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关于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

来源 :幼儿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假期因特殊因素被拉长,令人们将注意力更多转向家庭,转向社区。随着社区的人文环境问题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儿童人文关怀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尤其是空间设计师们的关注与反思。
  儿童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群体,也是连接社区和家庭的关键纽带,备受关注。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儿童与家长的主要活动场所,如何科学打造?在当下很多家庭可能三代甚至多代共居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来缓和代际间的摩擦和矛盾?如何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时更加强调对儿童的人文关怀?……这些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空间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对象。所以,笔者拟围绕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关于儿童人文关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討,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思考。
  一、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针对性”或是“圈养”
  在住宅高密度的城市,社区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的社区空间设计,更把儿童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作为设计的重点考虑元素,并成为热点。然而随着特殊时期社区内亲子活动比往常频繁,社区空间设计中程式化的“游乐园”场地,还有场地中越发亮眼和酷炫的儿童区块设计与设备等,也随之显露出各式各样的社区空间设计痛点,人们因而渐渐远离。比如,相对于某社区内塑胶游乐场的空无一人,离游乐场不到30米的小广场,却挤满了小朋友。孩子们环绕喷泉、水池追跑打闹,甚至将没来得及搬走的杂物当作玩具,占山为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远远背离了设计师原本想要在社区空间设计中关于儿童人文关怀的“针对性”初衷,取而代之的是固化的程式化的“圈养”思维。




  其实,早在2018年,长沙万科、林德设计和悦数洞察等品牌,在关于“儿童友好”主题沙龙上,就已经提出 “轻玩具式”(游戏景观 PLAYFUL LANDSCAPE)的设计理念,并总结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儿童友好社区景观打造方案,试图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儿童人文关怀发声,强调公共空间设计不应仅考虑成人的活动需求,也要考虑儿童的游戏需求,并保证儿童的安全。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里,应当弱化器材的堆砌,着重利用自然元素,让孩子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充分开展户外游戏,自由玩耍、锻炼和社交,让他们感受自然、提高身体素质,并增强社交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创造力。这样的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景观才称得上为全年龄居民所共享,才吻合设计师们的初衷,即真正强调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儿童人文关怀。
  二、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社交空间距离需求
  众所周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与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以满足人际交往中心理上的安全距离需求。但传统意义上的亲子空间设计,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在儿童渐渐成为社区和家庭连接纽带重要角色的情况下,社区场地的集中片状设计,需要通过更多高密度、小尺度、整体化的社区口袋景观1来让原有的设计获得丰富和整合。比如,在设计中可以把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围合空间2作为一个完整的客厅,来满足成人关于儿童看护、休闲和社交等多重功能的需求,转变旧有的围绕已有场所规划活动的思路;又比如,把娱乐和休息的功能需求融入对整体空间设计中;再比如,削弱传统观念中对所谓“迪士尼”式游乐场的追捧。(我们要的不是让儿童去找地方玩耍,而是创造一个孩子可以自由玩耍的地方。)此外,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舒适性,并提供相应的休息设施;也要充分考虑成人开展亲子活动的环境需求和设备需求等,以提高亲子陪伴质量……总之,在尊重与满足人们社交空间距离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成人与儿童的需求,对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再划分,打造一个真正让家长们遛娃社交的舒适的“入户庭院”,这也是在当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儿童人文关怀的表现。
  三、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清洁分区”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健康最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赛拉维机构发起的相关网络大数据统计,2020年以来公众的卫生、消毒意识显著提高,约7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公共场所洗手、物品消毒 “非常有必要”。3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在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功能之外,也应重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借此提升人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若能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上增加“免接触”+“勤消洗”的功能,比如设置清洁分区等,这样儿童哪怕在这段特殊时期,也能到社区公共空间玩耍。
  总之,目前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工作中的儿童人文关怀不够完善;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碎片负面信息的涌入,增加了成人与儿童心理上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不信任感。 如果社区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注入更多儿童人文关怀,就能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3数据参考2020年2月12日,“冷眼观楼”联合知名地产设计机构赛拉维发布的覆盖自全国超过1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住需求网络调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学界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中国不仅迎来了美育的春天,也迎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举措,幼儿园教育也不
期刊
在新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美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幼儿阶段实施美育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让幼儿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并为将来他们能够成为富有创造力、进取精神,拥有开阔的胸襟、眼界,保持健康人格和高远精神境界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展美育教育,是园所工作的重
期刊
一、课题设计意图  1.通过卷、叠、摆等方法,利用家里的衣物设计简单的造型,表现生活中的艺术美。  2.愿意与家人分享创作的乐趣,体验与家人共同创作的快乐。  二、需要准备  材料准备:质地较柔软的上衣、裤子、袜子、手套,瓶盖,小棍,小勺等。  三、感知与体验  1.看一看(欣赏、感受、观察)  欣赏网络视频,提问幼儿:“能看出来这些造型是用什么东西摆设出来的吗?”“衣服也能够摆出各种形象的造型,
期刊
一、课题设计意图  1.尝试使用泥塑的方法创作“小泥人”。  2.通过摔泥、团泥、捏泥感受泥的特性,并体验压、按、搓等不同的泥塑方法。  3.体验亲子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需要准备  材料准备:水、泥土,身边的自然材料,如石头、树枝、树叶等。  三、感知与体验  1.看一看:和孩子共同寻找一片合适的土地,请小朋友摸一摸、戳一戳,感知泥土的特性。  2.想一想:思考并确定要用泥巴创作的人物,分析此
期刊
选自人美版幼儿美术启蒙课程《美的启蒙》小班分册下学期适用3-4岁幼儿美术活动  一、课题设计意图  1.通过红色引导幼儿生发爱国的情怀,提高他们对民间习俗的认识,感受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的喜庆和热闹含义。  2.幼儿知道红色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初步了解红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代表的含义。  3.鼓励幼儿回忆生活感受,通过大胆想象,尝试运用红颜色表王见生活,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需要准备  1.知识经
期刊
1.问:《胖子和瘦子》画风有趣,故事活泼,是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里蕴含的智慧给中国孩子讲的故事。您能谈谈这本书中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幼儿美育吗?  答:这是一个既幽默又有点悬疑色彩的小故事,读到最后,读者会发现它是温暖有爱的。故事的语言风格也很朴实自然,就像在纸上演出的一幕喜剧。这本书精彩之处还是画家笔下的形象,这就要提到画家贺友直,看他的画,就
期刊
一、课题设计意图  1.根据喜欢的事物,大胆想象,尝试创意拍照。  2.大胆表述自己对拍摄的想法,感受对生活事物创意拍照的乐趣。  3.体验亲子共同拍摄的快乐。  二、需要准备  材料准备:相机或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  三、感知与体验  1.看一看: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的美。看看哪些地方适合拍照。  2.说一说:将自己的拍摄想法讲述出来。  3.试一试:将相机变换不同的角度、方向,开拓
期刊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认为,儿童绘画的源泉是来自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即便是画同一个事物,不同年龄段儿童会呈现出对该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认知。儿童绘画,与先识字再读书写作一样,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孩子从没有目的的涂鸦,到可以根据记忆用简单的象征符号概括事物,建立事物间的联系之后,再逐步发展成用画记事,并能自主选择情节组织连续性的画面,记录生动有趣的主题故事。图1至图7如实记录了儿童的绘画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原创绘本在内容不断细分的同时,其艺术水准也在日渐提升,既有销量,也赢得了口碑。但要大力发展中国原创绘本,持续其在市场上所呈现的良好发展势头,还需要创作者、出版方和推广人等多方合作。本期栏目推荐中国原创绘本《牛粪们的愿望》,来自“把遥远的自然故事带给孩子”绘本系列,一起看看吧!  Part 1  张茜琳(以下简称“张”):熊老师好!2017年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带领一些“愿意
期刊
一、课题设计意图  1.通过欣赏绘本故事《小黑鱼》,尝试用陶艺泥片成型的方式来设计、制作一条小黑鱼。  2.幼儿乐意与同伴、教师分享自己设计的小黑鱼。  二、需要准备  1.知识经验:阅读过绘本《小黑鱼》故事,观察过小鱼的身体构造。  2.技能準备:有搓泥条技能与泥片成型的经验。  3.材料准备:绘本《小黑鱼》、鱼的图片、陶泥、擀面杖、陶艺木刀、泥浆、毛刷、毛巾、垫板  三、感知与体验  1.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