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旁哀婉的相思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名篇,充分展现了屈原“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成为多版《大学语文》的选篇和专升本考试的复习篇目。由于屈原作品年代久远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湘君的苦恋哀思,同时带领学生分析屈原的政治情怀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本文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情节,开展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
  《湘夫人》和《湘君》选自屈原《楚辞·九歌》,是姊妹篇。“九歌”原本是古乐章的名字,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礼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以人神恋歌为主,写的虽是神仙的爱情生活,却字里行间流露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湘夫人》中包含了大量的景物、植物和环境的描写,通过构造大量的虚幻景象来反映水神的情绪变化,丰富又含蓄地表达了男女水神的悲欢离合之情,语言既保留了民歌的节奏特色又不失精致典雅,令人寻味。只有通过对诗歌环境的整体把握,学生才能深入体会诗人的文采绚烂和高洁情怀。
  一、《湘夫人》情境教学构思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是情境教學法的首创者和提倡者,她概括出情境教学法的“四特点”:一是“形真”,为学生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可以对话的多彩世界,做到将课程内容与真实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真”中领悟知识;二是“情切”,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因——情感,促使学生动用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三是“意远”,是“情境教学”而不是“情景教学”,根本原因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将学生代入情境的创设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文意境更为深远;四是“理寓其中”,“形真、情切、意远”三者融成一个整体,学生在形象与情感中获得了教材所含蕴的理念。情境教学在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上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笔者在构设《湘夫人》教学情境中,以开篇的四句诗——“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情境核心进行展开,这四句诗是《湘夫人》的开篇,也是全诗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它为人们呈现了一幕颇具神话色彩的戏剧性场景和戏剧独白的人物形象,更通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千古秋景名句为全诗奠定了深秋暮砧的基调。“洞庭波”的涌动许是因为那飞舞飘落的秋叶,而木叶之所以纷纷下落也是因为洞庭波涛的汹涌律动。暮秋之季,万物凋零,湘君焦急地徘徊、思念,有条不紊地修建约会之地,急迫地等待,最终候人不来的凄婉结局都与这个洞庭波旁的景色如此相衬。因此,笔者设想了一个“洞庭波旁哀婉相思”的场景,设计每节诗的情境和教学步骤,以期开展以一次教学尝试。
  二、《湘夫人》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一)搭建主题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画、声音、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宏大的主题背景,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跟随教师一起走入诗歌的意境中。根据教学设计的核心诗句——“洞庭波兮木叶下”,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画:图画上是波涛涌动的洞庭湖,岸边是一排排高大健硕的树木,树枝散漫,金黄色的叶子倒映在水面上,太阳西下,将一湖的碧波染成深黄色,荡漾的波涛激起一阵阵波纹,秋风随着江波翻滚,金黄的树叶像旋转的蝴蝶纷纷凋落,仿佛给洞庭湖面披上了一层黄澄澄的纱衣,一位身着长袍的男子久久站立,他一手轻抚树干,一手握拳背后,目光向湖的那边望去,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
  教师在古琴的配乐中做独白描述:夕阳沉沉,煌了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我极目远望,期盼的目光燃成了惆怅,你是否姗姗来迟,抑或是忘了约期,树枝轻摇,风儿微凉,洞庭波上起漪荡,满天黄叶翩然落降,落到心里化成情殇……
  教师提问:请问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猜猜这会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二)情境构设与诗文讲解
  教师独白:在古老的湘水河畔,有这样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是湘君和湘夫人,两人生死离别,为了再次相见约定了见面的地点,相思心切的湘君伫立在洞庭湖旁,满怀期待。接着,教师深情吟唱《湘夫人》第一小节,然后让学生齐声诵读。
  1.约而不见,惆怅心伤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教师分析:第一小节主人公盼望爱人赴约而来,却事与愿违,表达了湘君极度低落的情绪。
  2.思而不言,欲说还休
  教师独白引入情境:古人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们神伤的男主角在失望和惆怅中,不禁对着洞庭湖水幽幽唱道: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教师分析:这里出现了表达相思的千古名句——“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君将深深的思念埋藏在心底,不知作何言语,只能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3.筑室水中,幻化泡影
  多媒体更换图片,ppt展示出一座建于水中的宫殿(可用图像处理软件简单合成,使用ppt的动画效果,随着独白和情境的不断引入,将荷叶、各类香草植物的图像一步步装饰于宫殿之上)。   教师独白引入情境:这个时候,相思心切的湘君仿佛听到佳人的召唤,他幻想着与心爱的人一同远行,为了心爱的湘夫人,主人公悉心装饰了约会的宫殿,他心怀期待地唱道: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木做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教师分析:湘君看到了有违常理的事物错位,四处追寻湘夫人,幻想中仿佛听到佳人召唤,湘君在水中用香草和香料搭建了一座高雅华贵的宫室,打算同爱人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而湘夫人迟迟不来,一切幻想都成为泡影。
  4.寄托信物,藕断丝连
  多媒体更换图片,图片中长袍男子将一件信物扔至江中,右上角的云彩中有湘夫人的身影仿佛在回头顾望。
  教师独白引入情境:佳人早已乘风西去,相会之约遥遥无期,心中无限惆怅的湘君独自走到水边,想到或许还能再见到心爱的人吧,哀伤的他又多了一丝凄婉的从容: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教师分析:执着的湘君虽然最终未能如愿再会佳人,仍然通过信物和香草表达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希望与绝望交织在一起,缠绵哀怨,感情深挚。
  (三)配乐吟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古琴配乐分别进行集体吟诵和分组吟诵,挑选演技最好的学生到讲台上用朗诵的方式演一场独角戏,要求全体学生把握男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体味湘君对湘夫人始终如一的真挚情感。
  三、升华主题,剖析屈原
  学生在情境中逐渐把握了湘君的情感,体会到湘君和湘夫人之间生死契闊的忠贞爱情。这时,教师可以对屈原的生平、经历、诗文中“香草”的隐喻以及他本人对祖国的热爱和高洁的情操加以介绍和剖析。加工祭祀乐歌适应了楚国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屈原自我感情的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虽被放逐,他仍然心念国事、为国为民,这种执着追求却虚幻难得所引发的哀愁、失望、相思都通过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得到了同构感应和精神寄托。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刘畅(1989-),女,山东泗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其他文献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除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外,一些原本立足于传统媒体的文艺节目却借助互联网平台又重新兴起,《圆桌派》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从互联网发展的互动性、资本价值的趋利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引领性与号召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作为优酷“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的《圆桌派》,是优酷视频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打造的高品质内容节目。优酷“看理想”系列前期一共推出了三档文化类节目,分别为《一千零
期刊
一、墓山石棺画像  墓山位于利国镇西南部,石棺埋于深2.5米的竖穴内,南北向,长2.3米、宽0.95米、高0.94米。头、足档、棺两侧档板及铺底石板各由一石构成。头、足档为近正方形的石板,宽0.74米、高0.7米、厚0.05米。棺上以两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南侧一石略小,长1米,北侧一石长1.3米。铺底石板由于受压,从中部断裂。  头档画面中部为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足档为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西侧棺板
期刊
《续诗品》是清代诗人袁枚标举“性灵”的代表作,仿照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重真情、崇个性、尚自然,并进一步讨论诗歌创作的必备条件、构思途径、鉴赏与修改方法。同时,作为以诗论诗的典型作品,《续诗品》自身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也成为袁枚诗歌主张的说明范例,体现了袁枚对“真”与“雅”、结构美与韵律美的鉴赏标准。  《续诗品》是清人袁枚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四言十二句诗的形式所作的一篇论诗著作。袁
期刊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
期刊
人性在失去道德准则、社会规则的约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殖民者来到殖民地,是否又能保持文明的做法呢?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主义潮流的引领者之一,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小说充分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末日之感,折射出日趋严重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沉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法、德、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英国文学家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以意识流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说《到灯塔去》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1910-1920年的生活展开描写。这部小说颇具印象派的风格,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使用象征主义表达了自己对死亡和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象征意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 
期刊
知识分子是鲁迅笔下从未缺席过的角色,他们或是穷困潦倒、心智麻木的落第士人;或是在残酷的旧社會无力地徘徊的“孤独者”;或是奋斗到最后被启蒙的人所吞噬的“启蒙者”。《一件小事》中的“我”是异于所有人的存在,从开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以为是到后来的自我反思,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自省和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语境下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及其自我身份认知的重
期刊
提到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这位现当代美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她的《反对阐释》《论摄影》《作为疾病的隐喻》等这些观点独特、言辞犀利、紧跟时代命题的评论文章,其影响十分广泛,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都评价她为“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其实,桑塔格最希望人们记住的身份并不是批评家,而是作家。虽然产出不多,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
期刊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寓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寓意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对于人们解读文言文和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课本为例,分析文言文和诗歌中“独”字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说文解字》云:“羊为羣。犬为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由此可以看出,“独”的本义是独自、独立、单独,后来引申为“专一”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独”是一种外形像老虎、白色的身
期刊
在服装行业高速发展与更新的今天,服装中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越来越重要。中国民族图案的魅力无与伦比,其具有优美的形式、多变的配色以及丰富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民族图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更是被赋予新手法、新思路、新色彩,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时尚舞台之上。民族元素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堆积,不是对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式样、表面形式的模仿,而是自然生发于中国民族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