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禹正确的治水方法,体会治水过程的艰辛,感受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3、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知道禹是一位治水英雄,感受他身上的宝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大禹治水》。(指题,齊读)
2、看图猜词:洪水、灾难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给人们带来无数的——?)
3、泛滥的黄河水非常凶猛,让老百姓们痛苦极了,这就是治水的原因。
4、请同学们思考完成表格。鲧,他用了什么方法,洪水一来,人们就修筑大坝,反反复复了九年,仍然无果。
5、因此,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指名填表。
二、新授课文。
(一)1、同样是治水,可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只知道修坝挡水,不能解决水多的问题,因为修得再高,也会有被冲毁的时候,修得再牢固,也会有被冲垮的时候;而疏导却成功了,什么叫疏导,请找到文中的话回答。(出示第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禹带着百姓们一起疏通河道的情景,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很多人,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叫:千千万万。谁还能说AABB式的词(开火车);谁来读好这一句,指名读)
(2)凶猛的洪水,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征服,因此需要——千千万万;
开山劈河,疏通很多河道,需要——千千万万;
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必须治好洪水,所以“千千万万”。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
2、禹找到疏导的办法是吸取了谁的教训?什么样的教训?会吸取教训,从根源解决了洪水的问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说明禹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智慧。
3、再次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他的聪明和智慧。
(二)虽然有正确的治水办法,可是治水过程可没那么容易,禹足足治理了 ? 年。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按顺序找出你认为禹在治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铅笔画出来。
(1)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如果从同学们上一年级算起,等大家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这么久。(说明禹治水时间非常久。)
齐读第一句,读出时间之久,重读“十三年”。
(2)到处奔走,十三年间,只路过自己家门口三次。他都去做了什么?(看视频,说一说)
他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寻求最佳治水方案,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他跋山涉水、日夜苦干,他的脚常年浸泡在洪水里,脚后跟都烂了,他到处奔走,吃尽了千辛万苦,十三年间带着百姓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九条大河,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取得了胜利。(说明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3)在治水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禹第一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听到婴儿的啼哭,孩子出生了,可禹因为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儿子在妻子怀中向他招手,可正值工程紧张,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我们一起看(播放视频)
2、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是呀,为了大家,他自己的家都不进去,这就是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
心里虽然想家,却因为治水而不回家,这就是无私奉献!
3、你想夸一夸他吗?这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4、后来人们就用“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来形容像禹这样无私奉献的人。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像这样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人,社会上还有很多,比如,无惧生命安危的消防员、救死扶伤的医生、驻守边疆的战士、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作者不平凡的事情,保证社会的安宁,实现自身的价值。)
5、圈出表示数字的词,思考这些数字的作用。
我们体会到禹离开家乡的时间之久,治水的决心之大。这些数字更具体地体现出禹治水的辛苦。
再次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数字的魅力。
3、洪水终于退了,人们回到了这片洪水泛滥过的土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齐读。
4、还记得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吗,咱们对比来读一读。(师生合作)
6、因为大禹,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表达对他的爱戴和尊敬,后人都尊称他为“大禹”,(出示图片),建立了大禹像、修建了大禹庙,世世代代都记住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7、捧起书本,齐读课文,表达对大禹的爱戴!
三、复述故事,巩固练习。
1、像大禹这样用智慧战胜自然的故事,被世世代代传颂,你想说给别人听吗,我们试着看图说一说。
2、除了看图说故事,我们还可以根据提示来说故事,同桌互相说,课后去讲给更多的人听。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后人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优秀的神话故事。
五、作业布置。
1、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给家人听。
2、选读《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禹正确的治水方法,体会治水过程的艰辛,感受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3、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知道禹是一位治水英雄,感受他身上的宝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大禹治水》。(指题,齊读)
2、看图猜词:洪水、灾难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给人们带来无数的——?)
3、泛滥的黄河水非常凶猛,让老百姓们痛苦极了,这就是治水的原因。
4、请同学们思考完成表格。鲧,他用了什么方法,洪水一来,人们就修筑大坝,反反复复了九年,仍然无果。
5、因此,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指名填表。
二、新授课文。
(一)1、同样是治水,可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只知道修坝挡水,不能解决水多的问题,因为修得再高,也会有被冲毁的时候,修得再牢固,也会有被冲垮的时候;而疏导却成功了,什么叫疏导,请找到文中的话回答。(出示第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禹带着百姓们一起疏通河道的情景,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很多人,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叫:千千万万。谁还能说AABB式的词(开火车);谁来读好这一句,指名读)
(2)凶猛的洪水,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征服,因此需要——千千万万;
开山劈河,疏通很多河道,需要——千千万万;
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必须治好洪水,所以“千千万万”。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
2、禹找到疏导的办法是吸取了谁的教训?什么样的教训?会吸取教训,从根源解决了洪水的问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说明禹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智慧。
3、再次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他的聪明和智慧。
(二)虽然有正确的治水办法,可是治水过程可没那么容易,禹足足治理了 ? 年。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按顺序找出你认为禹在治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铅笔画出来。
(1)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如果从同学们上一年级算起,等大家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这么久。(说明禹治水时间非常久。)
齐读第一句,读出时间之久,重读“十三年”。
(2)到处奔走,十三年间,只路过自己家门口三次。他都去做了什么?(看视频,说一说)
他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寻求最佳治水方案,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他跋山涉水、日夜苦干,他的脚常年浸泡在洪水里,脚后跟都烂了,他到处奔走,吃尽了千辛万苦,十三年间带着百姓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九条大河,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取得了胜利。(说明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3)在治水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禹第一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听到婴儿的啼哭,孩子出生了,可禹因为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儿子在妻子怀中向他招手,可正值工程紧张,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我们一起看(播放视频)
2、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是呀,为了大家,他自己的家都不进去,这就是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
心里虽然想家,却因为治水而不回家,这就是无私奉献!
3、你想夸一夸他吗?这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4、后来人们就用“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来形容像禹这样无私奉献的人。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像这样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人,社会上还有很多,比如,无惧生命安危的消防员、救死扶伤的医生、驻守边疆的战士、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作者不平凡的事情,保证社会的安宁,实现自身的价值。)
5、圈出表示数字的词,思考这些数字的作用。
我们体会到禹离开家乡的时间之久,治水的决心之大。这些数字更具体地体现出禹治水的辛苦。
再次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数字的魅力。
3、洪水终于退了,人们回到了这片洪水泛滥过的土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齐读。
4、还记得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吗,咱们对比来读一读。(师生合作)
6、因为大禹,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表达对他的爱戴和尊敬,后人都尊称他为“大禹”,(出示图片),建立了大禹像、修建了大禹庙,世世代代都记住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7、捧起书本,齐读课文,表达对大禹的爱戴!
三、复述故事,巩固练习。
1、像大禹这样用智慧战胜自然的故事,被世世代代传颂,你想说给别人听吗,我们试着看图说一说。
2、除了看图说故事,我们还可以根据提示来说故事,同桌互相说,课后去讲给更多的人听。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后人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优秀的神话故事。
五、作业布置。
1、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给家人听。
2、选读《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