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趋于成熟,特别在生理上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等已经接近成人,但高中生面临着极重的升学压力,大多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导致高中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体育锻炼也随着他们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对其终身身心的发展极为不利。教师应当在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我锻炼意识和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正确引导高中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 自我锻炼 终身锻炼
一、高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高中生大多处于15岁到18岁之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的青年初期,从心理和心理上趋于成熟。特别是在形态和身体机能上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有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高中生又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有很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高中学校的教学也都以高考为中心,一味追求升学率,造成了体育课时越减越少,甚至到高三的时候,体育课几乎被取缔了。再加上学生也很少从另外的途径获取体育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固定锻炼的时间和欣赏体育运动的能力,学生自身也不愿意上体育课,认为会影响学习或者受伤。所以,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增高,许多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不喜欢体育课。
另外,高中的体育课堂活动形式相对单一,运动环境并不是太好,场地器材不齐全、卫生和安全条件不达标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不满,从而导致对体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不感兴趣等,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更有甚的会引起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1]。另一方面,高中体育老师体育教学观念滞后,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把为“竞技而锻炼”的体育教育理念放进自己的课堂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及能力,忽视体育运动的过程。加上有些体育老师不能很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情况常常发生。
二、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
固本尚需浚源,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体育教师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就是疏浚高中体育教学之源。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建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当学生走出校园,也不会终止体育锻炼。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无论是在机能和力量、骨骼柔韧性上来讲,高中是学生处于身体的“黄金时期”,然而,众所周知,现在的高中生中“小胖子”越来越多,“眼镜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学生肺活量、心率等平均指标令人担忧,高中生的体质正在逐年下降。这些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放在工作得重中之重。
学生自我锻炼,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体育强身健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已具备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活动的一种本领[2]。
高中有着自身特殊性,虽然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也随着每一次考试加大。但从高中也会有相应的课间活动,课间操活动和一星期两节的体育课上来讲,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的课程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实施过程,每一节课程,教师都应侧重讲述自我锻炼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体育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同时,还要十分留意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团体、小组合作等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还能促进同学间感情的交流。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需把课内外相结合,把课堂上教与学和活动课上的学与练及余暇体育的自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术转化为相应的自我锻炼能力。
(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对体育教师来讲,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仅只是关注于学生的在校期间的阶段性的锻炼,还要看到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学生的发展。体育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特别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兴趣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
师生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开展每个新项目的体育课之前,可以先上室内课,给学生讲一些该项目的基础知识、有关的人物和故事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3]。比如讲些篮球明星,介绍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辛苦锻炼成长的历程,最后取得成功的不易。再比如例如在教学生打球时,教师进行动作讲解后,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投篮,如“不错”、“好”、“厉害”、“OK”等调节语言,增强学生信心。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用鼓掌等肢体语言表示自己的赞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树立体育课堂上的自信,与之同时他们也能学会几种体育锻炼的“技能”。比如说在体育课堂中掌握打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的技术,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惯性锻炼。另外,体育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面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好的锻炼习惯。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培养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军.高中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欣赏教育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5.
[2] 管水法,刘卫中.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M].浙江体育科学.2001(23).
[3] 鲍俊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 自我锻炼 终身锻炼
一、高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高中生大多处于15岁到18岁之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的青年初期,从心理和心理上趋于成熟。特别是在形态和身体机能上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有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高中生又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有很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高中学校的教学也都以高考为中心,一味追求升学率,造成了体育课时越减越少,甚至到高三的时候,体育课几乎被取缔了。再加上学生也很少从另外的途径获取体育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固定锻炼的时间和欣赏体育运动的能力,学生自身也不愿意上体育课,认为会影响学习或者受伤。所以,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增高,许多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不喜欢体育课。
另外,高中的体育课堂活动形式相对单一,运动环境并不是太好,场地器材不齐全、卫生和安全条件不达标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不满,从而导致对体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不感兴趣等,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更有甚的会引起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1]。另一方面,高中体育老师体育教学观念滞后,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把为“竞技而锻炼”的体育教育理念放进自己的课堂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及能力,忽视体育运动的过程。加上有些体育老师不能很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情况常常发生。
二、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
固本尚需浚源,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体育教师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就是疏浚高中体育教学之源。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建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当学生走出校园,也不会终止体育锻炼。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无论是在机能和力量、骨骼柔韧性上来讲,高中是学生处于身体的“黄金时期”,然而,众所周知,现在的高中生中“小胖子”越来越多,“眼镜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学生肺活量、心率等平均指标令人担忧,高中生的体质正在逐年下降。这些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放在工作得重中之重。
学生自我锻炼,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体育强身健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已具备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活动的一种本领[2]。
高中有着自身特殊性,虽然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也随着每一次考试加大。但从高中也会有相应的课间活动,课间操活动和一星期两节的体育课上来讲,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的课程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实施过程,每一节课程,教师都应侧重讲述自我锻炼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体育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同时,还要十分留意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团体、小组合作等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还能促进同学间感情的交流。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需把课内外相结合,把课堂上教与学和活动课上的学与练及余暇体育的自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术转化为相应的自我锻炼能力。
(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对体育教师来讲,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仅只是关注于学生的在校期间的阶段性的锻炼,还要看到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学生的发展。体育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特别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兴趣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
师生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开展每个新项目的体育课之前,可以先上室内课,给学生讲一些该项目的基础知识、有关的人物和故事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3]。比如讲些篮球明星,介绍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辛苦锻炼成长的历程,最后取得成功的不易。再比如例如在教学生打球时,教师进行动作讲解后,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投篮,如“不错”、“好”、“厉害”、“OK”等调节语言,增强学生信心。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用鼓掌等肢体语言表示自己的赞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树立体育课堂上的自信,与之同时他们也能学会几种体育锻炼的“技能”。比如说在体育课堂中掌握打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的技术,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惯性锻炼。另外,体育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面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好的锻炼习惯。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培养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军.高中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欣赏教育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5.
[2] 管水法,刘卫中.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M].浙江体育科学.2001(23).
[3] 鲍俊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