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师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实在是一个上上策!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课堂容量适度、读书指导精要、讲解深入浅出、点拨引而不发、提问设计合理、板书简明美观等,还应当给学生一定的“空白”,在一堂课中,如果巧用“空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语言表达上留出“空白”,让学生变听为说
  
  三尺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老师在这个舞台上要淡化自己的表演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教师要敬业善导,从教学的“主宰者”到“导航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地开动脑筋,自觉地张开嘴巴说话,大胆地张嘴“说”出属于自觉的思想。
  比如,我在上课前有五分钟时间学生自由演讲。在这五分钟内,演讲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讲话内容不做限制,可以是目睹的社会万象,可以是诗歌感悟、名句体验,亦可以是自己喜爱的一本书等。虽然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语病、观点想法有失偏颇,但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站在讲台上不再害怕了。舌头不再打结了,话也说的顺了。
  
  二、在思考时间上留出“空白”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而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问题提出后只留下1秒钟左右的时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会重复刚刚提出的问题,或者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有些教师在一分钟内能提出5—6个问题。留白时间太短的现象通常也表现在学生作答之后,等不了1秒钟,教师就会肯定或者纠正学生的答案,接着再提别的问题。这样做表面上好像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了最多的问题探究。但实际上这样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设问的价值也就没有得到体现。长此下去,可能会导致学生因为长时间思维受到压抑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对语文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学生的思维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发散。
  
  三、在文本情感上留出“空白”让学生自身去体验感悟
  
  对文本的情感体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这种体悟不单单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变化和转变,这种种感情的变化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就总体而言,无论什么样的语文课,课堂的感情节奏应和文章的感情相契合,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如此,则难以“披文人情”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个充满真情的故事,朗读完后,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是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细细去品味,看看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以求情感上更容易把握,甚至达到共鸣。
  例如,在教授归有光的《哽脊轩志》时,其中的第二节最后写到:“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在这里“长好不自禁”可以说饱含了归有光很多的情感,那么有哪些情感在其中哪?在上课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生不难答出,这里饱含了对母亲早逝的哀痛,对祖母不在的悲痛,还有对自己辜负祖母期待,一事无成的愧疚之情。另外,这课中的补记中还有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已长大,斯人已逝。这其中是何等的感伤啊!我在教学时没有指出这种情感感伤到什么程度,而是让学生想象归有光夫妇栽种枇杷树的情景,想象归有光在妻子去世后的生活场景,这样学生更好把握本文的情感了。
  总之,“空白”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课堂上老师设置适当的“空白”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思维,使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得到心理的满足。所以语文课堂中的“空白”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让课堂效率在这种“空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初中的作文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如果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学生作文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每次听到要写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但是,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大头”,如何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舒心,我们应该好好摸索。    一.写作材料信手拈来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指出:“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载体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就连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接受,因为它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的传递工具,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诵读如此重要。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忽略。    一、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识文断字”是过去人们对读书人的通常认识。应该说它直观地反映了读书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可以说,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任何一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的确,好的文章结尾应该像“豹尾”一样,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这样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巧用“豹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巧用比喻,凸显文采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生动形象,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妈妈的驼背》的结尾:  “妈妈的背过早地驼了,但妈妈的生命之树却始终笔直地挺立在岁月的沧桑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依稀窥见生长在黄庄这块土地上的秘密,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中封闭落后的乡村与外面世界的牵连和冲突。  说是乡村事件,其实作者的笔触并不局限于讲故事,更准确地说,小说是通过梳理几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概述了黄庄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