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初探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寄宿制学校成为学校的一个靓点,但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那么如何管理好寄宿制学生的就寝呢?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采用人文化的方式管理好寄宿制学生。
  农村学校的住宿生大多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他们离开家庭,住宿到学校,一般情绪都不够稳定,加之生活习惯的不同,要管理好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要采用人文化的方法去管理好他们。只有人文化的管理才可以使学生安心在校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人文化。所谓的人文化就是以人类进化过程中积淀的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去化育人民,向善向好,使人的行为、语言、习俗、思想、感情、学问、智力,不断地由粗鄙、野蛮、低级向文明、道德、高级的文明人进化,使“人”不仅是一个多种优良品质具备的个体,而且要以个体的优秀去影响家庭乃至社会,使家庭和社会都逐渐向着全面、谐调、可持续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程度发展变化。人文化就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学生为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动力,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倡导“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也就是告诉我们做老师的,要摒弃主体思想,要以学生为本,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我们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我们的一切教育,不仅要求自己有知识、有学问、有思想、有纪律、有能力、有道德,而且要求自己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更要有全方位的责任心,同时要努力使每个社会和家庭成员,都懂得要以追求有高尚的现代化的人格。在社会上是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交友讲诚信,待人讲平等,取舍有理义,处处讲善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庭是一个优秀的家庭成员,为子有子德,自然是充满人文精神、和谐有序、诚信友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在学校住宿就更需要这种人文化的管理。
  (1)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在住宿学生中选出管理能力强、负责任的优秀学生,组成住宿生管理小组。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之间吃住在一起,互相比较了解,管理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宿舍的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宿管干部会议,帮助和指导他们总结经验、交流心得,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改变他们肤浅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宿管不是一种负担,能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得到锻炼,这是宿舍管理工作的关键之一。
  (2)要做到分工明确。管卫生的管好卫生,管纪律的抓好纪律。对优秀的宿舍管理干部,学校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如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时,特别设定“宿舍优秀管理干部”,以调动宿管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管理作用。他们也会把在宿舍的好习惯带到班级去,带动整个班级的风气。
  (3)奖罚分明,提高宿舍间的竞争意识。
  宿舍管理要采取奖惩分明的办法,对表现积极的宿舍要表扬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宿舍在批评的同时也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取得进步。同时,在宿舍管理方面,可定期开展“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以此提高宿舍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宿舍间的竞争意识。
  其次,在寄宿制管理中,要制定细致的住宿生管理制度。
  (1)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住宿生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住宿生的管理,强化住宿生养成教育,确保住宿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完善的住宿生管理制度。并且要不断完善寄宿生管理制度,使宿舍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纪律是约束人们活动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共同生活目标的保证,是加强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刚进学校的学生生活习惯不同,许多同学作息习惯不规律,物品摆放不整齐,早上起床没有叠好被子的习惯,待人接物缺乏文明礼貌。因此,对刚进校的学生要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学校生活,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让他们不再依赖于父母,学会独立生活。
  (2)可以通过组织《住宿生管理制度》学习竞赛活动,使每一位住宿生都熟悉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来巩固管理基础,使住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次,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
  宿舍是住宿学生进行自律、自理的重要场所。宿舍建设也是一种宿舍文化,只有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才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学校大力倡导宿舍文化建设,并将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宿舍考核的一部分,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构建文明和谐的宿舍可以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人,真正享受宿舍文化生活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使和谐的宿舍文化成为他们健全人格形成的沃土。
  总之,农村寄宿制是一个新生事物,只要我们细心琢磨,不断反思,及时地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够做好这项工作。
其他文献
农村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较好地适应寄宿生活,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身心获得良好发展,是农村寄宿制中学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住宿生全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学校除了要负责其学习,还要对其生活及安全各个方面负责,所以作为学校应不断培养好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住宿生管理上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住宿生的安全卫生管理  在安全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这是因为: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体验来获得,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班主任更需要加快步伐,不断开动脑筋,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断创新,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氛围,开展具有信息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呢?下面,我将自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点做法与之共勉:  一、电子管理档案—增进
期刊
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太孤单了,老闷在房间里玩游戏,想找个同龄玩伴都难啊。恰逢启发潜能教育及生本教育的东风,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我校开展启发潜能教育,创建温馨、幸福校园,布置温馨课室。尤其是实施生本教育,老师高度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引领孩子们建最好的团队,做最好的自己。孩子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室成为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小组成员情同手足,亲如家人,共同合作,共同进步,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
期刊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多采用一些设备和仪器,多进行一些实验操作,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物理的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在边远的山区又是如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呢?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以考试大纲作为依据。假如对凡是要统考的知识点就着重讲解,而对免考的知识则一笔带过,必然会导致所传授的物理知识系统不完
期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新时代的小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学生
期刊
大多数能吸引学生眼球,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都是语文、历史等文科的课程。那么物理课怎么吸引学生呢?我觉得有很多方面,从幽默的言语上下功夫是有效可行的。对我校2010级(1)班38名同学和2010级(4)班40名同学采取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目的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看法和要求,为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进一步开展的活动。  二、调查结
期刊
如何上好选修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认为,高中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要突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既不能将它当成一个全新的东西望而生畏,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持静态或消极对待的方式。在高中课改推进的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到它与必修课的异同,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或活动课.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  高中语文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类: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唯有抓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初高中物理教学相脱节的局面,使初中物理教学正常地向高中物理教学过渡,并为初中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一、熟悉教材,理解初高中的课程标准  初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还要积极主动去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
期刊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身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校提出了“中医进课堂”的教育理念。第一,这一理念阐释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践证明“从娃娃抓起”不失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让传统文化惠及青少年,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最后形成良性互动。第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普遍“重教书、轻育人”“重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