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悟诗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ye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年级开设了现当代诗歌欣赏选修课。尽管每周只有一节课,但笔者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带领学生读诗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学着写几首诗。要教学生写诗,从何下手呢?现代诗歌理论界学者穆木天提倡“诗的思维术”。即“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构成法去表现”。我首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新诗知识,让学生有新诗的概念。因为是初一学生,所以这一环节不必设计过多的知识点,而把重点放在拓展学生诗歌思维的训练和写作上。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大致是:先读几首诗歌,然后进行一些拓展思维的训练,最后半节课进行诗歌写作,所写的诗歌与所读的诗歌在内容、题材、情感、技巧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下面作些具体说明。
  
  一、认识诗歌
  
  认识诗歌首先从接触诗歌的语言开始,教学生写诗则从语言、修辞层面入手。
  
  1、比喻的游戏
  学生写惯了散文,习惯于逻辑性的思考和上串下接的文句。对于诗歌跳跃式的思维和行文,不太适应。如何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散文写作框子呢?台湾诗人白灵在《一首诗的诞生》中专门介绍了一种“比喻的游戏”,教师可以用这个方法领学生“玩”。该方法具体为:提供一个分为A、B、C三栏的表格,这三栏中各有十余个至数十个不等的名词,这些名词任意组合(AA、AB、BC、CA……),虽然组合起来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逻辑,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2、联想的锻炼
  在现代诗的写作练习中,良好的联想能力有助于寻找丰富的素材。文艺心理学提到的联想三定律(接近、相似、相反联想)对新诗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
  树=绿色、正直、希望、生机、庇佑、伞盖、阴凉、坚韧。
  再试着以文字组合:
  为夏天撑起阴凉的伞盖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以联想三定律为基础进行单句写作训练,学生很有热情,写出的诗句有的也很精彩。
  
  二、读写一体的诗歌教学范式
  
  经过单句训练,学生摸到了些写诗的门道,对写诗也有了些兴趣。但是他们还不能形成明确的诗歌创作主题,所以要借用名诗,给他们搭一座诗歌思维的桥梁。学生课业紧张,要在短时间内给他们最多的刺激,选择篇幅短小的诗比较恰当。初中生感觉敏锐。选诗要尽量接近他们的经验和兴趣。常态的诗歌教学会把重点放到欣赏上,但笔者没有花大量时间解诗,而是和学生一起诵读,然后稍加点拨。使他们大致领悟到诗歌表达的情感。
  例如笔者上的“新诗的情绪”一课设计如下:提供例诗。包括何其芳《欢乐》、冯至《蛇》、舒婷《思念》、刘湛秋《静默是熟睡的莲花》;教师先领学生进入诗歌文本,引导学生体悟,将情绪或情感“物化”;然后根据范例提供的内容或形式的框架来描述某种情感或情绪,以“静默”“寂寞”“喜悦”“忧郁”“思念”为题完成短诗写作。
  如果让学生自己独立创作诗歌,学生会很吃力,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作文训练的方法。
  1、续写。续写虽然在创作空间上受限,但是可以克服冗长、空洞的毛病。例如续写林庚《春野》“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河的两岸生出了青草”后面的诗句。有学生这样写道:
  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
  河的两岸生出了青草
  谁在召唤我
  狂浪般野性的落寞
  白色的桃花安静地飘落
  带走记忆中冬的魂魄
  在心中永存的春野
  响着飘摇的祭歌
  2、替换训练。主要针对初学者笔尖枯涩困窘的问题。激发创作兴趣,设定诗歌情景。挑选适合的诗篇,在适当的部分空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去填写出他们认为最出色的诗句或主要意象。这项训练学生很喜欢,绞尽脑汁要和大诗人一争高低。例如就墨西哥诗人帕斯《朦胧中所见的生活》所作的替换练习:
  在大海的黑夜里
  (跃起的鱼)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
  (滑动的蛇)便是闪电
  在人体的黑夜里
  (爱或恨)便是闪电
  世界,你一片昏暗
  而(生活)就是闪电
  3、仿写。仿写是练习写作的常见方式,学生初学写诗,不知道如何将句子“诗化”,模仿则是一条捷径。仿写时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来模仿。而非字模句拟。教师可以提供几首适当的诗歌作为模仿对象,这些诗歌要在形式或内容方面有鲜明特色;距离学生的欣赏心理很近,有利于学生独立构思。例如顾城的《弧线》、席慕蓉的《伴侣》等。
  4、化用古诗。古为今用,化古诗的意境为新诗的表达。学生对古诗的学习还是有些经验的,很能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因此只需用恰当的现代汉语“诗化”出来即可。作这项训练时必须强调与古诗翻译的不同。要写成现代诗的形式。古诗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下面是学生化用《声声慢》的作品:
  是一个人该忘记的时候
  却依旧记得
  满院败落的黄花
  是一个人该离开的时候
  却仍旧等待
  夜晚来到时的凄凉
  雨中的梧桐
  伫立着
  承担着
  暮色里的愁容
  诗思的锻造不限于此,还可以进行动词运用、拟人、意象的锤炼等,而且可以一直贯穿在诗歌写作之中。自由创作可以按照题材分儿童诗、图像诗、自叙诗、咏物诗、哲理诗等类别。但是任何一种都要求提供例诗,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要把感悟诗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比较高。每节课要读什么诗、写什么内容学生们事先都不知道。要尽量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生成对诗歌的感悟。要求全体同学同时去写,通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们越写越好,每次习作中均有佳作呈现。事实证明,对于学生来说,写一首坏诗的乐趣远远大于读几首好诗。
  
  三、与舞蹈、音乐同行
  
  读一首诗,我们通常只是习惯性地去“解”,而不知道去“感”,不知道去吟唱,了解种种声音的差别;不知道去表演,用姿势和动作去“经历”。笔者则力争把被排斥的经验重新唤醒、重新纳入。让学生通过文字以外的一些感知方式去体验诗歌丰富的情韵,使他们逼近甚至融入自然,因为生活的情态比单纯的想象更丰富、更重要。
  笔者尝试在暮春时节做了一次以“树”为主题的诗歌艺术行为课。通过在室外小花园进行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对“树”这一复杂意象进行深入细腻的心理体验,从诗歌作品获取丰富而确定的意蕴。“树”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客观象征物。它繁茂不凋的生命姿态无疑对应着诗人坚韧执著的精神自守及对苦难命运的自我确认。我选定的素材有牛汉《半棵树》《悼念一棵枫树》、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曾卓《悬崖边的树》、艾青《树》、舒婷《致橡树》,行为方式为“角色扮演——我们是一棵树”。通过扮演活动成功地引领学生去观察,使学生能够站在树的立场与角度去想象,赋予大树不同的角色和性格。最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同题创作,效果不错。
  另外,进行诗歌吟唱试验。从吟唱中学生更能深切地领会诗歌韵律的奥妙。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默读一首诗、解读一首诗所得到的“知”和吟唱一首诗所得到的“知”是有所不同的。先给学生播放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等,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把一些诗歌唱出来。学生非常投入,有的甚至唱起了自己创作的诗歌。
其他文献
学生作文到底是少做好,还是多做好?  梁启超先生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  “每学期作文次数至多两三次”,“多做学生便要讨厌,或拿一个套子套来套去”。可见,他是提倡“少做”的。  读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看到作者的观点是“文章唯多做始能精熟”。他举例说:“永叔有言,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做、多商量也。”“永叔”就是欧阳修。曾有孙莘老问其写好文章的方法,欧阳修真诚回答:“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睹夔地江山风物,追思历史人物,写下了五首联章体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吟咏—人—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其中第三首咏王昭君,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有的教材在对“画
“勤劳的小蜜蜂”是当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蜜蜂几乎成了勤劳的代名词。然而中国的蜜蜂并非一直如此“勤劳”,这一寓意是在经历过跌宕起伏的变迁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食野果为生。我们的祖先在采食野果的过程中,免不了被穿梭于修林茂草之间的蜜蜂所蜇,在他们眼里,蜜蜂和蝎子一样,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毒虫。所以人类最早对于蜜蜂的感情并不美好,蜜蜂自然也就带着贬义
编者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本刊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第五版),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这是多年来广大读者支持帮助的结果。这里我们收到一篇自然来稿,是对本刊2008年载文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语文建设》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
一、利用生活性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经验以生活经验为主,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要探究的问题和
本刊讯 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二期,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位教育界代表齐聚敬德书院,就“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展开了一次小众、高端的主题讨论。  会讲伊始,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女士首先发言,为本次会讲破题。她指出,敬德书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来自于乡村,
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题虽然没有出现很有创意的新题,但有些传统题被赋予了新的形式,显示出新的生命力。18套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语句排序、图文转换、从辩论说理的角度写句子等题型,很多题从表面看毫不相干,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的题好像属于同一考点,但细分下来,又各有侧重。本文从这两方面对2007年两种语言运用题作一个初探。    一、千姿百态的图文转换题    2007年共有5套试卷考了图文转换题,可分
作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祝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激发着近百年来人们的阅读兴味。即使是小说中着墨不多的人物—柳妈,也引来人们的纷纷议论。人们或质疑或解说或断定,综观这些讨论,尽管在论说角度上有所不同,对柳妈的形象定位也有差别,但立论的基点都是将柳妈视为小说的环境因素——祥林嫂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柳妈作为独立于祥林嫂之外的一种存在。  但细读小说后我们会发现, 在《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词,从当时到当今,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它的十四个叠字。张端义《贵耳集》说:“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又使叠字,俱无斧
读完蔡林森先生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后,感到蔡先生介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操作要领和细节要求。教学法中的每一环节任务明确,操作要领具体,要求翔实,课堂评价、衡量的标准统一而又明确,极富操作性,并且各个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都有教学示例,极具可学性。课堂生成性、灵活性极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借鉴、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呢?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