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的“信癖”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衣食住行皆可成癖。近读苏雪林长达50年间的四百万言日记,发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信”,我姑妄称其有“信癖”。事一成癖,趣随之生矣。
  苏雪林年过花甲后,日记中常有“还信债”或“一天光阴又在写信中度过”或“今日为写信最多之日”的记录。94岁时则曰:“余现别无所乐,唯得知音者之信,及自己有文字刊于报章,乃稍稍开心耳。”(1991年8月24日)
  苏雪林一生节俭,用她自己的话说“近乎啬”。但由于她爱写信,邮资成为她生活中一笔不小的开支。日记有载:“于今每个月邮费及信封、信纸不知用多少,以往十元邮票可用数月,今则半月耳。”(1959年1月17日)为节省邮资,信封她常用商家塞在信箱内的广告自己糊制,信纸则由随手抓来的各样替代品充当,甚至包括餐厅的餐巾纸。80岁时,她偶见旧物中一叠老得发皱的信纸,“熨了一下。此信纸乃余20年前自法国携归,或20余年前台北所购,早已微黄而皱,幸熨后尚可用”。
  20世纪50年代末台湾邮资下调,她十分高兴:“我可以写薄信纸四张,而不用航空信笺,殊方便也。”好景不长,后台湾邮政当局宣布作廢了一批邮票,她牢骚不已,说“这是坑民”。20世纪70年代台湾邮政当局又出新花招:凡在邮局定做寄信用的规范化橡皮章者,钤此印八折收费。她专定一枚,云:“定做此物以来,今始用之。若居心不贪,发出三四封信皆加此章,则回信不致冷落。”她是求信若渴,想广种多收罢了。
  寄台外邮资昂贵。某次她让女佣到邮局挂号寄两本书到九龙,一过秤要250元,她嫌贵,让女佣改为平邮。到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航空信笺从9元涨到10元,她盘算着还是寄航信划算。可是一旦超重便会被退回,还要罚款,她叹道:“以后不便写信矣。”苏雪林写信如作文,往往下笔千言。她喜用薄纸,正反面都写,仍稍不留心便会因超重被退回。鉴于此,她专备了一个小秤,信封口前先过秤,如果超了,去掉一页便是。
  另一件令人捧腹的事,是1991年台湾邮资大涨,她很是不满,以实际行动“抵抗”:“邮资增资后,即少写一二封,乃市民之消极抵抗也。信少,邮局收入也少,则增邮资实为失策,或不久的将来又将减资,则我辈胜利矣。”(1991年8月1日)还有更有趣的是,20世纪50年代她由法赴台,船泊西贡一天:“余听说西贡写信到巴黎航空亦仅需十五方,竟欲占占便宜,遂以整天工夫写信,计写五封……下午写完去寄,问管信件之船员,则由巴黎写航信到西贡为十五方,而由西贡写航信到巴黎则需五十五方。”(1952年6月25日)遗憾的是此日记无下文,不知信她最后寄了否。
  为省邮资,苏雪林常请从海外回台的朋友带信。“因明日公宴陈通伯(陈西滢)先生,余将利用渠飞欧机会托其携带信件,故今日将学生作文束之高阁,大写其信……共十三封,直写到晚上11时始睡。”(1952年11月2日)20世纪60年代她一度在新加坡南洋大学教书,该校各人来信一律存在图书馆。图书馆距其住地较远,她为了能及时读到朋友们的来信,不得不每日奔波到图书馆取信,虽然直喊划不来,但仍照跑不误。她寄的信数量多、质量高(长),而所得回报极不平衡。在日记中她历数友人不够朋友:“叔华来信,余立复一航笺,写得密密麻麻,比她来信的字多五六倍。”她常抱怨谢冰莹写信像写条子,“不知她一天到晚在忙什么”。她发誓要“以牙还牙”,写短简,可一挥笔又刹不住了,非千言不罢休。
  苏雪林写信的热情,笔者深有体会。1996年的半年内,她共致我7封信,用的都是超薄型大白纸,密密麻麻,正反面均写,有一封字密到与落款重叠,看都看不清楚。最长的一封长达3000字,而那时她已百岁。她致我的最后一封信的日期,距她50年日记终结的1996年10月19日只有11天。那时她的字已歪扭重叠、笔画不全,几不成形。这或许可称是她的“绝笔”了。
  苏雪林晚年耳朵失聪,不能接电话,与人面对面交流也只能靠笔谈。特别是与她共同生活的姐姐淑孟过世后,她一人独居,终日面壁无语,更赖写信排闷遣愁取乐自娱了。
  苏雪林一生究竟写了多少信,且看“今日为余烧信日”一篇记载:“昨日烧信纸未尽,又到后院烧之。下午睡起,看报二份毕,续烧废纸。三四年来积信上千封,连一些被白蚁蚀之物皆付一炬,足足烧到晚餐的时候。”(1974年11月2日)笔者又从苏淑年《雪林师与我》中获悉,仅她收藏的苏雪林的信就有300多封。与苏雪林有书信往来者很多,包括胡适、曾虚白、蒋梦麟、王雪艇、张道藩、谢冰莹、潘玉良、凌叔华等等;晚年她与大陆友人的通信也多,包括冰心、钱钟书、萧乾、袁昌英、舒乙等等。苏雪林自言,友人的信她是每信必复;而友人复她者,“唯半数耳”。由此我估计她一生写的信,谅有一二万封之多,或可获当代文人写信冠军。
其他文献
1924年,一代影星王丹凤出生在上海。起先,她叫“王玉凤”。因为爸妈是戏迷,受他们影响,小玉凤也喜欢上了戏剧和电影。那时她还爱追星,床边贴满了当时的大明星胡蝶、周璇的照片。  16岁那年,她跟着做演员的邻居去摄影棚看拍戏,导演觉得她很上镜,便让她客串了一个小丫鬟。这次合作后,导演问她是否愿意演电影。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但小玉凤还是坚持和公司签了3年合约,并把自己的名字从“玉凤”改成了“丹凤”。她不希
期刊
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码头,停泊着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2013年10月29日,它在游弋大洋40多年后退役,而它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仍在“服役”之中。  身体状况只允许他每天工作半天,黄旭华觉得时间不够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8时30分,他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整理过去数十年积累的资料。这位“志探龙宫”一辈子的“痴翁”,要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留给后代。  93岁的黄旭
期刊
耗时4年半、倾其全力完成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乐,是王立平一生中“最难产的作品”。从小立志要做音乐家、13岁就被收入中央音乐学院的他,调动自己所有的天赋、才华和情感,独创了一套迄今为止传唱度最高的“《红楼梦》音乐方言”,浇筑了一道后人难以跨越的高墙。  从事音乐教育的父亲,在王立平心里种下了音乐梦。这个“很小就立志要做音乐家”的孩子天赋惊人—1954年11月,年仅13
期刊
宋朝官吏所戴的帽子有别于其他朝代,其特殊之處在于:官帽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根长翅。这种官帽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  据说,赵匡胤有一次上早朝,在听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有不少官员在下面窃窃私语。赵匡胤心中不悦,但没露声色。  退朝后,他传旨下去,让人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的翅各伸出一尺多长。这种帽子除了在朝堂等正式的公务场合必须戴,一般场合不戴,因为戴上它
期刊
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著名的《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千百年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读过这首诗,从未有人提出过疑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却发现这首诗中有不切实际的描写。于是,华老撰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塞下曲》写的是北方,北方大雪纷飞的时节,作为候鸟的大雁早已飞回南方了,而且月黑天高之夜,又怎么能见到大雁
期刊
这个暑假,我像很多“怪兽家长”一样,把刚满1 0岁的孩子塞进各种补习班。  一个多月下来,收获颇丰:她临摹凡·高画的秋天景象,深深浅浅的黄挺好看;她弹古筝曲《战台风》,颇有人定胜天的磅礴感;数学课上,她利用共角定律把那些横七竖八的三角形的面积算得清清楚楚;她开始听英文版的《哈利·波特》;她学会了蛙泳……  但很快,我的小得意被九寨沟地震震碎了——我读到了机器人用25秒写出的九寨沟地震消息。25秒!
期刊
1931年4月的某个春夜,清华大学的大礼堂里正上演话剧《玩偶之家》。在这场演出中,大二学生曹禺饰演女主角娜拉。台下坐着一位神情专注的女学生郑秀,她被这个故事和这位“女主角”深深打动。然而到了后台,她惊呆了:这个“娜拉”是由一个男生扮演的!“娜拉”也惊呆了:怎么会有这样清丽的女子?  郑秀出生于南京,父亲郑烈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的大法官。1932年,她考入了清华大学法律系,成为清华园里备受瞩目的人
期刊
是人都怕老。老外会直接拒绝透露年龄,尤其是女人,年龄是绝对隐私。你不用问,她们的年龄都在18至88岁之间。这很好玩。国人比较隐晦,在公开场合往往会说“哎呀我老了我老了”,私底下则一定认为“我不老我不老”。谁要是公然说自己年轻,简直就是不要脸;可谁要是私底下发现自己真的显老,那就死的心都有了。这么复杂纠结的文化,细细捉摸它的逻辑,也很好玩。  老外把年龄列为个人隐私,形成的社会效果,反而是大家都不在
期刊
我的戏缘  說起来,黄家应该算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往上数,我爷爷、太爷爷都是翰林,家族里还有几位先人也比较有名,在我的老家浙江,有瑞安“三黄”或“五黄”先生之说。祖上哪里能想到,我会“坏了门风”、成了“戏子”呢?不仅如此,我还带着弟弟妹妹们一串儿,把我们家变成演艺人家了。  我父亲黄曾铭清末时留日,学的是电机,回来赶上做了清末最后一科的洋翰林,后来在北京电话局任工程师,兼工大教授。我们家的气氛非常自
期刊
启功先生在他66岁那年曾自撰“墓志铭”,概括自己的一生。全文共72字,每句3字,合辙押韵,风趣幽默,在朴实无华中引人深思: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写此铭的三年前,启功先生的妻子章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