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我们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法知识讲解,教师用在文化授课的时间极其有限,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的改变在上课中不厌其烦,字典搬家的讲授方式,而要尽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从全新的方面感受英语,将文化培养与知识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lo/hi/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教师可以在任何时机,包括课本上出现的和课堂用语中,以及在组织课上学生讨论中,强调学生对这些词语的使用,用一个渐进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如日常打招呼,人际称呼,寒暄,赞扬与祝贺,道别,比喻及社会礼节等方面,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
[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1).
[4]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作者:王蕊,系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语用与文化,现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助教;刘贵军,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教师。)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的改变在上课中不厌其烦,字典搬家的讲授方式,而要尽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从全新的方面感受英语,将文化培养与知识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lo/hi/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教师可以在任何时机,包括课本上出现的和课堂用语中,以及在组织课上学生讨论中,强调学生对这些词语的使用,用一个渐进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如日常打招呼,人际称呼,寒暄,赞扬与祝贺,道别,比喻及社会礼节等方面,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
[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1).
[4]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作者:王蕊,系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语用与文化,现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助教;刘贵军,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