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是今天的时尚青年的心声。今人的借月抒怀,都源自于传统“月文化”的滋养。其实我们的古人,尤其是历代文人骚客,无论是漂泊天涯之客,还是身居宫阙之士大夫,都对月情有独钟。尽管自然界的月亮对于古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广寒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心灵深处涌流出的动人情愫所绽放的生花妙笔。
《诗》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皎洁的月光云影下,娇美的恋人,既切近又缥缈,情之凄美立显。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慨叹“人生几何”时,也禁不住吟诵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句。苏东坡又以其独特的情怀,显示出一份难得的旷达,认为“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而与“月”最有渊源的,无疑是“诗仙”——李白了,他一生所写的有关诗句,有上百句之多。
“灭烛怜光满”,古人对“月”的爱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吗?
一、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初选择:月亮崇拜
翻开文献资料来看,从上古至先秦两汉,我们的前人是给明月赋予了情感,是视之为神灵的。《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礼记·祭义》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这以史实般的记载,表明了对月的神圣祭祀是崇拜的方式之一。这是由于人们被月亮在黑暗中的光明、纯洁的特征所吸摄,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而褪去了神灵祭祀的光环的拜月,就更能表现出人们对圆满生活的祈愿。《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七夕,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大众化,时至今天,不少地区仍有这样的习俗。
二、传统思想文化的长期浸润:月景爱好
中国文人对月亮意象的青睐,除了作为一种原始的对自然的生命体验在华夏初民的无意识记忆中累积沉淀,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超个体的、先天性情感,同时与民族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以“无为”为本,强调守静去动的处世哲学,老子谓“恬淡为上”,“清静为天下正”。儒家强调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人格,主张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与处世哲学,孔子所谓“仁者静”,“木讷者近仁”等等,都是以静为美,以柔为美。正是儒道两家塑造了中国人的静态心灵、柔性品格,同时也使中国人的审美心态自然地选择了代表月亮文学的镜花水月、溪桥细柳,而远离了代表太阳文学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与电闪雷鸣。这也就是中国文学崇尚含蓄冲淡的意境美和大团圆的结局,而与表现冲突、抗争、死亡与毁灭的西方悲剧精神相隔膜的原因所在。
三、诗人情智世界的艺术再现:月之升华
根据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互渗律”学说,自然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并且主要是后者对前者的渗透。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连洒脱的诗仙也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们将离愁别绪寄于明月,因而造就了月亮这一离情乡思的意象。
其二,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悲喜哀乐总关月。“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心头悸动与喜悦的交织。“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勾画了人间的良辰美景,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与自然一样永恒,人生在世谁不期盼与恋人长相厮守的甜蜜?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失去爱妻的纳兰性德伤心欲绝地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残月勾起愁肠欲断,圆月最是短暂,怎不令人遗恨?
其三,生活的美化,灵魂的感悟。在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更是给人以空灵、高洁的世外桃源的理想。“月”往往伴随着人生的起伏,李白也只能孤单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兴起时豪放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又启发了人的思想,苏东坡终是由月景及人世,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态度的豁达竟是与月之圆缺有了绝妙的联系。
其四,永恒的象征。她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总能引起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她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探索。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她以复杂的情感指向、深刻的思想意蕴、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远古走进了今天,绽放着理性之光,绵延着亘古不变的情话,浸润着人们的梦和追求。
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诗人墨客永远歌咏的对象。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许多多的解释,这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觉得无论月亮作为什么意象出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月亮中感受古人的情怀。
月亮,是诗人美丽的梦。
《诗》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皎洁的月光云影下,娇美的恋人,既切近又缥缈,情之凄美立显。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慨叹“人生几何”时,也禁不住吟诵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句。苏东坡又以其独特的情怀,显示出一份难得的旷达,认为“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而与“月”最有渊源的,无疑是“诗仙”——李白了,他一生所写的有关诗句,有上百句之多。
“灭烛怜光满”,古人对“月”的爱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吗?
一、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初选择:月亮崇拜
翻开文献资料来看,从上古至先秦两汉,我们的前人是给明月赋予了情感,是视之为神灵的。《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礼记·祭义》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这以史实般的记载,表明了对月的神圣祭祀是崇拜的方式之一。这是由于人们被月亮在黑暗中的光明、纯洁的特征所吸摄,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而褪去了神灵祭祀的光环的拜月,就更能表现出人们对圆满生活的祈愿。《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七夕,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大众化,时至今天,不少地区仍有这样的习俗。
二、传统思想文化的长期浸润:月景爱好
中国文人对月亮意象的青睐,除了作为一种原始的对自然的生命体验在华夏初民的无意识记忆中累积沉淀,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超个体的、先天性情感,同时与民族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以“无为”为本,强调守静去动的处世哲学,老子谓“恬淡为上”,“清静为天下正”。儒家强调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人格,主张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与处世哲学,孔子所谓“仁者静”,“木讷者近仁”等等,都是以静为美,以柔为美。正是儒道两家塑造了中国人的静态心灵、柔性品格,同时也使中国人的审美心态自然地选择了代表月亮文学的镜花水月、溪桥细柳,而远离了代表太阳文学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与电闪雷鸣。这也就是中国文学崇尚含蓄冲淡的意境美和大团圆的结局,而与表现冲突、抗争、死亡与毁灭的西方悲剧精神相隔膜的原因所在。
三、诗人情智世界的艺术再现:月之升华
根据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互渗律”学说,自然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并且主要是后者对前者的渗透。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连洒脱的诗仙也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们将离愁别绪寄于明月,因而造就了月亮这一离情乡思的意象。
其二,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悲喜哀乐总关月。“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心头悸动与喜悦的交织。“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勾画了人间的良辰美景,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与自然一样永恒,人生在世谁不期盼与恋人长相厮守的甜蜜?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失去爱妻的纳兰性德伤心欲绝地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残月勾起愁肠欲断,圆月最是短暂,怎不令人遗恨?
其三,生活的美化,灵魂的感悟。在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更是给人以空灵、高洁的世外桃源的理想。“月”往往伴随着人生的起伏,李白也只能孤单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兴起时豪放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又启发了人的思想,苏东坡终是由月景及人世,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态度的豁达竟是与月之圆缺有了绝妙的联系。
其四,永恒的象征。她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总能引起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她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探索。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她以复杂的情感指向、深刻的思想意蕴、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远古走进了今天,绽放着理性之光,绵延着亘古不变的情话,浸润着人们的梦和追求。
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诗人墨客永远歌咏的对象。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许多多的解释,这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觉得无论月亮作为什么意象出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月亮中感受古人的情怀。
月亮,是诗人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