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字背后的深刻意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寓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寓意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对于人们解读文言文和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课本为例,分析文言文和诗歌中“独”字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说文解字》云:“羊为羣。犬为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由此可以看出,“独”的本义是独自、独立、单独,后来引申为“专一”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独”是一种外形像老虎、白色的身子、毛与猪身上的一样、尾巴像马一样叫做“独犭谷”的野兽。而《诗经·小雅》中对“独”的解释是“独,单也”,《孟子》中提到“老而无子曰独”,而《礼记》中说的是“无子孙曰独”,《中庸》《大学》中则说到“慎独”。从“独”字的字义发展来看,虽然发展到后来的代际关系的无子、无子孙,词义有所扩大,但表示自身状态、品性的单独、独立一直保留下来。那么,“独”字在古代的诗歌中有什么深刻的情感意蕴呢?
  一、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杜甫在漂泊西南的夔州时,写下了一组咏史怀古诗,分别咏叹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而王昭君是这五人中唯一的女性。也许是相同的境遇,杜甫对王昭君格外欣赏和怜悯。王昭君出生于江南,聪慧秀丽,因为画师的缘故,这个美貌的巾帼只能远嫁异邦来避免老死皇宫的结局。“独留青冢向黄昏”中,一个“独”字把王昭君远嫁异域、常年去国离乡的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昭君的去国怀乡与杜甫的漂泊西南、远离家乡是类似的,所以杜甫也有意借王昭君的事迹来抒发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南渡之前的李清照,生活充满乐趣与惬意,少女生活中的清丽柔媚,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别的闺怨离愁,无不让人觉得清新而有趣。南渡之后,随着大量资产在逃亡过程中散佚,李清照的生活已没有以前泼茶论诗的惬意,也没有了心爱的丈夫与自己为伴,只剩下余生漫长的日子。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三大沉重的打击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变得愁情浓重。《声声慢》正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代表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李清照身在异乡、无人陪伴、只能静待时光流逝的孤独寂寞。词中的其他意象,如淡淡的菊花酒、晚来的秋风、旧识的大雁、满地的黄花、点点滴滴的细雨、被雨浸润的梧桐,无不都渲染了这异乡的孤寂。
  二、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一个人在懵懂年幼的时候,会通过学习知识来认识世界,书本教导人们做一个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的不完美,有些适应能力强的人慢慢变得世故、圆滑,在生活中如鱼得水。而有一些人,他们或许比较固执、比较笨拙,没有学会这些技巧,只知道坚持自己所认为的真理和理想,不在乎人们甚至社会怎么看待他们。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是如此。屈原一直主张楚国通过变法图强,并联合齐国共同对抗秦国,但由于小人的诬陷,楚怀王疏远他,顷襄王放逐他,流离、辗转沅、湘二水间长达九年。对于立志报国的屈原来说,流放到远离国事的地方,这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屈原才会说到“吾独穷困”。这个“独”字虽说是对自己现在抑郁不得志的状况的抱怨,但其中也隐含着对自己的赞赏,赞赏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不会跟其他人一样,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做好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虽然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乐趣,但屈原依然“独好修以为常”。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自己修身养性却没有得到别人赏识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绝不会随俗浮沉。《离骚》中的“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和“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两句都显示出屈原的壮志难酬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指出人生有三境: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要耐得住独自奋斗的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后灯红酒绿的繁华。奋斗的路上,人们有很多战友,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你呢?可以称为知己的又有几人呢?《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的毛泽东32岁,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段。他的前半生,有很多经历跟长沙有关,学生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后来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因为帮忙成立湖南省总工会而被通缉。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长沙时,他写下了这首诗,回忆以前和同学意气风发的时候,抒发了自己对于未来的雄心壮志。开篇写道“独立寒秋”,毛泽东孤身一人立于湘江橘子洲头,不仅抒发了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寞,同时还隐含着没有知己的悲伤失落。上片的最后写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似是对当前动荡的时世发出一个客观评论,但其实也暗含着回答,跟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才是主宰国家命运的人。而怀有这样雄心壮志的毛泽东,又有谁真正了解呢?知音难遇一直是文人志士所面临的问题,毛泽东也不例外,这个心境通过“独”字可见一斑。
  四、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慢慢地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来越远,有的是因为成家立业而疏远,有的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异域而渐行渐远,有的是因为生活繁忙而疏于见面。生活在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在战乱时期饱受颠沛流离的人们。因为战乱,他们为了保命而四处奔走,远离家乡,与家人分离,明天在哪里、下一刻还有谁在身边都不知道。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很多地方,经陕西至河南到甘肃,再到了四川、重慶,最后辗转到了湖南。而在重庆的夔州,杜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常年的颠沛生活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此时的杜甫已五十六岁,已到了人生之秋。所以,他在《登高》中写下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首诗中的“独”不仅说明杜甫此时孤身登台,从“百年”能看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多病”显示出时间前进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现状,作者却无可奈何,空余惆怅。岁月流逝的感伤和惆怅,对于这位敏感的诗人来说,更加强烈。
  五、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
  一生中,人们总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不如意。但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有的人怨天尤人、悲观恨世,于是整天沉浸于悲伤之中,不能自拔。有些人却不一样,他们坦然接受命运给他们的挫折,不因命途的不公而怀疑自己、疑惑人生,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处世,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定风波》小序中,苏轼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天,这一年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的第三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始了他一贬再贬的仕途生涯。由湖州知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远离天子脚下,苏轼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享受生活。这一天上一刻还春光明媚,下一刻却下起了雨,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扫兴的事,不仅不能惬意地欣赏春光,还得到处找地方避雨,怎能不狼狈?而同样的境遇,苏轼却“吟啸且徐行”,不介意淋雨,也不因为被贬而低沉抑郁,而是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乐观豁达,正是通过小序中的“独”字体现出来的。
  六、结语
  “独”字常理解为“单独”“独自”,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却比字义来得丰富,来得深沉。每个诗人或词人在写作中应用“独”字,都因自身的不同境遇而寄托了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或许是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或许是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或许是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或许是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或许是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无一不是作者坎坷不平、忧郁愤恨心情的写照。对“独”字的解读,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诗人崎岖而饱满的人生,更好地解读“诗言志”。
  (江西南康四中)
其他文献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期刊
“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广泛存在的概念和命题。西方文化没有“势”这个概念,也没有“势”这个命题。但是,古今中外绘画者在作画时都不会忽视画面中“势”的存在。中国绘画者在鉴赏古代优秀作品时都会讲到作品是怎么布势的,可是对于“势”在绘画作品里的运用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势”在各种绘画中都可以运用。“势”是产生画面全局的态势、阵势、趋势和气势,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绘画中的“势”制造出了画面的整
期刊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除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外,一些原本立足于传统媒体的文艺节目却借助互联网平台又重新兴起,《圆桌派》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从互联网发展的互动性、资本价值的趋利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引领性与号召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作为优酷“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的《圆桌派》,是优酷视频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打造的高品质内容节目。优酷“看理想”系列前期一共推出了三档文化类节目,分别为《一千零
期刊
一、墓山石棺画像  墓山位于利国镇西南部,石棺埋于深2.5米的竖穴内,南北向,长2.3米、宽0.95米、高0.94米。头、足档、棺两侧档板及铺底石板各由一石构成。头、足档为近正方形的石板,宽0.74米、高0.7米、厚0.05米。棺上以两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南侧一石略小,长1米,北侧一石长1.3米。铺底石板由于受压,从中部断裂。  头档画面中部为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足档为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西侧棺板
期刊
《续诗品》是清代诗人袁枚标举“性灵”的代表作,仿照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重真情、崇个性、尚自然,并进一步讨论诗歌创作的必备条件、构思途径、鉴赏与修改方法。同时,作为以诗论诗的典型作品,《续诗品》自身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也成为袁枚诗歌主张的说明范例,体现了袁枚对“真”与“雅”、结构美与韵律美的鉴赏标准。  《续诗品》是清人袁枚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四言十二句诗的形式所作的一篇论诗著作。袁
期刊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
期刊
人性在失去道德准则、社会规则的约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殖民者来到殖民地,是否又能保持文明的做法呢?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主义潮流的引领者之一,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小说充分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末日之感,折射出日趋严重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沉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法、德、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英国文学家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以意识流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说《到灯塔去》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1910-1920年的生活展开描写。这部小说颇具印象派的风格,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使用象征主义表达了自己对死亡和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象征意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 
期刊
知识分子是鲁迅笔下从未缺席过的角色,他们或是穷困潦倒、心智麻木的落第士人;或是在残酷的旧社會无力地徘徊的“孤独者”;或是奋斗到最后被启蒙的人所吞噬的“启蒙者”。《一件小事》中的“我”是异于所有人的存在,从开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以为是到后来的自我反思,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自省和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语境下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及其自我身份认知的重
期刊
提到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这位现当代美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她的《反对阐释》《论摄影》《作为疾病的隐喻》等这些观点独特、言辞犀利、紧跟时代命题的评论文章,其影响十分广泛,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都评价她为“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其实,桑塔格最希望人们记住的身份并不是批评家,而是作家。虽然产出不多,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