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典型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巴金在现实主义方面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描绘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变化史,这部作品不仅体现出封建思想的丑陋以及封建制度的腐败,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在这部作品中,巴金凭借自己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深刻体会以及相关生活阅历,采用现实主义方法,以高氏家族为背景,对各种人物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封建制度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给我国的旧制度敲响了丧钟。笔者曾根据人物性格对《家》进行解读,所以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
  一、《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一)《家》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
  小说《家》主要描述的是高氏家族的生活场景,却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一些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成都地区所发生的真实事情,将这段历史的社会面貌和基本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当时出现女子剪发、文学体裁革新等现象,作者很好地根据这些现象,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不同的生活场景。由此可见,《家》在给读者带来文学乐趣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
  (二)社会制度与家庭制度的关系
  《家》通过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很多名人都曾创作过类似的作品,但是,在笔者看来,巴金的《家》更具现实主义。他把家庭看作一个社会,把家庭制度看作社会制度,对“家”的描述就是对社会的描述。在巴金的思想中,封建家庭制度和当今的社会制度从某一方面来讲是同一件事情。比如,在《家》这部作品中,琴在惠的婚礼中提到“这并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这应当取决于我们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场景中,作者就很好地把家庭制度与社会制度相结合。巴金试图利用《家》这个作品反映一些社会存在的问题。
  (三)高氏家族的封建制度
  在《家》这部作品中,作者对高氏家族的描写具有典型的社会形态。比如在“吃年夜”的场景中,作者通过各种语言色彩描述了高家祖先的画像,通过对这个画像的描述可以看出,高氏家族的封建思想比较久远。从时间方面来说,这个家族的兴衰与我国的社会形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到了20世纪初期,作者又对高氏家族城里的公司、房屋等进行了相关描写,从而使这个家族更具时代色彩。此外,在这个封建家族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存在君与臣、父与子的等级观念,三妻四妾的封建思想,奴婢可以任意买卖的现象。同时,在这个家族中,男性起主导作用,体现了个体家庭的本质特征。
  总而言之,《家》这部作品体现出一个原则,家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二、高氏家族的衰败
  高氏家族最终走向衰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五四运动对高氏家族的影响
  在《家》这个作品中,巴金并没有将高氏家族的毁灭放到辛亥革命之后,这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川西地区影响极小,使得在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女子剪发仍然不被认可,这种情况反映出这场革命进行得不彻底。在这部作品中,五四运动的发生给高氏家族带来沉重的打击。《家》中,高觉慧因为参加了五四运动被祖父叫去问话,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通过对祖父动作、神态等一系列的描写,展现出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这个封建家族的统治者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威风。
  (二)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动荡
  这部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五四运动前后的一些社会动荡。当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军阀间混战不断,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对当时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受新思想的启蒙,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一些农村地区,土匪猖獗,军阀又强征掠夺,使得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中。这些现象在《家》这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思想、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败,许多商家在店铺管理方面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由此可见,封建制度在当时的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它走向灭亡是理所当然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的。
  (三)高氏家族灭亡的原因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高氏家族,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会走向灭亡呢?加快高氏家族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间的战乱、封建经济的衰败、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引起高家后代的反叛等。在这种形势下,内因与外因的有效结合,社会上学生运动的开展和高氏家族后代反叛现象的出现,最后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力量击垮了高氏家族久经不衰的堤坝。由此可以看出,高氏家族的灭亡也是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色彩的。
  高氏家族的兴衰史,高氏家族内部“反叛力量的形成”也体现出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形态和一些基本规律。
  三、高觉慧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小说《家》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两代人的思想斗争,在高氏家族的后代中,态度最坚决的就是高觉慧。他的反叛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他是第一个发现高家在家庭制度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高觉慧在没有离开高家之前,他接触了很多不同的思想。在进入学校后,书本上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渐渐地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和自身信仰的改变,他的思想逐渐过渡到了一个特殊时期,五四学生运动的开展使他的思想进入高级阶段,导致他诚恳地、积极地去接受新知识、新观点。他和一些同龄人都受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的积极影响。但是从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高觉慧最终还是选择了社会主义。例如在《家》中,作者经常提到高觉慧喜欢读《新青年》这本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书,后来他又把这本心爱的书寄给淑英,从他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他想让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新青年》,从而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书中也明确写出高觉慧在上海与一些崇尚社会主义的人交上了朋友,还成为“革命党”中的一员。通过书中的有关描写,读者不难发现,高觉慧就是从封建家庭制度中走出来的典型社会主义者。
  正如巴金把高氏家族看作封建社会的缩影一样,高觉慧从对民主主义的愛和对封建主义的恨出发,先是接受改良主义,但最终转向社会主义。巴金试图利用这一思想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几百年来我国知识分子走过的艰辛路程。
  高觉慧所走的道路也恰恰表明了同时代的背景下,一些剥削阶级反叛者的相同经历。他们大多数是从自己失败的婚姻中渐渐意识到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败,最终选择离开家庭,全身心地投入革命队伍。在我国的20世纪初期,一些有为的年轻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而五四学生运动带来了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高觉慧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在他逃脱高家后,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幸福,而是全身心地投入革命队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家》在反映社会现象时也是有不足之处的,正如作者曾经说过,他在反封建方面不彻底,没有把握住重点问题,对他要进行批判的人物产生了同情心理。即便是这样,《家》也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它让人们对我国旧社会的封建主义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成都石室中学)
其他文献
《续诗品》是清代诗人袁枚标举“性灵”的代表作,仿照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重真情、崇个性、尚自然,并进一步讨论诗歌创作的必备条件、构思途径、鉴赏与修改方法。同时,作为以诗论诗的典型作品,《续诗品》自身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也成为袁枚诗歌主张的说明范例,体现了袁枚对“真”与“雅”、结构美与韵律美的鉴赏标准。  《续诗品》是清人袁枚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四言十二句诗的形式所作的一篇论诗著作。袁
期刊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
期刊
人性在失去道德准则、社会规则的约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殖民者来到殖民地,是否又能保持文明的做法呢?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主义潮流的引领者之一,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小说充分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末日之感,折射出日趋严重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沉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法、德、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英国文学家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以意识流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说《到灯塔去》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1910-1920年的生活展开描写。这部小说颇具印象派的风格,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使用象征主义表达了自己对死亡和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象征意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 
期刊
知识分子是鲁迅笔下从未缺席过的角色,他们或是穷困潦倒、心智麻木的落第士人;或是在残酷的旧社會无力地徘徊的“孤独者”;或是奋斗到最后被启蒙的人所吞噬的“启蒙者”。《一件小事》中的“我”是异于所有人的存在,从开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以为是到后来的自我反思,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自省和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语境下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及其自我身份认知的重
期刊
提到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这位现当代美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她的《反对阐释》《论摄影》《作为疾病的隐喻》等这些观点独特、言辞犀利、紧跟时代命题的评论文章,其影响十分广泛,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都评价她为“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其实,桑塔格最希望人们记住的身份并不是批评家,而是作家。虽然产出不多,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
期刊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寓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寓意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对于人们解读文言文和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课本为例,分析文言文和诗歌中“独”字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说文解字》云:“羊为羣。犬为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由此可以看出,“独”的本义是独自、独立、单独,后来引申为“专一”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独”是一种外形像老虎、白色的身
期刊
在服装行业高速发展与更新的今天,服装中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越来越重要。中国民族图案的魅力无与伦比,其具有优美的形式、多变的配色以及丰富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民族图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更是被赋予新手法、新思路、新色彩,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时尚舞台之上。民族元素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堆积,不是对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式样、表面形式的模仿,而是自然生发于中国民族性
期刊
《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名篇,充分展现了屈原“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成为多版《大学语文》的选篇和专升本考试的复习篇目。由于屈原作品年代久远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湘君的苦恋哀思,同时带领学生分析屈原的政治情怀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本文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情节,开展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  《湘夫人》和《湘君》选自屈原《楚辞·九歌》,是姊妹
期刊
我有幸作为AIESEC中国大陆区的海外志愿者,于2013年寒假前往保加利亚进行了6周的文化交流。我曾以为这次出远门是为了看世界,结果却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  雪,一片平坦的白,一块一块的,有规律地被清扫、堆积在机场。巴黎的清晨有些冷,在候机室等待转机时,除了Cino和我两个中国女生,没有见到任何亚裔。在飞机上看不到地平线,我只看到一大片雪一样白的云朵。我一路都在追赶太阳,直到两脚真正踏在欧洲大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