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数学练习过程中,做错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错是对的先导。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注重易错题,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挖掘易错题内在的“闪光点”,那么易错题就成为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易错题也是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料,可以让学生透过易错题发现知识的盲点,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只要将易错题资源汇总得精、用得巧、拓展得妙,它就一定能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盏“节能灯”,低能耗,高功效。
  一、汇总易错题,便于学生再学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也为了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师不一定要让学生将易错题汇总在专门的本子上,可以让学生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记在《数学书》《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上,这些书本就成了最方便、最实用的易错题资源。其记录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保留错误,加深理解
  教师要教育学生直面错误,从错误中得到收获。所以,学生在订正作业时,要保留错误的原貌,在错题旁边的空白处另写订正题。这样,方便正误对照,让学生不仅知道错了,还知道错在哪里、怎么错的,下次翻看时就会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订正题不再用铅笔书写,应另外备一支蓝色可擦写笔,用于标出出错处,并订正出正确答案。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1)学生在订正时即使订正错了,也可以擦掉重新订正;(2)以后复习时铅笔色与蓝色的色差,让学生能迅速地区分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对照着进行比较思考,从中吸取教训,警示未来。
  2.错题归因,及时分析
  “学生的错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哪种类型的错误?”教师要让学生在错题的旁边不仅写出订正题,还要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分析,进一步提升自己知错、纠错的能力。
  写错题的归因在第一学段一般不要求写,主要在第二、第三学段。书写内容的要求应简单、明白,不要太复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最常见的错误以及归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计算错误,需订正出竖式。(2)公式或概念错误,如很多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忘记除以2,需在一旁写出正确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3)审题错误。审题错误的地方用蓝色笔圈出,需要做适当的标注或解释。(4)逻辑关系错误。如数量关系想错了,就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5)理解错误,需简单写出正确的理解过程。(6)习惯态度不好,需写出“粗心”“未验算”等词。
  二、巧用易错题,提醒学生常反思
  思源于疑,疑根于错。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易错题,提醒学生常反思,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常翻阅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复习前的时间与易错题“见面”,查漏补缺。学生在翻阅过程中可以边看边想边记,也可以遮住解题过程,将过程口述一遍或者干脆在草稿本上再做一遍,最后将其与标准答案对照,看看还有没有“盲区”,已经完全理解的题目将其题号划去。这样做到同一道题、同一类题少错或不错,使易错题成为“警钟”,从而减少以后犯错的机会,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2.定期交流
  由于学生认知上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易错题的内容也不同。学生间要经常交换错题资源,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做到互相借鉴、互有启发,以便共同提高。在同桌或小组中相互交流习题错误的情况、原因及改正的方法,对方还可以做适当补充,促使学生都能够充分注意和利用自己或别人的错误,在认识与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全面分析,多方面思考,不但能够确保自己在作业中避免这些错误,而且能在纠正错误中使自己的能力、技巧得到提高。
  3.结对过关
  班级的学生人数多,而且每个学生的错题不同,“检查学生复习错题的效果”就成了教师的一大难题。最常见的做法是结合单元练习卷,将学生常错、易错的知识作为编拟卷子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试卷涵盖的知识点毕竟有限,个别学生发现老师不好检查,复习易错题这一软性作业就不做了,导致复习易错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可以成立“师徒结对”或“学习小组”进行结对过关。“师徒结对”是两人为一组,一好带一差。师父遮住易错题的解题过程,将原题的数字改一改,让徒弟口述解题过程,师父再判断徒弟是否真的理解了,如果错了,找出错因;如果已经完全掌握了,划去其题号,错题集就越翻越薄了。“学习小组”是学习成绩相当的学生,两人为一组,根据易错题,互相出题,交换批改。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将本子收上来看看,作为学期末评选“优秀结对”的资料。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结对过关”的机会,促使大家在相互检查、相互交流和帮助的过程中,更加扎实地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4.适当比赛
  结合有关课外活动,适当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比赛,是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辅助手段之一。教师可以设计应用题、计算题、特殊策略题等,采用“设错——纠错——领悟”的方式,适当开展“找错因”比赛。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易错题,并让其他学生帮助找出错误,分析原因,看谁把错因找得准,算理说得清,语言表达精炼而且有条理。这样,引导学生将内部的心智活动过程通过外部语言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逻辑性。
  三、改编易错题,激发学生勤思考
  G·波利亚说得好:“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要环顾四周,因为它们总是成堆生长的。”易错题就是这“第一个蘑菇”,我们可以不断地开发易错题的功能,对易错题进行再利用。可让学生在原题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改编,设计问题串或姊妹题,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灵活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抓住条件或结论中细微的差别,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六年级下册“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先出示这样一道易错题:“某果园里苹果树有100棵,梨树有8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百分之几?”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定要求编题。
  (1)不改变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①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
  ②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多百分之几?
  ③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百分之几?
  (2)改变第一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①某果园里梨树有8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25%,苹果树有多少棵?
  ②某果园里梨树有80棵,是苹果树的80%,苹果树有多少棵?
  ③某果园里梨树有8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5%,苹果树有多少棵?
  ④某果园里梨树有80棵,比苹果树少20%,苹果树有多少棵?
  (3)改变第二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①某果园里苹果树有10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80%,梨树有多少棵?
  ②某果园里苹果树有100棵,是梨树的125%,梨树有多少棵?
  ③某果园里苹果树有100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20%,梨树有多少棵?
  ④某果园里苹果树有100棵,比梨树多25%,梨树有多少棵?
  以一道练习题作为“引子”,使学生深入地、全面地理解题目含义,创造性地编出11道姊妹题,并且解答。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单位“1”的量和百分数相对应的具体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错误是一种财富。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让我们将易错题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情研判”是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打造“学本课堂”的有效途径。以“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学情前测、学情分析、学情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核心例题,给出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教学;学情研判;小数加减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28-02  所谓“学情研判”
教学片断:    ●小数点认识的教学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圆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像,猜猜它可能是什么?  生1:我想到了小数点。  师:哦!别的同学还想到了什么?  生2:这个小圆点像芝麻。  生3:像小小的眼睛。  生4:像小蝌蚪。    ●小数组成部分的教学  师:每个小数里都有一个小数点,仔细看,小数点还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1:数点前面的叫前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材的推陈出新,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拓展,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小学数学怎么教,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探索。下面就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以期抛砖引玉。  一、捕点:彰显生活  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不同版本的教材纷纷出版,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材在例题的选择上无一例外地无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城里的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这样的数学事件就发生在自己
[摘 要]在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比较具体实物的数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觀模型,促进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抽象出“倍”的概念,在操作中将抽象“倍”与“几个几”建立联系,建立“倍”的直观模型,领悟“倍”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数形结合 ;标准量;比较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3-0070-02  “倍”的学习是
[摘要]“数学步道”指利用校园已有的场景或开辟的新场所,把数学知识、数学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数学体验、数学感悟和数学建构。以一次数学步道实践活动“寻找数学宝藏”为例,从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应用能力和促进思维发展等维度对数学步道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力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味;数学步道;学习空间;应用意识;思维
[摘 要]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感受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有助于增强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通过数学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演示、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对可能性的认识由感性发展到理性。  [关键词]可能性;课堂教学;一定 ;可能;不可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32-01  鉴于学生正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数学课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它是让学生在直接经验的作用下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一门课程。在“综合与实践”课堂中,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在实践中充分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价值,这种感受真切、实在,对于数学学习来说,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玩;综合与实践;情境;深度;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最近,“车位手绘师”魏园梦(图1~2)“火”了。机器猫、钢铁侠、火影忍者 ……她发布的车位彩绘视频,收获了近5 000万的播放量,被多家媒体报道,并登上微博热门搜索榜单。在车位上绘上彩色时尚图案,这种新潮消费既满足了车主的需求,也使她的生活得到改善。 17岁接下第一个彩绘单子  今年21岁的魏园梦,是一名重庆妹子。她从小就对各种色彩感兴趣。她父母却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所以没有让她参加过
[摘 要]在学习面积时,学生即使熟记了面积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熟练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可是一遇到习题变式,就会束手无策,归根结底是对面积的概念掌握不牢。在教学中,教师采取激活经验的巧妙提问、对比面积大小的直观观察等策略,让学生透彻地领悟面积的本质内涵,从而有效解决面积问题。  [关键词]面积;概念;问题;经历;快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 數学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活动。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为例,简要介绍通过“再创造”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使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自身“再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关键词]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创造;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22-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