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应当突出市场需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强调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职教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一、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因培养目标的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是有不同侧重的。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是2+2+X模式,即电工基础与电子线路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电工技能综合训练与电子技能综合训练两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X是一些专门化的课程。课程一般按学科系统设置,需加强融合性。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坚持贯彻执行“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模块性原则。为了适应学习者终身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使学习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些需求,就要求开发模块性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1)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基础。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核心课模块:根据电子专业相关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重组、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作具体化的设计与开发。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后应取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专业拓展课模块: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技能为目的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专业拓展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礼仪道德等职业素养。可以采取聘请企业专家讲座、体验式授课、角色扮演等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2.基础性原则。课程设置中,要分清“不变”与“变”的关系,要求抓住专业核心课程,即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操作、电子产品装调技术共四门课程,以及专业教学的核心训练项目,即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电子装配与调试技术。
  3.真实性原则。课程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都发生根本性转变。学习环境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实训过程要尽量符合产品生产过程、工艺规范及品质要求。项目课程开发必须以企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载体,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或活动过程相一致。
  三、积极探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1.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要积极推进课程结构设置的改革,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2.用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本质是建立课程模型。原来的“供给驱动”型的中职教育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与经济发展同步和职业教育动态变化相适应的课程模式,而课程模式的体现主要方式是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材体系依据教学模块分块建立,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每一教学模块的教学任务,然后确定各教学模块的课程设置。文化基础模块以学科为单元形成课程体系。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胜任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中级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确定教学知识点、技能点和考核点,并组合这些点形成单元课程。
  3.重视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课程一般包含多个可转换、可拓展的岗位群,如电子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等,甚至于可拓展到如强电方面的维修电工等,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必须有较大的专业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与界定课程内容时,注意文化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等原有课程体系对专业的针对性。
  4.重视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中将专业理论内容与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全面推进“基于工作岗位、项目引导、真实环境训练、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贯彻“理实一体化”的课改理念,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配合,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辅导。教学内容以电子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成若干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知识性学习和技能训练等内容,形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鲍秀斌.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05):25-27.
其他文献
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肖浩辉研究员,年过七旬,仍集中数年时间,专题研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创性的运用和发展”,即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注意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文词汇时有很多困难。即使教了构词法,学生仍难以掌握与应用。我们知道,构词法对提高英文单词的记忆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中国
2012年秋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行为,在关注“如何教”的同时更关注“如何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的有效设计和利用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现和培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发现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要善于创设活动过程,把学习的权利和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等多种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究,从中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刻苦探索精神。  一、创设操作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群体中存在着过度焦虑、自卑、从众和自傲等就业心理问题,这类心理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以健康稳定心态求职的步伐,成为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着手分析,就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多个层面作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市场化经济造成的负面
在有零元的幂等半环中定义了理想和正则同余,证明了所有理想和所有正则同余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该结果可以被用在quantale,剩余格,MV-代数和坡代数等一些代数系统的结构研
物理实验被誉为'工程师的奠基课'并已被建设成为我校首批优秀课程之一。但在人类即将拍打21世纪的大门之时,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清形势,发现问题,准确把握物理实验课
关州水电站为高水头、大容量的混流式水轮机机组,水轮机设计技术参数、结构件强度要求高。对水轮机转轮、转轮摩擦传递扭矩方式、转轮止漏装置、导叶传动机构、主轴下法兰对转
近几年来,我省各高校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对德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新形势下,尤其是从若干年后社会
在高考大军中,有一群人大家可能不甚了解,这就是高考体育特长生。他们的高考科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技能科目考试,另一部分是文化课考试。对于专业技能科目的训练,大部分学校从高一进校就开始抓了,也有一部分学校是在学生即将步入高三时才开始组队训练,后一种情况多见于农村学校。从高一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经验很多,而高三开始组队训练的比较少。就这一问题,我专门带了一次高考体育队,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