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诗人美丽的梦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su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是今天的时尚青年的心声。今人的借月抒怀,都源自于传统“月文化”的滋养。其实我们的古人,尤其是历代文人骚客,无论是漂泊天涯之客,还是身居宫阙之士大夫,都对月情有独钟。尽管自然界的月亮对于古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广寒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心灵深处涌流出的动人情愫所绽放的生花妙笔。
  《诗》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皎洁的月光云影下,娇美的恋人,既切近又缥缈,情之凄美立显。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慨叹“人生几何”时,也禁不住吟诵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句。苏东坡又以其独特的情怀,显示出一份难得的旷达,认为“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而与“月”最有渊源的,无疑是“诗仙”——李白了,他一生所写的有关诗句,有上百句之多。
  “灭烛怜光满”,古人对“月”的爱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吗?
  一、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初选择:月亮崇拜
  翻开文献资料来看,从上古至先秦两汉,我们的前人是给明月赋予了情感,是视之为神灵的。《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礼记·祭义》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这以史实般的记载,表明了对月的神圣祭祀是崇拜的方式之一。这是由于人们被月亮在黑暗中的光明、纯洁的特征所吸摄,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而褪去了神灵祭祀的光环的拜月,就更能表现出人们对圆满生活的祈愿。《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七夕,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大众化,时至今天,不少地区仍有这样的习俗。
  二、传统思想文化的长期浸润:月景爱好
  中国文人对月亮意象的青睐,除了作为一种原始的对自然的生命体验在华夏初民的无意识记忆中累积沉淀,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超个体的、先天性情感,同时与民族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以“无为”为本,强调守静去动的处世哲学,老子谓“恬淡为上”,“清静为天下正”。儒家强调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人格,主张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与处世哲学,孔子所谓“仁者静”,“木讷者近仁”等等,都是以静为美,以柔为美。正是儒道两家塑造了中国人的静态心灵、柔性品格,同时也使中国人的审美心态自然地选择了代表月亮文学的镜花水月、溪桥细柳,而远离了代表太阳文学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与电闪雷鸣。这也就是中国文学崇尚含蓄冲淡的意境美和大团圆的结局,而与表现冲突、抗争、死亡与毁灭的西方悲剧精神相隔膜的原因所在。
  三、诗人情智世界的艺术再现:月之升华
  根据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互渗律”学说,自然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并且主要是后者对前者的渗透。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连洒脱的诗仙也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们将离愁别绪寄于明月,因而造就了月亮这一离情乡思的意象。
  其二,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悲喜哀乐总关月。“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心头悸动与喜悦的交织。“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勾画了人间的良辰美景,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与自然一样永恒,人生在世谁不期盼与恋人长相厮守的甜蜜?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失去爱妻的纳兰性德伤心欲绝地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残月勾起愁肠欲断,圆月最是短暂,怎不令人遗恨?
  其三,生活的美化,灵魂的感悟。在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更是给人以空灵、高洁的世外桃源的理想。“月”往往伴随着人生的起伏,李白也只能孤单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兴起时豪放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又启发了人的思想,苏东坡终是由月景及人世,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态度的豁达竟是与月之圆缺有了绝妙的联系。
  其四,永恒的象征。她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总能引起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她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探索。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她以复杂的情感指向、深刻的思想意蕴、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远古走进了今天,绽放着理性之光,绵延着亘古不变的情话,浸润着人们的梦和追求。
  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诗人墨客永远歌咏的对象。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许多多的解释,这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觉得无论月亮作为什么意象出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月亮中感受古人的情怀。
  月亮,是诗人美丽的梦。
其他文献
从当前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积累的语言不会运用,语言贫乏,错句居多,自己想表达的情感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完全的释放出来,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用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在教学生习作时,运用情感教育理论,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作文评价中的情感因素,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坚持多方参与,多种评价,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物理也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科学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还不容乐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导向与目标。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始终都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挖掘教材、丰富内涵  语文教材为阅读教学加强人文渗透提供了良好的
期刊
情境创设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通过布景、包装,一方面能够增加历史学科专业文本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其思维的穿透力。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返璞归真,领悟史学的深刻与厚重。下面,就历史情境创设的若干要求,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预设的针对性  1.落实内容:在互动、表演、辩论、争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之后,最关键的还是回归教材,依据课标及学科指导意见,把握重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势必要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多媒体正是知识与认知之间的桥梁。多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运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
期刊
[摘要]练习的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练习的效果与作用,乃至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二下《复式统计表》练习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练习的设计应注重一题多用,有效开发练习的功能;练习的反馈应注重课堂生成,有效丰厚练习的内涵;练习的总结应注重反思提炼,从而有效提升练习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练习;设计;反馈;提炼;有效  [作者简介]柳耀亮(1979- ),男,民族:汉,籍贯:浙江宁波,
期刊
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关注。她不仅承担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书法等级考试无疑为学校的写字教学注入了强劲的推进剂,使学生在写字练习的过程中既能有短期目标,又能有长期打算,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多年来,作为学校硬笔书法等级考试的组织者和培训者,感受颇多。  一、教师的示范作用贯穿教学举足轻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在重视课内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于语文实践,培养其语文素养。多处强调了阅读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及课外阅读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具体到对阅读目标、阅读教学、阅读评价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但如何把《课标》的理论具体到实践操作,则提及颇少。至于阅读及课外阅读的策略问题,更是一字未提。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家长、学生、教师均缺失具体
期刊
[摘要]快乐体育,快乐成长。将快乐体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具有必然性。文章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对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兴趣;快乐体育;教学法    体育教学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立的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的压力很大,很难在业余时间中抽出时间来锻炼,而且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形式,
期刊
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改成为为无米之炊  我乡小学普遍缺编,有的科目教师长期得不到充实,而大多教师是民师转正的,他们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单职工居多数,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持家过日子上,教师老龄化带来的知识老化,接受外来信息迟缓,陈旧的教学理念尚未改变;封闭的小农意识还在他们的脑子里作怪,缺乏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的精英,确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