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小爱告状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两三岁时,我们一起做游戏,一旦出现任何小小的摩擦,他就会马上找奶奶告状。结果当然是奶奶的呵护让儿子感到欣慰。我反复告诉老人不要理他的“告状”,可是效果并不好。现在儿子快7岁了,为了加强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每天晚上我都带他到楼下,喊着院儿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在这样的互动中,儿子进步很明显,从不和小朋友玩到主动去找小朋友,只是爱告状的问题似乎并没解决。一点点屁大的事儿,他会立马跑来告诉我,或者跑到别的小朋友妈妈跟前,状告其他小朋友的过失。我在家也试过如果他做错了,我去状告老公,让他感觉一下。可是并没有任何效果。
  或许我也是个爱告状的妈妈,因此就会遗传儿子?或许自己在和别人处理问题时,是爱告状的一方?即使是,我更希望儿子能超越我,做一个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孩子。让周围的小朋友喜欢他,让他有更宽广的胸怀容纳别人的过失。
  亮亮妈妈
  咨询师:
  这里首先得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儿童的“告状”与成年人打小报告爱搬弄是非的“告状”性质完全不同,千万不要一样看待。
  也许由于你不喜欢自己爱告状的毛病,便对孩子出现的看起来类似的问题觉得比较严重。对此,你采取的方式是坚决纠正,不理睬孩子的告状。由于得不到认同和肯定,孩子的焦虑会上升,他越发需要得到支持和认同,导致越来越多的告状。而你和老公在孩子面前表演告状,只会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
  其实,3?6岁的孩子爱告状,喜欢表现,是儿童期的一个特点。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独立性都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依赖心理还比较严重。此时的孩子们很在意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批评,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所以他们会经常向成人告状。
  虽然告状反映了孩子对行为规则的认同和掌握,反映了他们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但若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若我们对孩子的告状敷衍甚至不管,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若一味“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不说,还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所以处理孩子的告状问题,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区别对待:
  孩子的告状若是检举家人的违规行为,多出于对规则的敏感,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有了是非判断的意识。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记住父母定下的规矩,并且大都无条件地相信它们的权威性,对这些规矩极其敏感。一旦发现谁没有按照自己熟悉的规则去做,他们就会觉得不能理解,会觉得对一个人不可以的事,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是不可以的,怎么能有例外呢?
  此时应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确认规则,让他知道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不要马上去责罚“被告”,哪怕对方的确不对。要让孩子知道:责罚别人与他无关,让他学会专注自己的事,而不去挑剔别人的错。
  孩子的告状若是检举犯错的同龄人,说明孩子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希望获得父母肯定、认同的一种方式。告别人的状,以示别人不好而自己好。潜意识里为别人减分,就是给自己加分了。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和夸奖,是幼儿的一种普遍心理。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非辨别和处事能力相对偏弱,所以遇到问题时,孩子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告状”,向成人求助。
  此时我们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要给予肯定,如“××这样做不对,你的做法是对的”,这会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自我克制力。还可以把犯错的小朋友当镜子,启发孩子改掉自己的毛病。有些孩子告发别人的缺点的时,自己身上也恰恰有这些毛病。父母可以趁势启发孩子“××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怎样做呢?”帮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若告发与自己发生冲突的小朋友,多半是面对如此“意外”,不知该怎么处理,尤其是当自己受了委屈、处于劣势或感到了压力的时候,会向家长求助,希望通过成人的“干预”,说服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时首先要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感受,敷衍和心不在焉的态度会使孩子更觉委屈。若孩子一时说不清,父母可用提问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可适当地安慰孩子。一旦大人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有时孩子自己就能想出办法。
  接下来,父母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问问孩子:你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吗? 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孩子换位思考,正确对待矛盾,并借此机会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如“××不给你玩玩具,你不高兴,若别人来咱们家玩,你也什么都不让碰、不让玩,别人是不是也会不高兴啊?所以对待朋友要友好。”也可以利用绘本、动画片中的事例、人物行为来教育孩子。还可以把他们的矛盾编成故事,加上智慧的处置和友好的结尾,暗示正确的做法。
  若孩子不停地告状,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比较严重,独立性还有待发展。最好的对策就是:每当孩子告状的时候,都要问他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更好呢?”把问题抛给他,让他去思考,去面对。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遇到问题,除了发泄情绪,还要学着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告状,期待别人的帮助。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己面对问题,并及时肯定他做出的努力,对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自信的人是不会经常告状的。另外,父母经常谈论别人的长处,引导孩子多关注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一直在认真地模仿和认同我们。
其他文献
回想自己的青春期,记忆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自己想吃苹果时洗了两个放在果盘里,还没来得及吃,妈妈看到了,当时她非常开心地问我:你是给我也洗了一个吗?我有点错愕,但是很快回答道:是的!妈妈对我说:谢谢!闺女真的长大了,会疼妈妈了!那一刻很羞愧,但也体会到一丝以前从未有过的自豪,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试着在生活中扮演一个照顾母亲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被照顾的角色。  后来,当公交车上空出唯一一个座位,我对妈
期刊
深夜的火车,大人们呵欠连天,孩子们却兴奋地又喊又叫。  对铺的小男孩非常可爱,被他老爸塞进被窝后,挣扎着冒出头来,忽闪着长睫毛,看着我和女儿很绅士地问:“好奇怪哦,你们辣(那)边为什么都是女僧(生)?”  我一边将女儿也塞进被窝,一边学着他的语气回答:“是啊,我也很奇怪哦,你们辣(那)边为什么都是男僧(生)?”  大家都躺好后,软卧的门关上了,男孩的爸爸在过道里玩IPAD。小男孩睡不着啊,探着身子
期刊
看看时间,晚8点半,该带宝宝上床了。我俩玩着“小脚踩大脚”的游戏滚到床上,宝宝今晚特别兴奋,一会儿拿着水枪要做火箭发射,一会儿又扮恐龙宝宝。突然发现他不知从哪儿找了两张卡片。一张是“禁止调头”的图例,另一张是“允许调头”。他把“禁止调头”的那张给我,嘴里念念有词:“这张是给妈妈的,妈妈做错事就要拿这张,妈妈昨天乱发脾气了。”把“允许调头”的那张放到自己胸前,说:“这张是我的,我做得对就拿这张。” 
期刊
我是独生女,我的女儿伊姐我也打算让她做独生女。  但我们都有各自的姊妹。  我的“姐姐”,是一只黄花猫。我妈说它比我大八岁,也许更多,我妈没给它起名字,我们都喊它“猫”,猫就是它的名字。它生得美,像只迷你版的东北虎,圆头圆脑的,我常常看着它觉得咬它一口没准儿会很甜,因为它就像一颗软糖,通体黄白相间、四个小爪雪白。但它脾气很大,也不喜欢被我抱,它只黏着我妈。它觉得自己是正经老资格。现在回忆起来最具电
期刊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似乎矛盾、不真实。比如别人对我做了不妥当的事,我却没有意愿还击,也没有能力坚持一种恨,但又不能全然忘却这件事。  儒家都讲以直报怨,我却有以德报怨的嫌疑。有时候,我会为某个朋友身上的小心眼着迷,那种感觉像芥末一样,有很刺激的感觉。我在“不计较伤害”方面,轻浮得像一颗糖,总希望以甜味示人。  我想,这根源在我父亲。  父亲也有愤怒的时候,但,不过像个鞭炮一样,炸一声就成了粉末,扫一
期刊
女儿马上三岁了,在家里很正常,大部分时间很安静,也有撒泼调皮的时候。但在外面,乖巧得让我们担心。比如她不太爱说话,不喊不叫不上蹿下跳;去游乐场玩,有小朋友挤她,她就赶紧让给人家;明明是她在前面滑滑梯,要是有人在她后面,她就赶紧站起来乐呵呵地让开。我很着急,因为我就是个不喜欢扎堆,遇强就躲,特别崇尚吃亏是福的人。我不喜欢这样的个性,现代社会,那些能冲能闯能拿上桌面的人才有竞争力吧?孩子怎么就遗传了我
期刊
一个内向小孩的故事  有个小孩很小就知道“内向”这个词。因为每次遇到陌生人,妈妈让她打招呼,正当她迟疑时,妈妈就忙解释道:这孩子内向。在她小时候的印象中,内向是个不好的事情,是需要跟别人解释,好让人家能包容的事。  内向不好,这也不只是因为妈妈的话,而是因为她自己的真实感觉。比如,当有很多人在场时,她会不知为什么就压抑自己,默默地当旁观者,时间一长,就觉得憋得难受。看到别的孩子欢快蹦跳,她很羡慕,
期刊
天气不错,跟几个朋友约好,带着孩子们去郊区游乐场玩。孩子们玩完这个项目,又奔下一个项目,愉快的喊声震天响。但到了一个低空近距离缆绳面前,孩子们止步了。  这个游戏的出发地是一个距离地面2米处的高台,高台上有个座位,孩子坐上后,“呼”的一下,可以滑到10米外的地面上。惊险,刺激!虽然整个滑道下方都有保护网,很多孩子还是不敢上去。  一名看上去8岁左右的男孩在高台上犹犹豫豫,戴眼镜的妈妈鼓励说:“你是
期刊
我是同性恋吗?  在我多年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以同性恋的问题过来咨询的,尤其是青少年,大多数是被父母押过来的。其中最小的,是一个不满14岁的少女。  这个孩子虽然不到14周岁,却已经长到1米72,除了一脸的稚气,举止行为倒是很有大人的模样。打扮中性化,举止和嗓音也有一种故作的粗犷。妈妈脸色灰黄,声音黯哑,爸爸则完全是垂头丧气的模样。  孩子的一句问话让我镇定了下来:“老师,我是同性恋吗?”  一个
期刊
每次去北京,母亲总要去买一些葡萄、火龙果、芒果、荔枝让我带上。母亲年迈了,她能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了,能够买到的好东西就是这些水果了。  “你再别买了,北京到处有呢。”我这样对母亲说。  但我也总是在儿子回学校的时候,让他带上几块家里的卤牛肉、炸鱼、巧克力。他也是不肯带,我有时就偷偷塞进他的包里。说起来,我让孩子带的这些东西也是食物。  食物,莫非天下父母们习惯给予孩子的都是食物?我认真地思考起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