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幼教实践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有关区域活动的探讨中,“儿童立场”“游戏化”“整合”等关键词频繁出现。诚然,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让幼儿更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应该从幼儿出发,应该具有游戏性,应该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等等,这些观点不仅正确无疑,而且是我们在过去的实践中比较忽视的,需要加以强调。但是,如果将这种强调绝对化、简单化,则会给实践带来另一种伤害。我曾在幼儿园里见到有的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纸笔不离手,他们忙于写观察记录、填评价表,却无暇和幼儿进行真实有意义的互动;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随便玩、自由玩,似乎幼儿只要玩了就自然会获得发展;还有的教师心中谨记课程整合的理念,以至于对任何活动的分析与反思都能扯到五大领域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究竟能获取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却缺乏深入的理解。
  显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用一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来评判实践中的行为。事实上,彼此对立的两个事物,并不一定就是相互排斥的,有时甚至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观察幼儿不等于就不能干预幼儿,强调游戏化不等于就没有学习,而强调整合也不等于就不需要学科方面的考虑。
  然而,问题的解决并不那么简单。教师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与其说是源于其观念层面的模糊,不如说是源于他们在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知识的缺乏。可以说,很多时候,所谓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在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知识和策略(即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些具体的理解而形成的教学策略)的支持时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这正是本文提出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的理由。
  什么是学科视角
  “学科”这一概念是和知识相联系的。人类早期的知识总量有限,各方面的知识笼统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界限并不清晰。例如,围绕农业生产和生活,人类积累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天文、地理、气象、植物、水利等多个学科的具体知识。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抽象化,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系统开始形成,这就是学科。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乃至话语体系(概念体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学科”概念,其意义更为广泛。从最初的意义上讲,学校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的任务,而学科教学是传递学科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编排,还需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的逻辑。因此,学校教育中所教的“学科”已不仅仅是知识范畴的概念,而是指符合儿童心理逻辑的知识体系。
  除了传递人类文化,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更是如此。在这里,学科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指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体系。同样,本文所指的学科视角,是指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领域的特殊性的关注。
  有些学者尽量回避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及“学科”的概念,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分科教学的理念。的确,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科化和概念化的学习,而是整合性和经验性的学习。但这不是抛弃学科方面考虑的理由,因为整合必须是在学科基础上的整合,而经验也是以概念为指向的经验。学科的视角向来是构成课程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也不例外。无论幼儿园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今天很多幼儿园早已不再采用分科的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也仍应存在于教师心中,成为其设计与实施课程的依据。
  学科视角对于幼儿园区域
  活动的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如果不切合内容,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所承载的内容。因此,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既要有对这种活动形式及其特点的研究,也要有对活动内容的研究,并且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对形式的关注多于对内容的关注。教师被反复告知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的活动。然而,教师如果缺乏对活动内容的真正理解,这些教育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可能会很困惑,为什么幼儿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并不感兴趣或者兴趣很容易转移。他们会很无助地看着幼儿在各种活动之间频繁地切换或者无所事事地游荡而不能干预,此时,理想中自由、自主的活动就变成一种随意和任性的行为了。教师可能也想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可是他们对幼儿的观察只有个别,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只是幼儿表面上的差别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最终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形式,只有当它承载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时,它才真正是有意义的。教师需要理解幼儿的活动内容: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并在幼儿的活动中真正看到幼儿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差别化的指导。
  学科的视角,也就是内容的视角。没有学科的视角,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的理解就只能是笼统、模糊的,对幼儿的活动指导也必定是盲目、随意的,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儿童立场”。以学科视角研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能促使教师关注并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内容,把握各学科独特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式。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理解学习内容 区域活动的内容隐藏在材料以及材料的操作方式之中。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如果有学科视角,就会更多地考虑材料的结构性,即考虑材料蕴藏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而不仅仅考虑材料的外观如何新颖、如何吸引幼儿注意。
  评估学习表现 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因此教师有条件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观察与指导。但教师想要真正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还需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理解。有了学科视角,就有了解读幼儿学习表现的基本框架。   推动学习进程 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的地方还在于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干预,将幼儿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但是如何把握干预时机,做到进退自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如能准确解读幼儿的学习状况,就有可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机会,推动幼儿的学习进程。
  对幼儿园科学与数学
  区域活动的研究:寻找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
  科学与数学是幼儿园课程中学科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以动手操作为基本学习方法的内容,因此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常设内容。如何开展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既要坚持科学与数学的学科性,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这种形式的独特优势,把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区域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我们的探索与思考主要集中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两个方面。
  有关活动内容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将学科内容经验化,将科学与数学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幼儿可以通过区域活动获取的学习经验。
  科学学习内容的来源及选择标准向来是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从学理上说,科学的学习内容既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蕴含基本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二者的交集。而在以往的实践中,科学区域活动内容设计的随意性较大。教师比较擅长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有趣的问题、材料或实验,至于其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概念,幼儿又如何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教师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内容,找到学科内容与幼儿学习经验的连接点。
  数学区对内容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与科学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不同,数学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即使是区域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内容也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参见作者发表于本刊2014年1、2期的《数学区角活动的教学属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一文。扫描本文末尾二维码可阅读该文——编者注)。
  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不是集体教学的形式。我们的观点是:不能为了进行区域活动而进行区域活动,也不因推崇区域活动而排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有充分的操作学习机会。因此,那些主要依赖个人操作的学习内容,更适合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有些内容也离不开集体的讨论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区域活动形式与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
  有关活动过程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以满足幼儿科学与数学学习的需要。
  从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幼儿的科学与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1)需要通过动作水平上的操作以获取具体的学习经验,建构概念。(2)需要重复性的动作或操作以巩固经验或发现。(3)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以活化知识,发展能力。(4)需要成人提供各种支架(如启发引导)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从表面上看,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机会,幼儿拥有集体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自由、自主,似乎可以满足以上所列的种种需要。然而,现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简单。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幼儿的自由、自主引向促进其发展的轨道。而这正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所应具有的本质和内涵。
  我们认为,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应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为旨归,其重点在于平衡以下关系:
  游戏与探究 要给幼儿纯粹的“玩”的机会,而不总是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游戏是一种愉快的重复与练习,也是孕育问题的摇篮。而探究是一种目的性、方法性很强的求知活动。在幼儿阶段,很多活动是处于游戏与探究之间的,很多时候幼儿会在两者之间切换。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也应接纳幼儿不同的活动状态。
  自由与限制 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无目的的自由就是放任。教师不必忌讳给幼儿限制。没有规则,就没有真正的问题解决。当然,这些规则应该是和幼儿共同商量决定的,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意识。
  自主与干预 教师应该给幼儿机会进行选择和尝试,哪怕是失败的经历也是有价值的。教师也应该适时介入和干预幼儿的活动,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
  个别与集中 区域活动以个别化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但也不必排斥集中的形式。例如,在向幼儿介绍活动、抛出问题时,或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时,集中活动是更有效的形式。
  以上对区域活动过程的见解,也许不那么符合理想化的“儿童中心”理念,却是一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比较可行的思路。
  总之,学科视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它并不是站在“儿童立场”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也使得“儿童立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其他文献
【摘要】《E-prime 修改策略在高中英語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参与研究的师生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也发现了其用法奥妙,应用效果不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E-prime修改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学生写作提升等方面作一报告。  【关键词】E-prime修改策略;英语教学实践;学生写作提升;实践推广  【作者简介】杨正仁,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一所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80余项省级以上表彰的百年名校,一直向全体教师倡导“在文化引领下,熔铸光辉的校园精神”。是的,只有“与文化同行”,才能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才能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才能让教育生命在锻铸中变得崇高而富有诗意。  一则令人心动的深情召集  岁末,寂静的校园早已没有孩子们的身影
职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动荡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过早地面临着学习、生活、交友、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对世界的深入了解,缺乏自立能力,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极易产生各种矛盾。  因此,职校班主任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是新
摘 要:公民教育和品格教育均與个体德性发展密切相关,但重心各有偏重。公民教育基于西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传统,注重公民知识技能及公民美德的养成;品格教育基于德性伦理学,注重核心价值的传授,以培养“好人”的品性和技能。品格教育为公民教育提供基础,公民教育亦有助于加强和拓展品格教育,两者呈现一种共享与分立的互补关系。  关键词: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帮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立足当下时事建构教学逻辑,通过时事与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联系地看问题,以情境“带入”,用细节“共情”,深化历史事件的感受体验,善用党史影像资料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历史的足迹”,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形成强大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  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
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立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大部分成员所广泛认同的研究方向、问题、方法、手段、过程与标准等,这就决定了合理性对于范式而言是相对的,于范式之外所见的明显谬误在范式之内却不乏其合理成分,在这一点上,虽然范式与相对主义有着形似,但范式却有着相对主义不予论及的
【摘要】兴趣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教师的教学更需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关键词】英语;兴趣;教学  兴趣是激发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动机。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当以兴趣培养作为前提。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兴趣更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助推剂。学习习惯的不佳和学习基础不牢等问题更需要以兴趣养成进行弥补。对此,本文就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
谭小华,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广州市名校长,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人物”。  这是一个特殊的奖项——“活出精彩奖”。  这是一份特殊的颁奖词:  工作:不计得失,力争最好。上学期除担任年级团书记外,还协助处理德育级长的工作,任务繁重,但全力以赴,做到教学、级务两不误。  家庭: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和睦美好。  爱好:工作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我国教育设施的完善,农村与城市的基础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但不可忽略的是,与资源更加丰富的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仍然亟待提升。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且存在着相对極端的状态,这不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目标的有效推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实际,探寻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分层
【摘要】小学英语不仅是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语言启蒙教育,随着英语新课标推出,小学英语老师应该积极学习、研究新课标内容,顺应新教材改革,创新教法,跟上英语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  【作者简介】张彩霞,新疆伊犁特克斯县第二小学。  当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打开对外大门的钥匙,其教学也更受关注。但英语教学不仅是只是教学以及技能传授,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