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下的“波涛汹涌”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初阳老师讲的《沉重时刻》,我所看的,只是网上视频,并非现场所听。时为午夜时分,看完后,便一遍一遍地读里尔克的这首诗,继而陷入沉重的惘然之中。
  忝为语文老师,迄今已十又五年,所听过的课,自然不在少数,有名师的,也有非名师的,但是,能够让我忘记是在听课,而随着老师全然进入文本的,却实在了了,郭初阳的这课,算是一堂。
  所以,便想说一说。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堂课的话,我会说,这是一堂“不动声色”下的“波涛汹涌”的课,不动声色说的是老师,波涛汹涌指的是学生。正是他的“不动声色”,促成了学生努力地、自由地思考,从而带领学生们进入了真正的思考状态,而不是伪思考。
  我觉得,如果用“不动声色”来形容郭老师的教态,那最是恰当不过了。学生最是敏感和善于察言观色的了,他们往往可以从老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微妙的表情,甚至一个稍有变化的语调,感受到老师的意图。于是,便有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到达自己想要他们到达的“思想高峰”,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或音乐,或图片,或暗示,在不明确说明自己方向的前提下,让学生乖乖地不知不觉地自动“上钩”,从而实现了隐性的主题先导。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是老师一直在启发引导,引导孩子去思考,实质上,老师的方向是极其明确的,学生的思想已经被用各种方式绑架,从而失却了思考的自由——确定了方向的奔跑是谈不上自由的。
  郭老师本人的“不动声色”却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无所适从”之后,只能主动去探求自己的思考方向。就像是在群山中努力攀爬的孩子,老师并不引导他们上山的路径,那么孩子们只能竭尽全力自己去开辟。到最后,也许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爬到顶峰;即使爬上顶峰,也极有可能并非是同一个顶峰——有高的,有低的。但是,无论他们自己爬到哪儿,最重要的是,他们去探索了,去努力了,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读,不动声色地读。没有老师的范读,没有具体的朗读要求,只是简单地轮读、齐读、默读,直至达到最后的成诵。在这看似平静的读中,我想,学生是不平静地——在没有明确的引导、提示下,他们需要很努力地去寻求自己的理解方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试图去弄明白,就像一个走进迷宫中的人,没有人要求他走出去,但他一定会努力寻找突围的方向,这是本能。只有在自己主动地努力思考之下,学生才能够真正进入文字中去。教育界常说的一句话“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实在荒谬之至——老师都主导完了,学生又何来主体之说?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直至成诵以后,郭老师的课堂进入下一个环节:解读。他的要求是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写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独特的发现,或者核心的词汇,总之一切自己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样,因为没有具体的方向性要求,所以,就把阅读的主动权全部还给了学生。我们常常说个性化解读,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给学生自由的解读空间。就像一群小鸟,只有给它们广阔的天空,它们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否则,只能是被绳索牵着散步的狗,无论怎样都走不出绳子的长度。所以,也正是因为郭老师给了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才有了他们后面精彩的解读。比如,关于诗中“哭、走、笑、死”四个动词的解读。一个小组说,这四个动词都是非常极端的:“哭”表达的是人的一种情绪的宣泄;“笑”是在夜里笑,一个人在夜里笑,那肯定也是疯狂的、不正常的;“走”,一个人在路上走,肯定是孤独的;“死”就不用说了。同样是这四个词,另一个组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阐释:这四个词表达的是很平常的事情,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不仅仅是这一个问题,包括关于“我”、“谁”的问题,学生给出的解读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何以会如此?那是因为,他们从老师那里找不到“正确答案的依据”,他们只有自力更生,而且老师“老好人”的样子也可以让他们放心地“天马行空”而不担心被“毙掉”。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不动声色,给了他们自由,也给了他们勇气。家马只要脱掉了被桎梏的笼头,就会迅速回归成野马!只有让思想的野马任意驰骋,他们才会自己发现最美丽最肥沃的草原。也许,很多老师对于最后郭老师没有把课上完存有遗憾,其实,我也很想听听那些学生关于“无缘无故”会有怎样精彩的解读,但是,没上完又怎样呢?只要孩子们思考了,真正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了,这就足够了!
  说到这个解读,我又忍不住想说说郭老师选的这个文本。我想,郭老师选这首诗并不是偶然的。里尔克的这首诗,应该算是一首真正的诗。什么是真正的诗?我认为,真正的诗,是有着无限张力的。什么是无限张力?就是它有着巨大的想象和阐释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开放的、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思想历程给出个性化的解读。所以,学生才能够给出如此精彩的解读。我不认为余光中的《乡愁》也可以如此——诗和诗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觉的,在郭老师的解读提示中,缺失了一个极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联想:由这首诗你联想到了什么,比如哪篇文章或者诗歌,比如你哪一次的人生体验,类似的,或者相关的。我想,这样一来,就更拉近了学生与文字的距离,更有助于他们走入文字,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同时,也激活了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记忆。这样一来,课堂就不仅仅是引领学生进入自由思考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引领他们进入了生命成长与提升的空间。而且,所有的阅读,一旦涉及到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就会变得具体、感性、切实。
  还有一个内容:自由思考之后,小组讨论,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到黑板上写下他们觉的最有价值、最“牛”的问题。我不知道,每个小组内,孩子们都写下了怎样的内容,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怎样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最“牛”的?对学生而言,既然他们写下来了,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确实觉得不好理解的,否则,也不会去写,所以,这个没有标准的选择是比较模糊的。况且,除了一些伪问题,所有经过真实思考的真问题,没有有无价值之分。所以,我想,这个环节能不能这样操作:小组内能够解决且能达成共识的就不要写了,然后如果问题还很多的话,那就大家商量一下确定一个多数同学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郭老师最后留下了一串没有解决的尾巴不会成为这堂课的败笔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方式。
  郭老师让我最佩服的不动声色表现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当黑板上写满了学生的问题的时候,郭老师看似很悠闲地坐在了学生的位子上,但是有一点大家应该能注意到,那就是,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黑板。我想,这时候,他的脑袋肯定在急速运转思考,因为,他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归纳,把貌似不同实质一样的问题归结在一起,把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确定接下来先讨论哪个问题、怎样讨论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这个过程才是最能够体现老师水平的过程。首先,老师本身需要对诗歌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这个理解不是说他掌握了多少背景资料,懂得多少诗歌鉴赏的技巧,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换言之,老师本身必须是一个懂得诗歌能够走进诗歌的人。其次,老师必须有平等的师生观,能够真正敬重学生,才能以欣赏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言说。这一点,郭老师做到了,看似漫不经心,却真的是举重若轻。或者,这些,才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走入生活,走入书籍,阅读、思考,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纪现梅,山东省莒南县第二实验中学,276600)
其他文献
受生活环境及传统“授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向来羞怯怕生,总是低声低气的,紧张得不知所措;说起话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语境,引起学生想说要说的欲望,激发他们敢说会说的兴趣,让每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起话来,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一、“玩”中提趣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生活的主题
为加快我市小学名特优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早日实现全市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受江阴市教育局委托,我校于2008年9月举办了江阴市第三期小学名师基础工程培训班。两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扎根教育实践,研究教师发展,服务基层学校,促进专业成长”为宗旨,创新理念,勇于实践,真诚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培训班各项目标要求。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承载使命:打造
关于高效课堂,不同的学者各有不同的观点,因为他们所切入的观察点不同,得出的定义或者进行的诠释就不尽相同,但指向都是相同的、明确的,这就是对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审视。高效课堂不是新生概念,因为教育一诞生,就自然有了效果、效率这些方面的思考,有了落实的具体措施,更有评估的策略。只是前几年,以中国教师报为代表的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讨论,从而将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话题推到热点上了。我认为,高效课堂就
创意,指创造性的想法、意念,通过产品、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美感。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显现中,教学创意则一定会显现教学艺术的意味。语文教学创意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思想底色: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统一  教学创意和艺术,首先源自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那些意念、行为让人为之感动的,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  一、教学创意应该基于人文关怀的阳光普照,真
读薛法根老师《〈哪吒闹海〉教学实录》,我感到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气息:汩汩冒出的幽默,不事雕琢的自然,大开大合的结构,风流蕴藉的内容……如果分开,也许能在不少老师的课上看到;但合而融之,则是薛法根的课堂,这种种元素散发着,弥漫着,氤氲成薛法根独有的课堂文化的气息。  想起薛老师10年前的代表课《螳螂捕蝉》,里面的很多元素依然活跃在今天的《哪吒闹海》课堂上,《螳螂捕蝉》之后,还有《第八次》、《天鹅的故事
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他们探究精神的源头是好奇心,无时不在追问我是谁、我来自何方,言语之中充满着创生和灵性。这种独特的诗性的智慧构成了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鲜明地表现了儿童就是一个哲学家。  嬗变:诗性智慧消失的考问  然而,随着年级的递升,知识量的增加,我们的课堂不但没有成为滋养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养料,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成了禁锢学生个体精神的枷锁,儿童诗性智慧的消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
摘要: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关键词:课程文化建设;课程领导力;西庐文化
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特色的重要,它是凝聚学校内涵的文化张力,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积淀形成的学校办学的内在倾向和个性特征。学校特色不可能“横空出世”,更不是应景之作,它是贯穿学校发展生命历程的精气神,因而成为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本文试图以江苏省南通中学的文化发展为例,探究学校特色的文化生态。  一、学校特色是基于学校文化的追寻、拷问和坚守  学校教育既有一般的、共性的教育
一、现状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是以单元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三到四课。而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是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可是在一线的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只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忽略了整个单元。而学生的学也是满足于单一课文的学习,不关注甚至感觉不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
丹阳六中是一所“调整校”——由两所撤并的农村高中和一所郊区初中、一所城区初中在丹阳西郊“组装而成”;更是一所“新校”——1996年组建、开办。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新校”、“调整校”,在开办短短10年后的2006年就被认定为省四星级高中,如今,学校的“生本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新疆内高班”为载体的民族特色教育经验全国闻名,女子足球队即将走出国门,代表中国赴巴西参加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