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究竟该做何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语文》课本(苏教版必修一第75页)所选的苏轼的名作《赤壁赋》有这样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许多版本的教辅书对“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中的“徘徊”既不做解释也不做翻译,在译文中依然保留“徘徊”一词。“徘徊”一词属于古今异义词,不做对译显然不妥。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徘徊”一词,上述的翻译肯定是讲不通的,甚至是错误的。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徘徊”作了如下三条解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如“他独自在江边徘徊”,显然指人的行为动作,且强调的是来回走动。②比喻犹豫不决。如“徘徊歧路”,由行为动作比喻为心理活动的迟疑不定。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如“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此义也是由比喻而产生的,强调在一个区间区段的范围里的起伏变化。比较这三个释义,没有一个可以对译苏文句中的“徘徊”。
   由古今词典的释义可知,“徘徊”一词主要指人来回走动或心理波动,无论是本义还是比喻义,用于解释月亮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的变化情况和运行轨迹都是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那么“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该做何解释呢?
   有人认为,月亮虽然从东山升起,但是苏子是在水面上惬意地划着小舟,且是任凭小船自由飘荡,船身忽左忽右忽东忽西,于是或坐或躺,在船上的苏子和客人自然会感到天上的月亮是在“斗牛之间”原地“来回走动”了,这样理解,姑且算作一种牵强臆断吧。
   也有人认为,从东山升起的月亮,与在水面上划船的苏子在天地之间遥遥相对,苏子视月亮为好友,无论小船怎么飘荡,在苏子的心中,月亮始终是在“斗牛之间”“来回走动”的。前一说法已经穿凿得很牵强了,此种说法就牵强附会得更加玄虚了。
   那么,苏轼文中的“徘徊”一词究竟该怎么解释呢?究竟怎样翻译才符合原文意思呢?
   笔者认为,从原文描述的夜游赤壁的情景来看,时间是在渐渐变化的:苏子傍晚来到赤壁,沐浴着清风,在水面上荡舟游览。“少焉”,明月东升,蘇子又在清风波光中畅饮高歌,诵诗听箫,评月论江,优哉游哉。从月亮这个星体的运行规律来看,傍晚时分月亮渐渐升起,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升高、转移,最终会东升西落。再从地点来看,此时的苏轼就在黄冈赤壁的江面上荡舟夜游,固定的地点正对应着天上的斗宿和牛宿的分野,换句话说,月亮从东山上升起之后,就高挂夜空且缓慢向西运行移动,这既是客观地描写了月夜江上自然的美景,也与后文“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在时间上相照应;既实写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为主客对水与月的问答讨论张本铺垫,又虚写了文章的醉翁之意,突出了苏轼在“七月既望”这一特殊日子夜游赤壁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从而诗意地借景抒情论理,突出地排遣胸中之郁闷。情感上也随着月坠日升而变化着“乐”“悲”“喜”的情绪。
   综上,笔者认为“徘徊”一词,应该解作“缓慢移动”或“缓缓向西运行”。这两句应该译作“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缓慢移动”。反之,如果译文继续保留“徘徊”而不译,这显然是错误的,根本就讲不通的。
其他文献
一、 品读“词语”,让其开口说话   阅读就是寻找一种语感。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感是私人化的语言经验,是对语言形式的一种直觉。比如要表达一个意思,我们会想一想怎么表达比较好,但我们不会想为什么这样表达比较好,这就是“语感”。语感不需要言传,而需要反复练习获得。   1.由词悟境:把握文本情感基调。   我的《背影》课堂,抛开了新课教学中单纯的字词疏通,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说说朗读“祸不单行、满
期刊
哲学中常讲,物质的作用是相互的,应用于人身上,也同样成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相互影响。在许三多的军旅生涯中,对他产生影响的人有许多。他们是许三多人生中不折不扣的“贵人”。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许三多也在这些“贵人”中扮演着他们的“贵人”的角色,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值得我们为之感动。   “许三多不是教父,不是哲人,也不是傻瓜,他是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做的”。我们的时代需要真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质疑,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一、质疑法是语文教学创新的源泉   学贵在“疑”。“疑”是思维的发动机。例如,学习古文《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但是,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课文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一句有不同看法,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我县教育的教学现状、19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对怎样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巧”径,让学生乐于学习,轻松学习,学有所长,作了一些思考,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学科特色;主题活动;评价机制   我曾无数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老师咀嚼书本,学生圈圈画画;课堂上,老师口若悬河,学生奋笔疾书;下课时,老师埋头批阅,学生躬耕题海;测试后,老师怒发冲冠,学生
期刊
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包含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平话土话等多种方言,异彩纷呈。此文中,本人将结合自己和学生们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讨论、展示等,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所感知的方言的魅力。   一、方言的多样性   比如著名主持人汪涵主持的节目《越策越开心》中有一个片段:武汉、广东、上海、台湾、长沙五个地方的方言表述“大热天喝热茶,越喝越热”。同一句
期刊
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任教高一兩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进入高中学习后,语文学习的难度越来越高,教师基本上将全部的课堂时间和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古文和诗词的学习中,但是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效果与教师期待却相差甚远。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习惯于被动学   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高一年级的5个文科班
期刊
假期里埋头苦读学校下发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新》)。“苦读”一说绝不是耸人听闻,实在是这么多年来读理论的书籍甚少,常读的是简单实用的案例集,犹如吃快餐一般,痛快且实用,这道理论型大餐,我觊觎良久,竟无从下嘴,鼓起勇气硬嚼起来,也非得嚼个三五回才能品出其中两三分的味道(除了在书上圈画,我还做了笔记),但只这品出的几分味道,也在我的教育观世界里掀起了狂风巨浪,让我不得不低下头来静静地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要达到此境界,非一日之寒,需要不断探索。在教學中,我不断地摸索,对作文教学与文本结合有所感悟、反思,在课堂上构建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享空间。   一、生成性模仿   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写作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运
期刊
歧义句是常见病句之一,属于表意不明类语病。所谓歧义,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甚至多种可能。歧义句与其他病句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就是念上去很顺口,如果不仔细琢磨,你很可能不会意识到它有歧义。为了便于识别,人们对常见的歧义句型进行了分类,并附上例句,条分缕析,让人一望便知,特别适合学生复习之用。   然而,有一种句子实为“伪歧义句”,却常常被各类参考书归入歧义之列,甚至堂而皇之登上语文试卷,其典型特征就
期刊
妙乐法师曾经在念佛堂留下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是多么难得的心境和大慈悲的胸怀。作为班主任,这是必须具备的心态。我们要学会容忍,懂得思考,帮助学生发扬其长处,弥补其过失。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关键看心态。   曾接手高三的一个文科班,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姑且称他为小风吧。刚开学的时候,经常是一个星期可以见到他一两次,每次见他我都会苦口婆心跟他做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