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名臣和著名文献学家纪昀所作。《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文言志怪小说,共二十四卷。该作品题材上以鬼狐神怪为主,搜罗了纪昀生活的时期及前代的各种奇闻异事,其中有的是作者亲身经历,有的是亲友、同僚、属下讲过的奇闻轶事,还有的是从古籍中得到的验证和启示……内容五花八门,涉及诗词文章、名物典故、民间风俗、边地景色、各地特产等等。《阅微草堂笔记》虽然是志怪小说,但因为从很多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具有借鉴性,所以可以从书中选取材料,讨论社会问题。我想用现代视角来观察《笔记》中的婆媳问题,古为今用,希望对当今社会有所启迪。
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男女平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计划生育的执行,城镇化的发展,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被抛弃了,现在的婆媳关系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但即使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婆媳问题仍然备受关注,从众多热播电视剧的剧情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在受封建礼法束缚的清朝,婆媳问题又是如何呢?
在古代,百善孝为先。所以无论是儿子还是媳妇,都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照顾父母。孝敬公婆的媳妇被称为“孝妇”,是受人尊敬的。《笔记》中有大量关于孝妇的故事,如《如是我闻二》:
“从兄旭升言,有丐妇甚孝,其姑尝饥踣于路,而手一盂饭不肯释,曰:姑未食也。自云初亦仅随姑乞食,听指挥而已。一日同栖古庙,夜闻殿上厉声曰:尔何不避孝妇,使受阴气发寒热?一人称手捧急檄,仓卒未及睹。又闻叱责曰:忠臣孝子,顶上神光照数尺,尔岂盲耶?俄闻鞭箠呼号声,久之乃寂。次日至村中,果闻一妇馌田,为旋风所扑,患头痛。问其行事,果以孝称。自是感动,事姑恒恐不至云。”
书中像这样孝妇延寿增福、鬼狐敬畏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且无论贵贱。那么如果婆婆太过分、太残暴怎么办呢?《滦阳消夏录四》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申苍岭先生名丹,谦居先生弟也。谦居先生性和易,先生性爽豪,而立身端,介则如一。里有妇为姑虐而缢者,先生以两家皆士族,劝妇父兄勿涉讼。是夜闻有哭声远远至,渐入门,渐至窗外,且哭且诉,词甚凄楚,深怨先生之息讼。先生叱之曰:姑虐妇死,律无抵法,即讼亦不能快汝意。且讼必检验,检验必裸露,不更辱两家门户乎?鬼仍絮泣不已。先生曰:君臣无狱,父子无狱,人怜汝枉死,责汝姑之暴戾则可。汝以妇而欲讼姑,此一念已干名犯义矣。任汝诉诸明神,亦决不直汝也。鬼竟寂然去。谦居先生曰:苍岭斯言,告天下之为妇者可,告天下之为姑者则不可。先姚安公曰:苍岭之言,子与子言孝;谦居之言,父与父言慈。”
媳妇被婆婆虐待死,不但官府不愿管,甚至冤鬼来申诉,主管官员都说“律无抵法”,把冤魂又劝又吓的糊弄走。可见在婆媳关系中,婆婆是绝对的强势一方。但也有一种情况是媳妇可以不听婆婆的,就是当“孝妇”与“节妇”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是我闻三》:
“洛阳郭石洲言,其邻县有翁姑,受富室二百金,鬻寡媳为妾者。至期,强被以彩衣,掖之登车。妇不肯行,则以红巾反接其手,媒媪拥之坐车上。观者多太息不平,然妇母族无一人,不能先发也。仆夫振舆之顷,妇举声一号,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虽仄径危桥,亦不倾覆,至县衙乃屹然立,其事遂败。因知庶女呼天雷电下击,非典籍之虚词。”
虽然百善孝为先,但当时是男权社会,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思想影响下,“节妇”的地位是最高的。这个故事中的“寡媳”表面上是违背了婆婆的意思,但她守节的行为光耀门楣,使夫族的人脸上有光,对得起列祖列宗,是更大意义上的孝,所以在当时是受赞扬的。但在《如是我闻四》中,又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额鲁特女,为乌鲁木齐民间妇,数年而寡,妇故有姿首,媒妁日叩其门,妇谢曰:嫁则必嫁,然夫死无子,翁已老,我去将谁依,请待养翁事毕,然后议。有欲入赘其家代养其翁者,妇又谢曰:男子性情不可必,万一与翁不相安,悔且无及。亦不可。乃苦身操作,翁温饱安乐,竟胜于有子时。越六七年,翁以寿终。营葬毕,始痛哭别墓,易采服升车去。论者惜其不贞,而不能不谓之孝。内阁学士永公时镇其地,闻之叹曰:此所谓质美而未学。”
在这个故事中,与前一个例子相反,这个是“孝妇”而非“节妇”。那么,怎么证明“节”排在“孝”前面呢?在前一个故事结尾,作者是感叹“庶女呼天,雷电下击”,是完完全全的赞扬。而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论者惜其不贞,而不能不谓之孝”,“此所谓质美而未学”,作者是深为痛惜的。痛惜什么呢?痛惜她没有做“节妇”。如果她能白首完贞,那么就是可歌可泣的榜样了。所以虽然《笔记》一再强调孝妇的伟大与善有善报,但“节妇”还是排在“孝妇”的前面。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可以看出,在那个男权、父权至上的年代,夫对妻、上对下,都是有绝对的权威的。嫁进夫家就是夫家的人了,要孝敬的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夫家的父母。所以婆媳关系是否成为问题,完全是看婆婆的人品了。而“苦媳妇熬成了婆”,往往又会变本加厉的对待自己的媳妇,所以古代的婆媳问题是一个恶性循环。而现代社会,男女自由恋爱,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婆媳问题是平等的两个人相处的问题,矛盾实在不可调和,还可以通过离婚来完全解除婆媳关系。所以虽然婆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和古代比起来已经是有本质的差别了。通过分析《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婆媳问题,我们应该更感到社会进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编辑王立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男女平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计划生育的执行,城镇化的发展,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被抛弃了,现在的婆媳关系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但即使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婆媳问题仍然备受关注,从众多热播电视剧的剧情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在受封建礼法束缚的清朝,婆媳问题又是如何呢?
在古代,百善孝为先。所以无论是儿子还是媳妇,都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照顾父母。孝敬公婆的媳妇被称为“孝妇”,是受人尊敬的。《笔记》中有大量关于孝妇的故事,如《如是我闻二》:
“从兄旭升言,有丐妇甚孝,其姑尝饥踣于路,而手一盂饭不肯释,曰:姑未食也。自云初亦仅随姑乞食,听指挥而已。一日同栖古庙,夜闻殿上厉声曰:尔何不避孝妇,使受阴气发寒热?一人称手捧急檄,仓卒未及睹。又闻叱责曰:忠臣孝子,顶上神光照数尺,尔岂盲耶?俄闻鞭箠呼号声,久之乃寂。次日至村中,果闻一妇馌田,为旋风所扑,患头痛。问其行事,果以孝称。自是感动,事姑恒恐不至云。”
书中像这样孝妇延寿增福、鬼狐敬畏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且无论贵贱。那么如果婆婆太过分、太残暴怎么办呢?《滦阳消夏录四》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申苍岭先生名丹,谦居先生弟也。谦居先生性和易,先生性爽豪,而立身端,介则如一。里有妇为姑虐而缢者,先生以两家皆士族,劝妇父兄勿涉讼。是夜闻有哭声远远至,渐入门,渐至窗外,且哭且诉,词甚凄楚,深怨先生之息讼。先生叱之曰:姑虐妇死,律无抵法,即讼亦不能快汝意。且讼必检验,检验必裸露,不更辱两家门户乎?鬼仍絮泣不已。先生曰:君臣无狱,父子无狱,人怜汝枉死,责汝姑之暴戾则可。汝以妇而欲讼姑,此一念已干名犯义矣。任汝诉诸明神,亦决不直汝也。鬼竟寂然去。谦居先生曰:苍岭斯言,告天下之为妇者可,告天下之为姑者则不可。先姚安公曰:苍岭之言,子与子言孝;谦居之言,父与父言慈。”
媳妇被婆婆虐待死,不但官府不愿管,甚至冤鬼来申诉,主管官员都说“律无抵法”,把冤魂又劝又吓的糊弄走。可见在婆媳关系中,婆婆是绝对的强势一方。但也有一种情况是媳妇可以不听婆婆的,就是当“孝妇”与“节妇”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是我闻三》:
“洛阳郭石洲言,其邻县有翁姑,受富室二百金,鬻寡媳为妾者。至期,强被以彩衣,掖之登车。妇不肯行,则以红巾反接其手,媒媪拥之坐车上。观者多太息不平,然妇母族无一人,不能先发也。仆夫振舆之顷,妇举声一号,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虽仄径危桥,亦不倾覆,至县衙乃屹然立,其事遂败。因知庶女呼天雷电下击,非典籍之虚词。”
虽然百善孝为先,但当时是男权社会,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思想影响下,“节妇”的地位是最高的。这个故事中的“寡媳”表面上是违背了婆婆的意思,但她守节的行为光耀门楣,使夫族的人脸上有光,对得起列祖列宗,是更大意义上的孝,所以在当时是受赞扬的。但在《如是我闻四》中,又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额鲁特女,为乌鲁木齐民间妇,数年而寡,妇故有姿首,媒妁日叩其门,妇谢曰:嫁则必嫁,然夫死无子,翁已老,我去将谁依,请待养翁事毕,然后议。有欲入赘其家代养其翁者,妇又谢曰:男子性情不可必,万一与翁不相安,悔且无及。亦不可。乃苦身操作,翁温饱安乐,竟胜于有子时。越六七年,翁以寿终。营葬毕,始痛哭别墓,易采服升车去。论者惜其不贞,而不能不谓之孝。内阁学士永公时镇其地,闻之叹曰:此所谓质美而未学。”
在这个故事中,与前一个例子相反,这个是“孝妇”而非“节妇”。那么,怎么证明“节”排在“孝”前面呢?在前一个故事结尾,作者是感叹“庶女呼天,雷电下击”,是完完全全的赞扬。而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论者惜其不贞,而不能不谓之孝”,“此所谓质美而未学”,作者是深为痛惜的。痛惜什么呢?痛惜她没有做“节妇”。如果她能白首完贞,那么就是可歌可泣的榜样了。所以虽然《笔记》一再强调孝妇的伟大与善有善报,但“节妇”还是排在“孝妇”的前面。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可以看出,在那个男权、父权至上的年代,夫对妻、上对下,都是有绝对的权威的。嫁进夫家就是夫家的人了,要孝敬的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夫家的父母。所以婆媳关系是否成为问题,完全是看婆婆的人品了。而“苦媳妇熬成了婆”,往往又会变本加厉的对待自己的媳妇,所以古代的婆媳问题是一个恶性循环。而现代社会,男女自由恋爱,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婆媳问题是平等的两个人相处的问题,矛盾实在不可调和,还可以通过离婚来完全解除婆媳关系。所以虽然婆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和古代比起来已经是有本质的差别了。通过分析《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婆媳问题,我们应该更感到社会进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编辑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