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例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并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术期护理。 结果 术后1例早产儿因肺本身发育不良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于术后第3天死亡。存活5例,其中2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及持续呼吸机治疗痊愈。5例出院后随访8~34个月,生长发育及肺发育良好。 结论 新生儿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储备能力差,再加上膈疝导致的严重缺氧,手术死亡率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和严密监护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51-03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期膈肌发育不全,部分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发育和肺膨胀不全,出生后以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科危急重症。据报道,在新生儿期的发病率为1/1000~1/3000,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诊手术还纳腹腔脏器,修补缺损膈肌,恢复肺功能是抢救治疗先天性膈疝患儿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1]。本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例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新生儿,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72h。早产儿2例,足月儿4例。均为第一胎,顺产1例,剖宫产5例。均有极度呼吸困难、三凹征和紫绀等呼吸系统临床表现。2例出现精神萎靡,4例啼哭不止,2例呕吐,1例腹胀。6例患儿经X线和B超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膈疝,均为左侧膈疝。
1.2 治疗方法
入院时查动脉血气分析均存在严重低氧血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补充血容量、纠正内环境紊乱等短期术前准备后,急诊在全麻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仔细检查腹腔脏器无坏死后,顺序还纳腹腔脏器,涤纶补片修补缺损膈肌,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关胸。术后行持续胃肠减压、呼吸机辅助呼吸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2 结果
术后1例早产儿因肺本身发育不良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于术后第3天死亡。存活5例,其中2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及持续呼吸机治疗痊愈。5例出院后随访8~34个月,生长发育及肺发育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改善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先天性膈疝患儿由于心脏和肺被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所压迫,所以出生后均有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和缺氧表现,轻者应酌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者应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当需要用面罩加压给氧时,应先留置胃管,避免球囊加压通气引起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时应果断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并充分镇静以避免人机对抗所致氧耗增加,抬高床头,头高足低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空间,以利于肺复张。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肩下垫枕,避免气管弯曲,勤翻身拍背和吸痰。吸痰时应控制负压,以免损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早产儿应控制在70cm H2O以下,足月儿应控制在100cm H2O以下。应用温床保暖,保持体温在36.5~37.2℃间。各项操作尽量轻柔,绝对无菌,避免感染。有肺部感染者应行积极的抗炎治疗。
3.1.2 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 患儿入院时即绝对禁食水,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引起和窒息,患儿头应偏向一侧。留置鼻胃管并行负压吸引,必要时抽取胃液,减轻胃肠胀气对肺的压迫。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并记录,如引流液的颜色变为鲜红色或咖啡色时,应高度警惕胃肠坏死可能并及时手术治疗。
3.1.3 观察一般状态和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患儿神志、精神状态及反应程度,触摸四肢皮肤温度,观察末梢循环灌注情况,触摸皮肤弹性度,了解有无脱水。及时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和呼吸频率,及有无三凹征发生。视诊双侧胸廓起伏和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有无腹胀发生,听诊肠鸣音,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应给予开塞露灌肠。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h出入量,维持内环境平衡。
3.1.4 营养支持 正确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应用全静脉高营养,补足代谢及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纠正负氮平衡。必要时给予新鲜全血、红细胞、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纠正患儿贫血和增强抵抗力。补足液体量,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容量负荷过多而引起心衰。
3.2 术后护理
3.2.1 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 由于胎儿期间肺组织受压迫,导致肺发育不全,患儿出生后肺功能降低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缺氧。由于气管插管及吸痰等侵入性操作的进行,增加了患儿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各项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查血气分析、监测内环境,警惕患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时做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本组1例早产儿因肺本身发育不良,术后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而于术后第3天死亡。
新生儿的肺储备能力和缺氧耐受性差,即使很小量的气胸也可能导致死亡。新生儿胸壁薄,呼吸音传导性好,单靠听诊很容易漏诊气胸,尤其是对侧气胸。当患儿气道峰压明显升高及拔出气管插管后有三凹征及缺氧表现者,应高度怀疑气胸存在,及时行X线检查并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积气,促进肺复张。
3.2.2 体位护理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抬高床头30°,拔出气管插管后抬高床头60°。可使腹腔脏器下移,增加膈的活动度,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还可减轻疼痛及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
3.2.3 胃管护理 行膈肌修补术时,需将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还纳入腹腔,增加腹压;部分患儿可能发生嵌顿疝需切除部分腹腔脏器;所以患儿术后均有腹胀发生。为降低腹压,减轻腹胀,本组患儿术后均予禁食水,行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期间,负压引流盒应低于床头,保持胃管通畅,并观察胃液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妥善约束患儿,并向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避免患儿牵拉导管。重视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避免口腔感染。观察腹胀减轻及肠鸣音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饮食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尽量母乳喂养。首先经胃管注入少量温水,如无呕吐和腹胀发生,可逐渐过渡加量。如吸吮无力,应保留胃管,经胃管注入。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如便隐血试验阳性应继续禁食水。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51-03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期膈肌发育不全,部分腹腔脏器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发育和肺膨胀不全,出生后以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科危急重症。据报道,在新生儿期的发病率为1/1000~1/3000,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诊手术还纳腹腔脏器,修补缺损膈肌,恢复肺功能是抢救治疗先天性膈疝患儿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1]。本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例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新生儿,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72h。早产儿2例,足月儿4例。均为第一胎,顺产1例,剖宫产5例。均有极度呼吸困难、三凹征和紫绀等呼吸系统临床表现。2例出现精神萎靡,4例啼哭不止,2例呕吐,1例腹胀。6例患儿经X线和B超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膈疝,均为左侧膈疝。
1.2 治疗方法
入院时查动脉血气分析均存在严重低氧血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补充血容量、纠正内环境紊乱等短期术前准备后,急诊在全麻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仔细检查腹腔脏器无坏死后,顺序还纳腹腔脏器,涤纶补片修补缺损膈肌,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关胸。术后行持续胃肠减压、呼吸机辅助呼吸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2 结果
术后1例早产儿因肺本身发育不良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于术后第3天死亡。存活5例,其中2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及持续呼吸机治疗痊愈。5例出院后随访8~34个月,生长发育及肺发育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改善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先天性膈疝患儿由于心脏和肺被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所压迫,所以出生后均有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和缺氧表现,轻者应酌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者应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当需要用面罩加压给氧时,应先留置胃管,避免球囊加压通气引起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时应果断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并充分镇静以避免人机对抗所致氧耗增加,抬高床头,头高足低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空间,以利于肺复张。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肩下垫枕,避免气管弯曲,勤翻身拍背和吸痰。吸痰时应控制负压,以免损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早产儿应控制在70cm H2O以下,足月儿应控制在100cm H2O以下。应用温床保暖,保持体温在36.5~37.2℃间。各项操作尽量轻柔,绝对无菌,避免感染。有肺部感染者应行积极的抗炎治疗。
3.1.2 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 患儿入院时即绝对禁食水,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引起和窒息,患儿头应偏向一侧。留置鼻胃管并行负压吸引,必要时抽取胃液,减轻胃肠胀气对肺的压迫。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并记录,如引流液的颜色变为鲜红色或咖啡色时,应高度警惕胃肠坏死可能并及时手术治疗。
3.1.3 观察一般状态和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患儿神志、精神状态及反应程度,触摸四肢皮肤温度,观察末梢循环灌注情况,触摸皮肤弹性度,了解有无脱水。及时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和呼吸频率,及有无三凹征发生。视诊双侧胸廓起伏和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有无腹胀发生,听诊肠鸣音,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应给予开塞露灌肠。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h出入量,维持内环境平衡。
3.1.4 营养支持 正确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应用全静脉高营养,补足代谢及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纠正负氮平衡。必要时给予新鲜全血、红细胞、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纠正患儿贫血和增强抵抗力。补足液体量,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容量负荷过多而引起心衰。
3.2 术后护理
3.2.1 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 由于胎儿期间肺组织受压迫,导致肺发育不全,患儿出生后肺功能降低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缺氧。由于气管插管及吸痰等侵入性操作的进行,增加了患儿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各项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查血气分析、监测内环境,警惕患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时做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本组1例早产儿因肺本身发育不良,术后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而于术后第3天死亡。
新生儿的肺储备能力和缺氧耐受性差,即使很小量的气胸也可能导致死亡。新生儿胸壁薄,呼吸音传导性好,单靠听诊很容易漏诊气胸,尤其是对侧气胸。当患儿气道峰压明显升高及拔出气管插管后有三凹征及缺氧表现者,应高度怀疑气胸存在,及时行X线检查并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积气,促进肺复张。
3.2.2 体位护理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抬高床头30°,拔出气管插管后抬高床头60°。可使腹腔脏器下移,增加膈的活动度,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还可减轻疼痛及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
3.2.3 胃管护理 行膈肌修补术时,需将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还纳入腹腔,增加腹压;部分患儿可能发生嵌顿疝需切除部分腹腔脏器;所以患儿术后均有腹胀发生。为降低腹压,减轻腹胀,本组患儿术后均予禁食水,行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期间,负压引流盒应低于床头,保持胃管通畅,并观察胃液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妥善约束患儿,并向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避免患儿牵拉导管。重视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避免口腔感染。观察腹胀减轻及肠鸣音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饮食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尽量母乳喂养。首先经胃管注入少量温水,如无呕吐和腹胀发生,可逐渐过渡加量。如吸吮无力,应保留胃管,经胃管注入。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如便隐血试验阳性应继续禁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