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是以单元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三到四课。而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是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可是在一线的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只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忽略了整个单元。而学生的学也是满足于单一课文的学习,不关注甚至感觉不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知识、能力、情感等一
系列学习目标得不到有效推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得不到有效促进。
二、策略探寻
1.了解单元构成
下表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六单元教材单元内容: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确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思维水平设计的目标范围。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涉及六大范畴: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也不难发现,教材全面贯彻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力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站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全面审视教材单元,教材的整体内容标准框架呈现出“本我(个人公民)——我与社会(社会公民)——我与国家(国家公民)——我与世界(世界公民)”的公民道德培养思路,最终指向是“培养合格公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社会知识,促进个人追求真善美的品格,促进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协作,提高运用知识和培养参与社会的技能。
作为教师,要认清教材编写的这一思路,在组织教学时找准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融通之处。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有聚沙成塔之获,在视野层面上有逐步开阔之感,在价值观上有循序渐进之思。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教学中各自为营的“专课”形式,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成长提升。
2.关注单元目标
珍·亚历山大曾说“教孩子画画,就是教他看。教孩子音乐,就是教他聆听。教孩子跳舞,就是教他优雅地过一生。”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既要教孩子“画画”,也要教孩子“音乐”和“跳舞”的特别课程。然而,我们在常规的备课上课中,都会关注某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成为井底之蛙,教给孩子的也只是井上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空。往往容易导致课与单元脱节、课与课之间联系疏远,学生品德的螺旋上升得不到最佳达成。
其实,我们可以在备课时统观整个单元,站在单元的高度审视教材。思考这一单元的教学将对学生道德观的情感、态度上产生哪些影响,并且是如何逐步达成这些影响的。制定单元教学目标首先要研读教材,清晰单元教材的内容,明确单元内的课目标、课重点、课之间联系;并将这一单元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区域、机构等课内外资料做个处理。其次要研究学生,向学生征询,抓住学生的学习期待感,思考教学形式与方法,让学生在“新”中学,在“乐”中学。这样一来,在无形中我们的心中就形成了一个单元目标思维螺旋阶梯。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便兼顾了教材文本“点”的指向性和单元目标“面”的指导性。
3.设计单元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可见,活动是本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最佳路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注意设计了相关的活动环节,但都是基于一课结束后或者针对于一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不曾考虑过课与课之间的活动内容是否因为重复而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活动形式是否因为单一而缺乏蓬勃乐趣。学生的兴趣点、能力点、智慧点没有得到最佳开发。长此以往,活动便会演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此,教师可以在单元开始前设计導入性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之中给学生触摸浅浅的哪怕是并不清晰的单元学习目标的意识,激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欲望;在单元学完之后设计总结性的活动内容,既能和每一课的活动内容形成呼应,又能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进行考量,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培养由“点”的零碎感向“面”的整体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要求儿童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结构的综合参与。因此在设计单元活动时需讲究形式多样化,如“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析”“创造”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当然,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单元主题,以其中的核心价值为主,其他方面为辅。
4.实行单元评价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课标为我们显现了评价的重要性和方向性。虽然课标对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议,但是笔者经过充分调查发现,目前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随机性比较明显,缺乏有效的单元诊断性评价。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建立单元评价机制。
(1)单元内容决定单元评价形式
单元评价不是无章可循的,应当在教师研究单元教学内容后决定,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评价的形式应该与基于单元中的教材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密切关联的。如:以警示学生行为为主的单元,评价可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谈感受说思考;以升华学生情感为主的单元,可渗透在情境模拟中观察评价;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的单元,可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评价。
(2)单元评价发展学生兴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中获得单元评价的启示:单元评价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点,给学生多多体验成功感。一个单元教学下来,作为教师,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生机勃勃、灵感与热情膨胀,他们学得最好。作为教师,要留心这样的“兴趣点”,在单元评价中让孩子“乐梦重温”。孩子在这样的评价舞台上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展现他们的知识与热情。发展学生兴趣点,有利于学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3)单元评价促进学生生长点
单元评价应当是客观的,敢于直视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单元中的重难点、学生掌握不好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堂表现呈现“低迷”反应的教学环节等,都需要我们在单元评价时应当予以关注。因为这些其实是学生有待进一步浇灌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的 “生长点”。单元评价的内容与项目要有效针对这些“生长点”,对课堂教学有所补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过程中,可利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并将“不求人人冒尖,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追求的境界。
但是,鉴于学科特点,不管哪种形式的单元评价,都应将教育的“无痕效应”作为自己的追求。让孩子在案例分析、游戏情境、竞赛活动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
(管晓成,南京市力学小学,210024)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是以单元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三到四课。而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是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可是在一线的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只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忽略了整个单元。而学生的学也是满足于单一课文的学习,不关注甚至感觉不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知识、能力、情感等一
系列学习目标得不到有效推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得不到有效促进。
二、策略探寻
1.了解单元构成
下表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六单元教材单元内容: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确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思维水平设计的目标范围。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涉及六大范畴: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也不难发现,教材全面贯彻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力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站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全面审视教材单元,教材的整体内容标准框架呈现出“本我(个人公民)——我与社会(社会公民)——我与国家(国家公民)——我与世界(世界公民)”的公民道德培养思路,最终指向是“培养合格公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社会知识,促进个人追求真善美的品格,促进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协作,提高运用知识和培养参与社会的技能。
作为教师,要认清教材编写的这一思路,在组织教学时找准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融通之处。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有聚沙成塔之获,在视野层面上有逐步开阔之感,在价值观上有循序渐进之思。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教学中各自为营的“专课”形式,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成长提升。
2.关注单元目标
珍·亚历山大曾说“教孩子画画,就是教他看。教孩子音乐,就是教他聆听。教孩子跳舞,就是教他优雅地过一生。”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既要教孩子“画画”,也要教孩子“音乐”和“跳舞”的特别课程。然而,我们在常规的备课上课中,都会关注某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成为井底之蛙,教给孩子的也只是井上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空。往往容易导致课与单元脱节、课与课之间联系疏远,学生品德的螺旋上升得不到最佳达成。
其实,我们可以在备课时统观整个单元,站在单元的高度审视教材。思考这一单元的教学将对学生道德观的情感、态度上产生哪些影响,并且是如何逐步达成这些影响的。制定单元教学目标首先要研读教材,清晰单元教材的内容,明确单元内的课目标、课重点、课之间联系;并将这一单元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区域、机构等课内外资料做个处理。其次要研究学生,向学生征询,抓住学生的学习期待感,思考教学形式与方法,让学生在“新”中学,在“乐”中学。这样一来,在无形中我们的心中就形成了一个单元目标思维螺旋阶梯。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便兼顾了教材文本“点”的指向性和单元目标“面”的指导性。
3.设计单元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可见,活动是本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最佳路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注意设计了相关的活动环节,但都是基于一课结束后或者针对于一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不曾考虑过课与课之间的活动内容是否因为重复而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活动形式是否因为单一而缺乏蓬勃乐趣。学生的兴趣点、能力点、智慧点没有得到最佳开发。长此以往,活动便会演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此,教师可以在单元开始前设计導入性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之中给学生触摸浅浅的哪怕是并不清晰的单元学习目标的意识,激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欲望;在单元学完之后设计总结性的活动内容,既能和每一课的活动内容形成呼应,又能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进行考量,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培养由“点”的零碎感向“面”的整体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要求儿童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结构的综合参与。因此在设计单元活动时需讲究形式多样化,如“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析”“创造”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当然,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单元主题,以其中的核心价值为主,其他方面为辅。
4.实行单元评价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课标为我们显现了评价的重要性和方向性。虽然课标对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议,但是笔者经过充分调查发现,目前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随机性比较明显,缺乏有效的单元诊断性评价。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建立单元评价机制。
(1)单元内容决定单元评价形式
单元评价不是无章可循的,应当在教师研究单元教学内容后决定,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评价的形式应该与基于单元中的教材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密切关联的。如:以警示学生行为为主的单元,评价可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谈感受说思考;以升华学生情感为主的单元,可渗透在情境模拟中观察评价;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的单元,可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评价。
(2)单元评价发展学生兴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中获得单元评价的启示:单元评价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点,给学生多多体验成功感。一个单元教学下来,作为教师,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生机勃勃、灵感与热情膨胀,他们学得最好。作为教师,要留心这样的“兴趣点”,在单元评价中让孩子“乐梦重温”。孩子在这样的评价舞台上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展现他们的知识与热情。发展学生兴趣点,有利于学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3)单元评价促进学生生长点
单元评价应当是客观的,敢于直视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单元中的重难点、学生掌握不好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堂表现呈现“低迷”反应的教学环节等,都需要我们在单元评价时应当予以关注。因为这些其实是学生有待进一步浇灌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的 “生长点”。单元评价的内容与项目要有效针对这些“生长点”,对课堂教学有所补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过程中,可利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并将“不求人人冒尖,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追求的境界。
但是,鉴于学科特点,不管哪种形式的单元评价,都应将教育的“无痕效应”作为自己的追求。让孩子在案例分析、游戏情境、竞赛活动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
(管晓成,南京市力学小学,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