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剧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历经百年,中国原创歌剧的民族化道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原创歌剧《道路》带给了我们强烈的冲击,是来自于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舞台塑造的中国工人形象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中国原创歌剧《道路》的角色形象与题材元素,讴歌了中华民族的钢筋铁骨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使中国原创歌剧走向民众、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故事;《道路》;工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关于歌剧与《道路》基本特征
西方歌剧的历史发展久远,中国原创歌剧在欧洲歌剧的影响下,历经多年的探索,在上世纪中期便出现了自己的原创民族歌剧。相较于欧洲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原创歌剧基于本土化的戏曲而逐渐发展延伸。中国原创歌剧相较于西方,其历史与经验相对薄弱,但是我国歌剧创作者与表演者历经艰难曲折,原创歌剧终于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文艺演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道路》的成功正是基于百年的探索而呈现出中国特有的好故事,丰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这部原创歌剧通过时空的变换,而直观展示出中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精神,民族题材塑造了一大批为国争光的中国工人,既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又闪烁着民族光辉。
2《道路》的人物形象分析
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第一幕展示当年中国工人不怕遭遇风险,也要跨越冰峰,就像《冰峰之间》的颂词所说,美好的精神追求能够战胜冰雪的无情,青藏线上的战士不畏风暴,对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心灵。这些穿梭于青藏线的中国工人,老一辈的工人阶级是多么地热爱我们的土地、民族和国家。关于本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刘去来则起到了鲜明作用,面对改革发展,从外企回到国企,他在参加“三高实验”的过程中,其内心的独白让人感受到其形象的光辉,他感知到一些外国人的阴险谄媚,他默默地付出甚至牺牲,这个角色是让人感动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关心新能源发动机的未来,关心祖国的未来。这部剧塑造出丰满的角色形象,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期望,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心声,正是代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让“中国梦”、“复兴梦”照进现实。另外,陈书记这个书记的角色塑造也十分饱满,面对大家的沮丧,他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发动机的成绩不容忽视,这个角色对于振奋士气具有定海神针的影响力。这个人物看起来文质彬彬,内心却隐含着激昂的斗志,鼓励大家不断前进。关于施瓦茨的角色塑造中,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通过外国人的前后期的态度转变,而侧面烘托出我国的发展势头猛进。关于男主人公高航的任务形象塑造中,则表现出中国工人意气风发的态度,迈出国门而循序渐进地走向世界。从最开始的立志发展事业,到中期受到陈书记的影响而积极投入发动机事业,在题材、环境、音乐和唱词等背景下,表演者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任务角色,观众从中能够受到触动,剧情的不断更迭,展示出发动机事业最终破茧成蝶,从零实现了成功的突破。主人公意志消沉的时候,歌剧三重唱则起到很好的表现作用,随着一幕幕的演出,智能化发动机的成功和最终人物形象的洒脱,无不衬托出《道路》这部歌剧的重工业氛围,铿锵有力的工人形象和民族精神,让观众感到惊喜。
3《道路》的音乐元素与题材的分析
原创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与题材相得益彰,钢筋铁骨的氛围让人热血沸腾,歌剧中的音乐塑造,使得剧情不断向前推进,其中展示出的男儿气概震人心魄。“沉默的发动机有颗心脏”,与铿锵有力的气氛相对应的是柔情和喜感,对于剧情的发展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对《道路》的欣赏,认为在新形势下,国企工人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普通工人的力量,也可以组建出强大的工人队伍,部分党员干部可能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正是因为工人模范先锋作用没有凸显。而原创歌剧《道路》则展示了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把毫不动摇、毫不松懈、坚定不移展现地淋漓尽致。面对攻坚期的改革发展,更是要创新突破、锐意进取,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从《道路》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和创新理念,这是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工人应该具备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只有落实好重点项目、重點事项,将工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发展活力。
4中国歌剧的民族化道路
中国原创歌剧在形式、题材等方面的取舍要与人民群众相对应,这是中国原创歌剧是否成功的关键。《道路》作为重工业题材的歌剧,虽然较难演绎其中的精神内涵,但是这部原创歌剧还是成功地塑造了国企工人改革奋斗的形象。这些人物展示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部原创歌剧在舞台上呈现出精彩的剧情,符合时代精神,歌剧要素反映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都是反映时代主题,与实际相联系。将生活、民族相结合,保留了中国戏剧“接地气”的传统。而去民族化的歌剧难以在中国立足,只有将歌剧中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时空的对接,深耕于中国文化土壤。虽然当下文化艺术以商品经济为主流,但是文艺作品能否长久存活,还需要将西方作曲技术与歌剧经验,融合到中国民族化的道路。
5 结语
歌剧属于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其中涵盖了多种艺术门类与资源,民族文艺要为民族发展做出相应贡献,歌剧则为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中国原创歌剧也是民族化的歌剧和歌剧的民族化,这是本文对于原创歌剧《道路》的探讨,只有汲取西方优秀文化,融合民族化内容,通过多远创新才能使歌剧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周芳.浅谈歌剧《党的女儿》中田玉梅唱段的演唱技术问题[J].戏剧之家,2020(32):58-59.
[2]杨金花.歌剧《张骞》中的人物性格与音乐形象[J].大观(论坛),2020(10):175-176.
[3]夏雨欣.谈歌剧表演中的角色构建[J].北方音乐,2020(19):70-72+89.
[4]王安潮.民族歌剧戏剧性的历史演变[J].上海艺术评论,2020(05):30-33.
[5]宁汐,芦洁,张珂.民族歌剧戏剧性语境下的艺术形象塑造[J].上海艺术评论,2020(05):34-36.
关键词:中国故事;《道路》;工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关于歌剧与《道路》基本特征
西方歌剧的历史发展久远,中国原创歌剧在欧洲歌剧的影响下,历经多年的探索,在上世纪中期便出现了自己的原创民族歌剧。相较于欧洲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原创歌剧基于本土化的戏曲而逐渐发展延伸。中国原创歌剧相较于西方,其历史与经验相对薄弱,但是我国歌剧创作者与表演者历经艰难曲折,原创歌剧终于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文艺演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道路》的成功正是基于百年的探索而呈现出中国特有的好故事,丰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这部原创歌剧通过时空的变换,而直观展示出中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精神,民族题材塑造了一大批为国争光的中国工人,既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又闪烁着民族光辉。
2《道路》的人物形象分析
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第一幕展示当年中国工人不怕遭遇风险,也要跨越冰峰,就像《冰峰之间》的颂词所说,美好的精神追求能够战胜冰雪的无情,青藏线上的战士不畏风暴,对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心灵。这些穿梭于青藏线的中国工人,老一辈的工人阶级是多么地热爱我们的土地、民族和国家。关于本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刘去来则起到了鲜明作用,面对改革发展,从外企回到国企,他在参加“三高实验”的过程中,其内心的独白让人感受到其形象的光辉,他感知到一些外国人的阴险谄媚,他默默地付出甚至牺牲,这个角色是让人感动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关心新能源发动机的未来,关心祖国的未来。这部剧塑造出丰满的角色形象,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期望,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心声,正是代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让“中国梦”、“复兴梦”照进现实。另外,陈书记这个书记的角色塑造也十分饱满,面对大家的沮丧,他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发动机的成绩不容忽视,这个角色对于振奋士气具有定海神针的影响力。这个人物看起来文质彬彬,内心却隐含着激昂的斗志,鼓励大家不断前进。关于施瓦茨的角色塑造中,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通过外国人的前后期的态度转变,而侧面烘托出我国的发展势头猛进。关于男主人公高航的任务形象塑造中,则表现出中国工人意气风发的态度,迈出国门而循序渐进地走向世界。从最开始的立志发展事业,到中期受到陈书记的影响而积极投入发动机事业,在题材、环境、音乐和唱词等背景下,表演者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任务角色,观众从中能够受到触动,剧情的不断更迭,展示出发动机事业最终破茧成蝶,从零实现了成功的突破。主人公意志消沉的时候,歌剧三重唱则起到很好的表现作用,随着一幕幕的演出,智能化发动机的成功和最终人物形象的洒脱,无不衬托出《道路》这部歌剧的重工业氛围,铿锵有力的工人形象和民族精神,让观众感到惊喜。
3《道路》的音乐元素与题材的分析
原创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与题材相得益彰,钢筋铁骨的氛围让人热血沸腾,歌剧中的音乐塑造,使得剧情不断向前推进,其中展示出的男儿气概震人心魄。“沉默的发动机有颗心脏”,与铿锵有力的气氛相对应的是柔情和喜感,对于剧情的发展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对《道路》的欣赏,认为在新形势下,国企工人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普通工人的力量,也可以组建出强大的工人队伍,部分党员干部可能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正是因为工人模范先锋作用没有凸显。而原创歌剧《道路》则展示了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把毫不动摇、毫不松懈、坚定不移展现地淋漓尽致。面对攻坚期的改革发展,更是要创新突破、锐意进取,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从《道路》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和创新理念,这是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工人应该具备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只有落实好重点项目、重點事项,将工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发展活力。
4中国歌剧的民族化道路
中国原创歌剧在形式、题材等方面的取舍要与人民群众相对应,这是中国原创歌剧是否成功的关键。《道路》作为重工业题材的歌剧,虽然较难演绎其中的精神内涵,但是这部原创歌剧还是成功地塑造了国企工人改革奋斗的形象。这些人物展示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部原创歌剧在舞台上呈现出精彩的剧情,符合时代精神,歌剧要素反映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都是反映时代主题,与实际相联系。将生活、民族相结合,保留了中国戏剧“接地气”的传统。而去民族化的歌剧难以在中国立足,只有将歌剧中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时空的对接,深耕于中国文化土壤。虽然当下文化艺术以商品经济为主流,但是文艺作品能否长久存活,还需要将西方作曲技术与歌剧经验,融合到中国民族化的道路。
5 结语
歌剧属于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其中涵盖了多种艺术门类与资源,民族文艺要为民族发展做出相应贡献,歌剧则为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中国原创歌剧也是民族化的歌剧和歌剧的民族化,这是本文对于原创歌剧《道路》的探讨,只有汲取西方优秀文化,融合民族化内容,通过多远创新才能使歌剧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周芳.浅谈歌剧《党的女儿》中田玉梅唱段的演唱技术问题[J].戏剧之家,2020(32):58-59.
[2]杨金花.歌剧《张骞》中的人物性格与音乐形象[J].大观(论坛),2020(10):175-176.
[3]夏雨欣.谈歌剧表演中的角色构建[J].北方音乐,2020(19):70-72+89.
[4]王安潮.民族歌剧戏剧性的历史演变[J].上海艺术评论,2020(05):30-33.
[5]宁汐,芦洁,张珂.民族歌剧戏剧性语境下的艺术形象塑造[J].上海艺术评论,2020(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