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方面优势:一、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其表现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间的这种情感转移,以它突出的艺术美感,将各种知识以大量丰富逼真的文字、图形、图像、连续的动画及声音辅助的方法表现出来,使其进入形象的世界,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效益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度狭窄、知识应用能力差、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让学生们在一个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们学习更加轻松、愉快,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一、表现手法多样化
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其表现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大家都知道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由于学生对实验操作认识的局限, 以及视觉观察的限制,会造成操作不当,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促进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好的完成操作过程。例如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方向、磁感应线的方向和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间的关系,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能较好的帮助学生,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用讲解和挂图的效果就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直观、形象。又如照相机中快门及光圈作用的教学,语言的讲解及教学挂图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用视频展示仪显示的效果好。当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其达到更佳的效果。再如,学生课堂练习,传统的方法是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练习,但座位上的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做而是看别人做,这样实际上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而使用了视频展示台之后,就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达到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方法来表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顺利完成认知目标的实现。
二、处理手法形象化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共同作用的一种认识过程,而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发生必然伴随着情感过程的产生,情感过程的升华必然伴随着认识过程的完成。
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经常有水银洒落,水银又有毒,对人体有害,因此现在课标要求不让课堂上演示。但不演示学生对其印象不深,理解不透彻。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达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又如,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的教学,因为这部分课程标准上列为选学内容,往往就略去不讲, 即使讲,也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的动态工作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 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即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还有部分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操作的步骤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不容易全面观察清楚,也可在演示实验后再利用多媒体反复模拟演示,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如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虽然实验的效果很好,学生大部分都能得出三条重要规律,但往往对其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和像距都变小;物距变小,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规律理解不深。如果在实验的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既可以演示三条重要规律,有可将上述的成实像的规律及成虚像时“凸透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凸透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的规律,而且可以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从而突破这一光学教学的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转变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这就是师生情感上的“共振”,发生了师生情感的转移,成功的教学就是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间的这种情感转移,以它突出的艺术美感,将各种知识以大量丰富逼真的文字、图形、图像、连续的动画及声音辅助的方法表现出来,使其进入形象的世界,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
21世纪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物理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但在教学实际工作要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谐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益。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效益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度狭窄、知识应用能力差、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让学生们在一个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们学习更加轻松、愉快,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一、表现手法多样化
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其表现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大家都知道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由于学生对实验操作认识的局限, 以及视觉观察的限制,会造成操作不当,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促进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好的完成操作过程。例如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方向、磁感应线的方向和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间的关系,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能较好的帮助学生,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用讲解和挂图的效果就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直观、形象。又如照相机中快门及光圈作用的教学,语言的讲解及教学挂图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用视频展示仪显示的效果好。当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其达到更佳的效果。再如,学生课堂练习,传统的方法是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练习,但座位上的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做而是看别人做,这样实际上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而使用了视频展示台之后,就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达到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方法来表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顺利完成认知目标的实现。
二、处理手法形象化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共同作用的一种认识过程,而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发生必然伴随着情感过程的产生,情感过程的升华必然伴随着认识过程的完成。
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经常有水银洒落,水银又有毒,对人体有害,因此现在课标要求不让课堂上演示。但不演示学生对其印象不深,理解不透彻。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达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又如,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的教学,因为这部分课程标准上列为选学内容,往往就略去不讲, 即使讲,也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的动态工作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 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即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还有部分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操作的步骤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不容易全面观察清楚,也可在演示实验后再利用多媒体反复模拟演示,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如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虽然实验的效果很好,学生大部分都能得出三条重要规律,但往往对其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和像距都变小;物距变小,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规律理解不深。如果在实验的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既可以演示三条重要规律,有可将上述的成实像的规律及成虚像时“凸透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凸透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的规律,而且可以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从而突破这一光学教学的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转变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这就是师生情感上的“共振”,发生了师生情感的转移,成功的教学就是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间的这种情感转移,以它突出的艺术美感,将各种知识以大量丰富逼真的文字、图形、图像、连续的动画及声音辅助的方法表现出来,使其进入形象的世界,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
21世纪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物理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但在教学实际工作要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谐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益。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