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原因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509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型,分析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本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94%(48/5095),过敏反应所占比例52.08%(25/48)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1/3)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无一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输血中需严格掌握输血指证,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用血,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原因
  在临床抢救治疗中,由于人体血液成分复杂、多态,因此在输血治疗时也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危及生命。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原因,以为临床提供指导,特对我院输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临床资料,共5095例,其中男性的2698例,女性2397例,年龄3~85岁,平均年龄(42.3±13.6)岁。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将其从到输血科进行保存、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PEMS3.1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成分与不良反应类型 本组5095例患者中共回报输血不良反应48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94%(48/5095);患者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及溶血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为52.08%(25/48),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P<0.05);在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1/3),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无一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见表1.
  表1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 不良反应与患者类别 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输血不良反应与患者类别的关系 [例(%)]
  3 讨论
  输血治疗作为人体救治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可以发挥药物不可替代的疗效,但输血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据有关报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达0.24%~1.46%,我院本次调查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4%,不良反应稍高。输血不良反应按照发病机制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不良反应,前者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2-3],据国内报道,以过敏反应最为多见,我院本次研究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与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输注全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其次为血小板、血浆、悬浮红细胞,目前研究认为输注全血可增加患者代谢负荷,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种血液制品中均含有大量的血浆,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可能引不良反应,且本组输注血浆、血小板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自身的体质、献血者体质有关;红细胞悬浮液中含有储存污染物的白细胞成分,可引起不良反应,从我院研究来看,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输血无一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血液成分,因此临床输血中应进行成分输血,并进行去除白细胞处理。从输血不良反应与患者类别的关系来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主要是由于有输血史/妊娠史者易产生血型不规则抗体,引发输血反应,本次研究中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较多,这可能也是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研究报道,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5~60min内;也有研究发现,输注血液制剂数量与输血不良反应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综上所述,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临床输血中需严格掌握输血指证,尽可能采取成分输血,对有输血史/妊娠史者应严密关注,以最大限度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廖群,刘晓玲.重庆某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措施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654-2655.
  [2]黄慧萍.某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55-1457.
  [3]李小平,李红霞,袁学文等.输血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8):109-111.
  [4]陈志远,张洪为.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78-3179,3181.
  [5]杨秀华,吴瑜霞,黄建云等.某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2):113-115.
其他文献
关键词:腹茧症 诊断 外科手术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m)是以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纤维膜内为其特征的疾病。故又名小肠禁锢症、小肠纤维膜包裹症、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idio pathic sclerosing perit onitis,ISP)等。流行病学显示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地区[1],我院近期收治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5岁。因反复腹痛、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观察组联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和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1.2病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阳虚湿盛型眩晕证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门诊阳虚湿盛型晕动症患者86例,以五苓散为主方并随证加减化裁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结论:以五苓散为主方随证加减用于阳虚湿盛型眩晕证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五苓散 眩晕证 阳虚湿盛  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眩晕即眼花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59例基于对照组加用痰热清,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低血压预防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对出现的低血压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经预防性护理后,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0例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3月 -2014 年5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6 例。随机针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 。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29.79%、31.03%和54.90%,总有效率分别为76.60%、74.14%和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患者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小板升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28-62)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痛,B超及CT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膀胱镜提示膀胱内肿块,表面光滑,其中一例病理活检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 结果:术后病理: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至今3例存活,无复发。 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