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追求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感到“返璞归真”是语文教学要努力追求的,通过实践和自身的感悟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收获。
  1. 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应当全盘否定。于是,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2. 重视模仿,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不见其貌”,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 注重文道统一,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里所讲的“道”,有其封建性的糟粕,需要剔除,但“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文”不重道,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育人,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4. 运用启发式,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语》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的是孔子如何启发他的弟子谈各自的志向。老夫子循循善诱,弟子们畅所欲言。可见,启发式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滥觞,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山鼻祖。
  如今,启发式教学已被写进《义务教育法》,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启发”,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课堂上无尽无休的提问,把语文课上成典型的“提问课”,这就是启发,这实在是对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
  “启发”一词含有打开之意,即通过教师的“启”去打开学生堵塞的思路,让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自觉地获取知识。简单的知识,学生一看就懂,无需教师再去“启”,需要“启”的是哪些复杂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路搭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思维机器,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启发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08-26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个体行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引导人们走进科学殿堂,是人探索某事物及参与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求知欲,引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能减轻他们学习过程产生的疲劳,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成功;起点;兴趣  The teaching successful point of departure-interest of the ju
期刊
雨果曾说过,如果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想在这里谈一谈“爱”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真正的父母之爱;尽管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而得到过父母真诚之爱的孩子,又不是都能真正领会到“爱”的苦心,更不懂的怎样去爱别人。  出于爱心的关怀,未必能带给孩子真正的爱,出于爱的帮助,未必是给孩子真正的帮助。
期刊
【摘要】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从诵读,激活语感;形象再现,诱发语感;结合语境,把握语感;比较揣摩,增强语感;生活体验,引发语感,五方面进行阐述,遵循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的原则,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个性体验;语感培养  Reading, experience, language-talk the languag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英语教师除了要过好有声语言关,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  体态语在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体态语言呢?我从站姿、手势、表情等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站姿 美国著名演说家卡耐基说过:“自然、生气,是动作的至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整自己的站姿。首先是站的位置。当你使用挂图时,就不要在学生中间踱来踱去;当你运用玩具等物操练句子时,应走
期刊
1. 转变观念,认清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如何使语文教学走误区,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语文教学任务的正确认识。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的积累,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当代语文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重视理解,而且要深入理解,教学重点放在了语言的积累,实这两种学习语言的方法都只强调了学习语言的一个方面。  吴忠豪先生早就撰文指出:学习语言是语文教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用少数优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1. 设疑引思,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疑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其思维活动也应运而生。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动脑思维。  例如: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创设“猴子分桃
期刊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让枯燥、沉闷的数学充满活力,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建构充满精彩的数学课堂呢?   1. 课堂因张扬个性而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这样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关键词】导入;巩固;主体;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lesson interest  Y
期刊
当班主任难,当一名好班主任更难,尤其是针对现在的学生,他们与社会接触面广,思想复杂;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不愿受到约束和管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必须以一颗诚恳之心走近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  1. 对本职工作要诚恳 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面对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有诚恳的热爱之心。只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才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具体来说,有了热爱之心,才能够勤进教室。一天中的早晚自习、课间操、文体活
期刊
【摘要】汉语课堂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中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学信息,积极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采用的一种行业性的特殊的交际性语言。本文简要谈了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要点;教学目的;主体地位  Confidenc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continuously exaltation ed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