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里看世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依稀窥见生长在黄庄这块土地上的秘密,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中封闭落后的乡村与外面世界的牵连和冲突。
  说是乡村事件,其实作者的笔触并不局限于讲故事,更准确地说,小说是通过梳理几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概述了黄庄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这大约三十年间的短暂历史进程。住在黄庄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农耕生活,与世无争,辛勤木讷。有一天,黄子龙从山外带回了一个上海媳妇,在带来了新鲜和热闹的同时,也相继引发了一系列事件:黄子龙的死,布朗的早衰和失踪,李铁梅的被杀,黄金贵的精神错乱以及林蓉的麻木。这些或进入黄庄或离开黄庄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交织在一起,都在短期内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无人得以善终。唯一一个身处其中还能活得有滋有味的,就只有那个专横阴毒、安于现状的黄支书了,因为他就是这块土地上的权威,是乡村规矩的执行者。在这三十年间,无论外界风云变幻,这些人的命运始终与黄庄紧密联系在一起,都不可避免地被这块土地同化,掩埋。
  黄庄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方,山高皇帝远,黄支书就有了骄横跋扈的资本。不过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毕竟还是会不断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的。林蓉带来了大上海的旗袍,布朗带来了西餐的概念,李铁梅带来了样板戏,黄金贵带来了知识。在黄庄人看来,这都是些虚而不实的玩意儿,并不能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事件也证明,只要你活在这块土地之上,就必须接受它的生存法则,否则会被毫不留情地遗弃。黄子龙从一个前途无量的军人变成了一个认命的庄稼汉;林蓉接受了山村的生活方式,以保留旗袍的方式葆有一点追忆往昔繁华的念想,最后也在岁月里磨灭了灵气,任一袭旗袍作了老鼠窝;李铁梅倒是应邀演戏而来,她错在高估了山村人的法律意识,落得个先奸后杀的下场。这些事件都只是一种表象,隐含的是时代潮流与封闭乡村文化之间剧烈碰撞后的阵痛。纵观整篇小说,我们会发现黄庄和山外的时代演变步伐竟然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林蓉为爱追随黄子龙进山,正值建国初百废待兴之期,布朗的偷窥和李铁梅事件等,处于社会发展的冲突和同质化阶段,而林蓉的麻木和黄金贵的疯癫,让历史发展的车轮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表面上看,除了岁月流逝,黄庄没有什么不一样,依然处于专制思想的管辖之下,村民们依然坐井观天。黄庄像一个无底的湖泊,吞没了投入湖面的所有物件而不留一丝痕迹。可是,经过这些事件之后,有些微妙的埋在土地深处的东西终究在缓慢地发生改变了。
  除此之外,小说的叙述方式也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遵循平面化的写作方式,只负责把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把文本还原成生活的“原生态”,不在其中加入任何个人的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判断,让读者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去自由解读文本,而不必受作者主观意识的潜在干预。这种近似于“零度写作”的叙述策略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消解了作品解读的单一性趋向,另一方面也混淆了现实世界和文本世界的界限,读者在反复阅读后,会自行领会到事件背后秘而不宣的历史向度,找到通往故事内核的途径。
  作者在文中曾两次提到,在黄庄有一种敲碗花,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色很亮,“看上去有点假,假得让人不安”,而且花是有其独特气味的,闻多了人会犯晕。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村民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忘了身边有这种花的存在,外来者却难以接受它的形色,把它视为一种无形的障碍物。李铁梅随手摘了一朵,扔在地上踩得稀烂。英國诗人布莱克有一句著名的诗:“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敲碗花正是一个绝妙的隐喻点。这朵花里代表着黄庄这个小世界,在其之上投射出来的是黄庄的落后封闭以及与外界的隔膜,而黄庄则是同一历史时段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一个缩影。“世界”有大有小,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把它们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时代的表征。村民们守着愚昧无知的传统,过着相对原始的生活,扼杀一切可能改变乡村现状的人和事物,以至于时间长了,他们的表情神态就相像起来,“看久了,竟像呆滞”。在文末处,黄金贵精神失常后天天给黄支书送敲碗花,渐渐地摘光了所有的花朵,一方面说明这个小山村正走在彻底败落的路上,同时也昭示了破旧立新的可能性。
  
  陈青山,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语感就是人们把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朗读正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巧妙评价,语感指导的润滑剂  学生读完后,教师往往会给予相应的评价,“读得不错!”、“你已经把感情读出来了!”、“读得太棒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老师们是耳熟能详的。这种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雾里看花”,至于“为什么不错”、
初中的作文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如果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学生作文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每次听到要写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但是,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大头”,如何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舒心,我们应该好好摸索。    一.写作材料信手拈来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指出:“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载体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就连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接受,因为它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的传递工具,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诵读如此重要。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忽略。    一、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识文断字”是过去人们对读书人的通常认识。应该说它直观地反映了读书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可以说,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任何一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的确,好的文章结尾应该像“豹尾”一样,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这样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巧用“豹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巧用比喻,凸显文采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生动形象,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妈妈的驼背》的结尾:  “妈妈的背过早地驼了,但妈妈的生命之树却始终笔直地挺立在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