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访中感知学生生活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暑假中进行了一次家访,进入了四个学生的家庭,从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我们丰富了自己的想法,更全面的了解了学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一个辅导员的重要意义和责任的重大。
  关键词:家访;学生;孤儿;优秀分子;期望;勇敢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314-01
  作者简介:于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辅导员。
  暑期家访作为我校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一种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作为学校领导、学校辅导员关心学生成长环境,了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活困难,从精神上、物质上已给一定帮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一次暑期家访工作让我对辅导员的工作和责任有了重要的认识和使命感。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是我们时时刻刻所关注的,但是学生在家庭中重要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在学校中没有看到的,没有体会到的,暑假家访是全面了解一个学生的重要机会和最好的途径,是展示学生成长与生活全貌的最好机会。
  2015年8月10日、11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组织了一次针对贫困学生、学院优秀学生的家访活动,我们先后走访了四名学生,共两名贫困生和两名学院优秀学生。孩子们真切的笑脸、学生家长们殷切的期盼都让我感觉到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重大。当我们走进一个贫困学生的家里,低矮的房屋、年迈的奶奶、简单的陈设和孩子那纯真却又有点腼腆的笑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孩子家长的殷切期盼、老人脸上快乐笑容和朴实的叮嘱都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重要性。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学生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与个人品德,我曾经有幸听了我省高校教育的前辈的讲座,讲述了一个辅导员家访的意义。如果你只认为这是一次走访和向家庭中父母的工作汇报,那你就错了,其实一次走访是一种对学生的奖励和一种对学生责任的体现,当你走进学生的家庭更像是走进一个学生的内心,她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生,是一个家庭中的一员,从家庭中你能了解到一个学生的另一面和一个家庭展示出的对自己孩子的独特的爱,你更能从父母的角度去关爱你的学生,关爱你的“孩子”。我们把自己“宅”在学校里面,像是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面,没有开放自己的视野和心灵,更像是在塑造一个雕像,但是只有一面,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无法体现它应有的美丽。一次走访或许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见到的学生家长也不是特别全,但是首先对我的震撼和感触是特别深的。首先,我们历来都是认识的20左右岁的孩子,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孩子的家长都是电话那头的声音,那种想象,当你走进孩子的家庭,那种丰富的想象和你所见永远都搭不上边,乐观不意味着曾经没有悲伤,沉默不意味着对将来的绝望,当你走进他们的生活时候,才发现你所不认识的另一面。例如我认识的一个班长,平时的乐观和开朗,搞笑的时候乐的我们前仰后合;演出小品的时候惟妙惟肖,个性的发型和时尚的穿着让你都联想不到他其实是个孤儿,平时住在福利院里面,偶尔去亲戚家,学费国家报销,生活费由自己打工赚取,还有亲戚的一些帮助,如果你不去看看他生长的环境或许你永远都不明白他的快乐是真的快乐,是知道苦难和不开心之后的快乐,是明白快乐真谛的一个孩子。以前我还总是狭隘的认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更内秀,更关注学习,不会太多的展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一次家访彻底改变了我自己的想法。当我们驱车走进乡村,当车已经无法前进,我们又徒步走了一段路之后走到学院的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干部也是学生会特别出色的一员家里的时候,我的想法被颠覆了。学生一直在市区里面打工,为了迎接我们专门回家一趟,从放假以来她都没有回家一次,直接就去打工,为了在盛夏的旅游旺季多销售一些旅游纪念品,要不是那个平凡的房子和大大的农家院,我都以为她是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站在舞台上穿着晚礼服去当主持人,才能在大合唱中拿起话筒讲述我们的心声和祝福,在满脸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成熟和勇敢,还有一种震撼到我的强大。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只是在学校看到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看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快乐和成长,我们的陪伴也许仅仅几年,但是我们却希望能做孩子们一辈子的老师,给予他们精神上一辈子的指引。也许我们把自己当成他们生命中的过客,当成为他们的服务者,也许我们在尽自己的全力在帮助他们,但是我们的想法和方法毕竟是有局限的和狭隘的,当我们走出校园,走进学生生活,我们就在丰富自己想法,塑造一个全面的学生,塑造了一个我们的角度看不到的学生的“死角”,这样“雕塑”才是完美的,立体的。教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更让我们站在一定角度去指引别人的人生,也许我们辛苦,我们的付出别人不知道,但是我们却在影响着别人的未来,开拓着自己的眼界,塑造着一个个不同的人生。
  [ 参 考 文 献 ]
  [1]李明.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4.
  [2]郑宁.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3.10.
  [3]张珍瑜.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重要性的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1.
其他文献
摘要: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律古籍整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甘肃政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9日至20日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期刊
摘要: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将“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相关行为纳入刑罚的范畴,标志着替考正式入刑,这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入罪必要性、构成要件解读、制度完善三个层面对替考罪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有利于替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解与适用。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替考入刑;必要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功能性平台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微信就是这众多平台的一种社交性软件代表,并成为人们常用的社交工具,与此伴随的网络诈骗行为也不断出现,为此,笔者在本文总以微信红包事件为例提出预防和控制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以期给相关部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微信红包;网络诈骗;犯罪;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4.3;D917.6 文献
期刊
摘要:婚姻自由是恩格斯婚姻家庭观的重要思想,也是恩格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认为婚姻自由首先要女性投入到社会生产中,有足够的岗位可以工作。其次是家务劳动社会化,女性不用在公共生产和家务劳动中选择。最后婚姻自由还要包括离婚自由。恩格斯认为婚姻是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现存的一夫一妻制也只是对妇女的约束,婚姻自由不应该只是写进法律就足够了,还需要一些制度的辅助。恩格斯的婚姻观虽然只是对当时社会婚
期刊
摘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度自治性和资本多数原则,决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侵犯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对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问题的分析,自治虽是公司章程的本质属性,但是章程自治受到公司法基本理念和原则的限制和约束。  关键词:利润分配;资本多数决;章程自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258-01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新型财产种类,因其具有价值,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性而应被纳入现行法律所保护的财产范围,应作为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中间类型权利,在法律适用上宜作特别解释。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产业化的发展,网络虚拟物品走向了商品化,各网络用户玩家必须通过支付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网络虚拟财产。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网络犯罪中出现的虚拟财产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虚拟财产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由封建王朝到现代社会,通奸现象一直存在,但其处罚却从刑罚处罚的罪名逐渐变为了仅是道德层面的谴责。晚清时期,清王朝统治由繁荣走向没落,传统的封建法律发生改变,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外的律学,律典,进而开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征途。在这一逐渐求变图新的过程中,面对对两性婚姻生活不忠的最典型现象——通奸,作为当时的司法官员面对不同的情况已然按照案件情形的不同,考虑多种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区别判罚。本文从《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不足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张家口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在社会治安管理中应用视频监控系统的措施,以期能够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社会治安管理;张家口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303-02  作者简介:冯占山,男,吉林通榆人,张家口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我国政府职能正在由管制型、全能型向管理型、服务型、法制型政府转变。地方立法、地方规划的制定、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等法治化建设为地方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获得渠道和能力的有限性,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社会组织介入地方法治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法治化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应从法律、政府、自身建设
期刊
摘要:“好人好报,以德报德”让德高者得以彰显,让施善者得以福报,是中华民族道德标准的体现,也是时代稳健前行的强大动力与重要基础。“好人好报”价值导向在于引导群众推崇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形成善行者的行为受褒奖、受尊重的社会风尚,引导和鼓励人们争做“身边好人”,促进我市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  关键词:“好人好报”;价值导向;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