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21050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2~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以往的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多教过老教材的教师不理解,不接受。为了便于广大数学教师学习和理解并接受新课程理念,名山县教研室特别安排了一次新课程教研活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就是此次活动的课堂教学展示之一。
  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有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4.尝试。(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3.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
  三、课堂实录(实例略)
  1.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3.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4.全课小结。
  四、课后反思
  1.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短了。这是因为加法是学生最先学会的计算方法,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用加法来表示加法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省略号、用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更有的学生甚至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让机器代替人的劳动。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想法啊。孩子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爱和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因为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创造一种方法要比学会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价值。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和鼓励,我们留给学生的将会是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
  2.这节课采用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占用了很多课堂时间。另外由于教师个人的问题,如有时说话不太简练,也耽误了一些时间,使得这节课有些拖堂了。
  3.由于机器故障,课件中的音乐和对话都没有播放出来,使得有些环节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五、听课教师点评
  1.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教师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2.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 “如果大家继续摆下去摆了100个作品,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
  3.教师把公园游玩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一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教师注意了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练习环节的设计(提供信息资源丰富的游乐园场景),学生提出了多个数学问题,并用乘法知识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其他文献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五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切线长的定义、切线长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及相关概念.  内容解析:在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中,相切是最重要的,而“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是研究一条直线和圆的问题,两条直线和圆相切,三条直线和圆相切会是怎样的?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圆的基本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基础上,通过“引导发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比较好,基本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评价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使学生喜欢评价。正确的评价,能让学生在评价中积极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小学英语评价的目的  1、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素质教育新模式
期刊
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面对汹涌的新知识、新信息,怎样更好地开展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对广大的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要打破常规,有所突破。  一、更新观念,端正思想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代变了,人的观念也随之变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疑带来令人欣喜的一面。整个因特
期刊
班会目的: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2、熟练背诵《孝亲颂》。  班会内容:内容分为“孝”、“礼”、“爱”三个部分。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作法、情景表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爸爸和妈妈!那爸爸和妈妈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期刊
数学不难学,“万变不离其宗”,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是数学教师常说的两句口头语。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学生学数学只要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原理,就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让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系统整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中,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讲例题是教给
期刊
历史无力挽住时光的流逝,历史无力止息沧海桑田,历史只是昨天和过去的碎片,是破碎的瓷片,是发黄的书页,是深埋的编钟和兵马俑,是翻断绳子的竹简和斑斑驳驳的青铜器;历史有着斜阳萧鼓,阳春丽日,寒水烟柳,枯藤暮鸦,故纸旧物因为切入了这样的情景,才让后人知道过去人们的生活,记得自己根在何方,思索将去何方。董桥说的特好:“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我觉得,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是学校保持生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而聚焦课堂教学是途径中的关键。高效课堂的构建又是学校核力竞争力的突破口,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科学、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各个学校为之努力的高地。我校根据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生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办学思想,实施课程建设方案,并结合学校已有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改革,逐步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促进教育质量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初中阶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阶段,因此,初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言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学生重视语言积累。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与他们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积累的语
期刊
〔摘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注重“探究式学习”“乐于同他人合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新课改下的《全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以教师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