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阵地。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然而,职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基础较差,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水平。实践证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转变这一局面的核心思路。本文指出,注重语文教师的激情塑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 语文 积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必须从基础技能的培养出发,培养专业性、复合型等各类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并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作用做了详细说明,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思维、基本技能,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二是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因此,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水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生源多是没有考入高中,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语文课程基础薄弱,加之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距离语文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总体而言,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必须改善语文教学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观的理念指导下,必须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注重语文教师的激情塑造
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多的激情。原因在于:首先,中华民族之语言丰富多彩、文化博大精深,这为教师的教授思路、教授方法、教授形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甚至是无限的遐想;其次,从学习的主体来讲,中等职业学生本身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加之小学和初中形成的语文枯燥性印象,导致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吸引力;针对职业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搞得富有创意和激情,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心理,进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能”。教师的激情是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表达的,其中,精妙有趣、回味无穷的语言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二、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本思想是:学生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吸取、吸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平台,引导他们积极交流、敢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基础较差,但乐观积极、表现欲强,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因此,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相互学习、师生互动的平台。其中,将课堂教学搞“活”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课堂上避免整堂课都由教师讲授的现象,采取“引导式”“发问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同学发散性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由教师单方向的讲解转化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催化学生的活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实现独立、创新等重要品质的培养。
三、创新多样化教学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用具和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静态和动态、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在文字中加入相关的图片、视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教学不仅丰富,而且有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二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安静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把语文课设计为表演、演讲、朗读比赛、文学鉴赏等多种形式。例如,讲授《致橡树》时,我就将它变为朗读比赛加讨论鉴赏课。课前发一个主题朗读比赛“通知”,可以自主朗读,也可以多人合作朗读,让学生自发报名,并做好比赛准备。由我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委会,进行当场评比亮分,再由我适当点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赏析,教学效果显著。在“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版块中,进行学生互动。在“介绍”专题中,进行“破冰”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介绍人、被介绍人等角色进行互相介绍,进而让学生就其主题进行相互交谈、即席发言等,并让学生进行互评与打分。
三是适度开展课堂外教学。社会是学习的课堂,在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必须“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文学类电影,组织本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开展文学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需要学生不断感知、充分理解、不停顿悟的过程。作为一名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破除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快乐去学习;让职业中学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要成为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载体。(责编 张敬亚)
关键词:学生 语文 积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必须从基础技能的培养出发,培养专业性、复合型等各类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并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作用做了详细说明,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思维、基本技能,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二是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因此,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水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生源多是没有考入高中,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语文课程基础薄弱,加之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距离语文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总体而言,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必须改善语文教学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观的理念指导下,必须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注重语文教师的激情塑造
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多的激情。原因在于:首先,中华民族之语言丰富多彩、文化博大精深,这为教师的教授思路、教授方法、教授形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甚至是无限的遐想;其次,从学习的主体来讲,中等职业学生本身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加之小学和初中形成的语文枯燥性印象,导致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吸引力;针对职业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搞得富有创意和激情,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心理,进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能”。教师的激情是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表达的,其中,精妙有趣、回味无穷的语言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二、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本思想是:学生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吸取、吸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平台,引导他们积极交流、敢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基础较差,但乐观积极、表现欲强,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因此,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相互学习、师生互动的平台。其中,将课堂教学搞“活”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课堂上避免整堂课都由教师讲授的现象,采取“引导式”“发问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同学发散性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由教师单方向的讲解转化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催化学生的活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实现独立、创新等重要品质的培养。
三、创新多样化教学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用具和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静态和动态、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在文字中加入相关的图片、视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教学不仅丰富,而且有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二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安静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把语文课设计为表演、演讲、朗读比赛、文学鉴赏等多种形式。例如,讲授《致橡树》时,我就将它变为朗读比赛加讨论鉴赏课。课前发一个主题朗读比赛“通知”,可以自主朗读,也可以多人合作朗读,让学生自发报名,并做好比赛准备。由我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委会,进行当场评比亮分,再由我适当点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赏析,教学效果显著。在“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版块中,进行学生互动。在“介绍”专题中,进行“破冰”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介绍人、被介绍人等角色进行互相介绍,进而让学生就其主题进行相互交谈、即席发言等,并让学生进行互评与打分。
三是适度开展课堂外教学。社会是学习的课堂,在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必须“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文学类电影,组织本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开展文学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需要学生不断感知、充分理解、不停顿悟的过程。作为一名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破除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快乐去学习;让职业中学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要成为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载体。(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