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大语文教师可探活涉度,改进课堂教学,不断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做出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文体知识的掌握,课文文本的感悟,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课堂。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如果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事实的确如此。纵观许多课堂,只要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法,课堂上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应怎样探活涉度,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活”及“层度”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导教”
“导学”,让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如教学人教版《画杨桃》一课,初读感知时,对于简单易懂的第一、十九自然段,我指名班内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起来读,而篇幅较长、难度稍大的二、十八自然段,则让程度稍好的学生起来朗读。相应地,文中人物对话部分,则由平时读书较好的学生完成。读课文是这样,理解感悟文本亦应如此。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参与意识增强,教学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熟谙教学内容的“活”及“梯度”
教学内容的活在于大胆的取舍和教材活用。一个训练组乃至一篇课文,知识点覆盖面广泛,对此我们没必要面面俱到逐一讲解,而应去伪存真,去枝留干。这样,就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训练学生的能力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读文,自由谈感受,然后让学生精读第八自然段,感悟艄公的高大形象,然后个性化朗读,加深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样,学生在一层层深入读书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渲染、积累,最后就能自然生成心中的“敬仰之情”。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展开,学生的读书和对文本的感悟也逐渐由浅入深,由高向低。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梯度”。讲究“梯度”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探究教学形式的“活”和“密度”
课堂教学要讲究容量,提高效率,其关键在于讲和练的方式要活。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等实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做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人教版《鸟的天堂》一课,文中最后一段文字含义深刻。对此,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那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第二个没加引号?(2)应如何理解最后这一句话?然后让学生读书,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研讨,得出结论。又如,在人教版《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感悟父亲说的话时,教师可问学生:(1)父亲拿什么和花生作比较?花生有什么特点?(2)怎样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花生一样的东西?然后交流读完全文后的感受。这样,既复习了本课知识,又将学生的思维拉回现实,与生活实际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密度,一方面是指教学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分配比例合理。如在教学指导中,一个问题学生已经掌握,则应从略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无效劳动。相反,对于文章的重难点,则应多花一点时间,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如人教版《梅花魂》一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外祖父说的一段话,就应让学生多读,联系上下文来领悟含义。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读书学习时间分配比例合理。在按时完成了课堂教学各环节后,应当留有提问、整理、反馈学习内容的时间,即要留有余地。学生的动手、动脑、参与活动时间,是选择一堂课的收束阶段还是选择在各个环节的中途阶段,应当视课堂情况灵活设置。
四、驾驭教学过程的“活”和“深度”
教学过程的“活”,“活”在处惊不乱,这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机智问题。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而精心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学生突然提出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课堂中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或者安排学生课下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课外书、字典,或选其他方式灵活处理。这便是课堂教学的“活”字。
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对文本的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知识和技能,应进入到一个怎样的层次,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就是深度的问题。教学中泛泛而谈,始终在某一层面上摇摆不定,徘徊不前是很难有“度”的突破的,这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反之,教师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和现有实际水平,过于拔高、拓宽、加深,费时费力,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教学效率更无从谈起。我认为,确定课堂教学的深度,应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为依据,无论是字词句书写积累、还是文本的学习感悟、学生习作的指导,都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做无用功。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应突出一个“活”字。因为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它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课堂教学的“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渐进性。这也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依据。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从这几方面着手,探活涉度,改进课堂教学,不断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做出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夏传峰.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当代教育科研,2012(16).
[2]吴传芳,杨林娟.构建高效课堂 彰显语文教育本色.沂蒙教育,2011(8).
[3]王林波.文本解读,有“度”才有效.小学语文教学,2014(6).
作者简介:
王相群(1974- ),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文体知识的掌握,课文文本的感悟,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课堂。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如果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事实的确如此。纵观许多课堂,只要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法,课堂上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应怎样探活涉度,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活”及“层度”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导教”
“导学”,让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如教学人教版《画杨桃》一课,初读感知时,对于简单易懂的第一、十九自然段,我指名班内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起来读,而篇幅较长、难度稍大的二、十八自然段,则让程度稍好的学生起来朗读。相应地,文中人物对话部分,则由平时读书较好的学生完成。读课文是这样,理解感悟文本亦应如此。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参与意识增强,教学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熟谙教学内容的“活”及“梯度”
教学内容的活在于大胆的取舍和教材活用。一个训练组乃至一篇课文,知识点覆盖面广泛,对此我们没必要面面俱到逐一讲解,而应去伪存真,去枝留干。这样,就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训练学生的能力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读文,自由谈感受,然后让学生精读第八自然段,感悟艄公的高大形象,然后个性化朗读,加深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样,学生在一层层深入读书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渲染、积累,最后就能自然生成心中的“敬仰之情”。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展开,学生的读书和对文本的感悟也逐渐由浅入深,由高向低。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梯度”。讲究“梯度”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探究教学形式的“活”和“密度”
课堂教学要讲究容量,提高效率,其关键在于讲和练的方式要活。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等实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做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人教版《鸟的天堂》一课,文中最后一段文字含义深刻。对此,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那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第二个没加引号?(2)应如何理解最后这一句话?然后让学生读书,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研讨,得出结论。又如,在人教版《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感悟父亲说的话时,教师可问学生:(1)父亲拿什么和花生作比较?花生有什么特点?(2)怎样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花生一样的东西?然后交流读完全文后的感受。这样,既复习了本课知识,又将学生的思维拉回现实,与生活实际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密度,一方面是指教学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分配比例合理。如在教学指导中,一个问题学生已经掌握,则应从略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无效劳动。相反,对于文章的重难点,则应多花一点时间,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如人教版《梅花魂》一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外祖父说的一段话,就应让学生多读,联系上下文来领悟含义。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读书学习时间分配比例合理。在按时完成了课堂教学各环节后,应当留有提问、整理、反馈学习内容的时间,即要留有余地。学生的动手、动脑、参与活动时间,是选择一堂课的收束阶段还是选择在各个环节的中途阶段,应当视课堂情况灵活设置。
四、驾驭教学过程的“活”和“深度”
教学过程的“活”,“活”在处惊不乱,这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机智问题。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而精心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学生突然提出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课堂中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或者安排学生课下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课外书、字典,或选其他方式灵活处理。这便是课堂教学的“活”字。
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对文本的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知识和技能,应进入到一个怎样的层次,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就是深度的问题。教学中泛泛而谈,始终在某一层面上摇摆不定,徘徊不前是很难有“度”的突破的,这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反之,教师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和现有实际水平,过于拔高、拓宽、加深,费时费力,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教学效率更无从谈起。我认为,确定课堂教学的深度,应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为依据,无论是字词句书写积累、还是文本的学习感悟、学生习作的指导,都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做无用功。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应突出一个“活”字。因为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它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课堂教学的“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渐进性。这也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依据。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从这几方面着手,探活涉度,改进课堂教学,不断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做出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夏传峰.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当代教育科研,2012(16).
[2]吴传芳,杨林娟.构建高效课堂 彰显语文教育本色.沂蒙教育,2011(8).
[3]王林波.文本解读,有“度”才有效.小学语文教学,2014(6).
作者简介:
王相群(1974- ),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