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症状及血清雌激素的影响。
方法:采用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70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症状进行Kupperman 评分。
结果: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激素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同时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显著下降,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改善,Kupperman 评分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综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综合疗法围绝经期症状血清雌激素水平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03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26-02
更年期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女性从生育期(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转化的一个过渡期。在此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女性常表现出生理心理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即围绝经期综合症[1]。目前,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最常见的为激素替代疗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长期使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研究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至2013年期间,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70名,平均年龄为50.7 ± 3.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盗汗、失眠、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头晕、关节疼痛等,部分患者还出现阴道疼痛、不规则性出血、骨质疏松等现象。70名患者的平均停经时间为3.1± 0.7 年,其中50例为自然停经,20例由手术导致。
1.2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药物疗法、心理治疗、骨质疏松治疗及月经紊乱治疗。对情绪不稳定、容易失眠的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为艾司唑仑与谷维素。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易怒的患者制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缓解患者易怒的情绪,使他们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调节能力。对于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给予他们阿法D3胶囊,服用时间为3个月。若患者出现较严重的月经紊乱现象,可对其施行刮宫术,术后给予妈富隆,同时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及铁剂。
1.3观察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Kupperman 评分方式进行判定。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的变化[2]。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雌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等均数以X±S表示,所有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α =0.05 为检验水准,P< 0.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采用综合疗法治疗3个月后70名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降低,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综合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盗汗、失眠、心悸、情绪失控、阴道干痛、关节疼等症状相比治疗前明显减轻,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均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进行了检测,治疗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现象,给予相应治疗后得以缓解,不影响正常治疗的进行。
3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指由于女性处于更年期时,卵巢功能衰退导致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下降,从而使女性大脑皮层内啡肽水平降低,导致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紊乱,出现情绪不稳定、骨质疏松、行为改变等一系列的现象[3]。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因此,针对出现此症状的患者临床治疗可采用提高雌激素水平的方式。
目前,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方法主要有一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激素替代疗法、骨质疏松治疗等[4]。而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情绪,但是对患者的自身身体健康易产生一定的危害,出现恶心、不规则出血、乳房肿胀等严重不良反应[5]。因此,本文研究的是联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的综合疗法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激素水平的效果。
结果显示,应用综合疗法后,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雌激素水平咋治疗后显著增加,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治疗后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综合疗法也能显著改善患者失眠、心悸、易怒、情绪不稳、骨质疏松等临床症状。由此我们认为综合疗法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凡,封纪珍,王文立,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2): 223
[2]Ho SC,Chan SG,Yip YB,et al.Change in bone mineraldens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pre - and peri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the hong kong perimenopausal women osteoporo-sis study[J].Osteoporos Int,2008,19(12): 1785
[3]卓清华,马运华.百合更年安颗粒、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7):35
[4]张艳玲;.围绝经期综合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江苏南京:,2011:100
[5]陈大霞;雷小敏;.围绝经期综合症早期治疗的必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江苏南京:,2011:121
方法:采用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70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症状进行Kupperman 评分。
结果: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激素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同时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显著下降,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改善,Kupperman 评分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综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综合疗法围绝经期症状血清雌激素水平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03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26-02
更年期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女性从生育期(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转化的一个过渡期。在此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女性常表现出生理心理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即围绝经期综合症[1]。目前,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最常见的为激素替代疗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长期使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研究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至2013年期间,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70名,平均年龄为50.7 ± 3.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盗汗、失眠、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头晕、关节疼痛等,部分患者还出现阴道疼痛、不规则性出血、骨质疏松等现象。70名患者的平均停经时间为3.1± 0.7 年,其中50例为自然停经,20例由手术导致。
1.2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药物疗法、心理治疗、骨质疏松治疗及月经紊乱治疗。对情绪不稳定、容易失眠的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为艾司唑仑与谷维素。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易怒的患者制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缓解患者易怒的情绪,使他们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调节能力。对于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给予他们阿法D3胶囊,服用时间为3个月。若患者出现较严重的月经紊乱现象,可对其施行刮宫术,术后给予妈富隆,同时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及铁剂。
1.3观察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Kupperman 评分方式进行判定。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的变化[2]。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雌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等均数以X±S表示,所有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α =0.05 为检验水准,P< 0.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采用综合疗法治疗3个月后70名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降低,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综合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盗汗、失眠、心悸、情绪失控、阴道干痛、关节疼等症状相比治疗前明显减轻,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均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进行了检测,治疗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现象,给予相应治疗后得以缓解,不影响正常治疗的进行。
3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指由于女性处于更年期时,卵巢功能衰退导致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下降,从而使女性大脑皮层内啡肽水平降低,导致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紊乱,出现情绪不稳定、骨质疏松、行为改变等一系列的现象[3]。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因此,针对出现此症状的患者临床治疗可采用提高雌激素水平的方式。
目前,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方法主要有一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激素替代疗法、骨质疏松治疗等[4]。而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情绪,但是对患者的自身身体健康易产生一定的危害,出现恶心、不规则出血、乳房肿胀等严重不良反应[5]。因此,本文研究的是联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的综合疗法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激素水平的效果。
结果显示,应用综合疗法后,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雌激素水平咋治疗后显著增加,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治疗后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综合疗法也能显著改善患者失眠、心悸、易怒、情绪不稳、骨质疏松等临床症状。由此我们认为综合疗法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凡,封纪珍,王文立,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2): 223
[2]Ho SC,Chan SG,Yip YB,et al.Change in bone mineraldens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pre - and peri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the hong kong perimenopausal women osteoporo-sis study[J].Osteoporos Int,2008,19(12): 1785
[3]卓清华,马运华.百合更年安颗粒、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7):35
[4]张艳玲;.围绝经期综合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江苏南京:,2011:100
[5]陈大霞;雷小敏;.围绝经期综合症早期治疗的必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江苏南京:,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