限。但是经典的纪实文学能够突破这个局限,让我们通过阅读过去的历史观照当下,从而汲取能量。因此,纪实文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阅读与当下距离较远的纪实作品的意义,让他们获得思想启迪。
  如在《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中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1)有人说这本书是八十多年前的新闻报道,已经过时很久了,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2)今年是作者埃德加·斯诺115周年诞辰,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他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作为记者的他对真实的追求。
  以上两个问题,以输出带动输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阅读体验,将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如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命运而浴血奋战的过程中汲取精神营养,对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究真理的勇气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仅深化了对纪实文本的理解,也将经典纪实作品的内涵内化到学生心里。
  参考文献:
  [1]吴效刚.论纪实文学的文体规范[J].江苏社会科学,2012(05):170.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学)
其他文献
如何由《昆明的雨》的教学引起学生对汪曾祺的系列文章的阅读兴趣?如何以这一篇散文的品读带领学生读出汪文的真滋味?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深受李凤老师“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启发,质疑引疑,启思进思,于学生的情思迷惑处设问,引导他们渐进至文本深处。  一、题文对照生疑,感受独特韵味  文章题为“昆明的雨”,而直接写雨的文字只有一节,这是学生初读课文最易生发疑惑的地方。教学可以由此起步,既能抓住关键句予以前后勾连
期刊
师:早读课大家已经熟读了《诗经·卫风》中的《氓》,自学了课下注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故事,赏析故事中的女子。首先我来考考大家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1: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本诗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这位女子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心中的悲愤伤感之情。  师:从何得知?  生1:课下注释。  师:非常好!预习很充分。课下注释
期刊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美好愿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勤勉认真,平時善学好问,勤于动脑,这些都有助于教师尽快走进孩子的心灵,也有助于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过,优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还要不断发掘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所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另外,教师应有探索的勇气,努力向科研型教师发展,丰富知识,增强底蕴,提高素质。  “常记溪亭日暮,
期刊
整本书阅读一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早在1923年叶圣陶等人负责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就规定了古典小说、诗词及散文的阅读书目,并且明确了阅读的数量及类型。此后,整本书阅读经过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进入新时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形式规定了学习目标及内容,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或
期刊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细致描摹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雕刻者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赞美。作者在具体介绍“核舟”的时候,运用了一些方位名词,如“左”“右”,以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总计下来,《核舟记》全文共出现12个“左”字与13个“右”字。  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我们一般说“左右”而不说“右左”,如文中“左右各四,共八扇
期刊
统编教材阅读课文每单元大约四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自读”课文每单元一般是一篇,少数是两篇。这里笔者将每单元有两篇自读课文的给个称谓,分别叫“第一篇自读课文”和“第二篇自读课文”。第二篇自读课文和第一篇自读课文在编排上是有区别的,细微的差别显示出编者对阅读的不同要求。细数下来,初中六册教材共有十三个单元安排了两篇自读课文,笔者以《梦回繁华》为例,试着探索这类自读课文的教学范式,以充分发挥第
期刊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酝酿两年才完成的一封回信。学界多有考证,大致认定为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初,任安给时任中书令的司马迁写信,期待司马迁借助“为中书令,尊宠任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的机遇,“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之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巫蛊案,任安受牵连,论罪腰斩,又托人传语司马迁,提到之前“推贤进士”之寄托,冀望司马迁搭救自己。司马迁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下半年,也就是任
期刊
每年高考过后,第一时间受到关注的就是作文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感觉作文很神秘。2020年高考之后,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大家议论的还是作文。我们不妨掀起其“盖头”,看一看其有哪些特点,对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有哪些启示。  在主题内容方面,202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一是反映时代特征,引导广大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祖国同呼吸,与人类同命运。例如,全国卷Ⅱ、全国新高考卷Ⅰ都运用了抗击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综合性学习”模块,这些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利用好这些综合性学习模块,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策略来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策略  首先,钻研教材。新课标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启迪学生智慧”。因此教师首先要
期刊
《儒林外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的书目之一,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儒生群体,出场人物近百位。作者吴敬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仕途沉浮、人生境遇和精神风貌等。与《水浒传》等其他章回体小说不同的是,《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全书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这就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逻辑架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文化内蕴等方面很难深入理解。好在学生之前学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