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让“国学”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其人文素养,塑造其精神品格,使其最终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表率。本文从“国学”教育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在高中语文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
几年前,一篇文言文作文《赤兔之死》,成为了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例文言满分作文,此事在语文界引起强烈凡响,以至后来有很多考生竞相效仿,不惜步其后尘,但似乎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
“存在即合理”,《赤兔》事件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了我们国家“国学”教育的现状,引起无数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简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问题,以求唤起高中学生对“国学”的热爱,引起教学同仁对“国学”教育的重视。
一、“国学”教育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与世隔绝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野,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一般来说,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沿袭知识,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高中语文课本,收集了很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文章。比如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又提出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针对新课程的近景和远景目标,这些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应该与国学的研究范围是近乎统一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更多的“国学”知识,这不仅是对平时语文学习有益的补充,更是沿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传承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
国学的研究也好,教学也好,千万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是在精神层面,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的传承。比如拜孔、祭孔固然可以,但仅仅为了祭孔而祭孔,那就没有价值了!必须通过对《论语》、对《春秋》的学习,理解孔子的精神,理解它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构建新文化的重要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语文教材里有很多文学性强的文言文,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因素。例如《孟子·二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几千年来,已经被奉为典范,让人们在逆境中历练心智,磨练意志,从失败中崛起,然后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成功的人。
文学也是人学,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就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文明、具有文化气质,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语文教育关乎着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关乎着一个民族生命的情调。高中学生一般思维伸缩幅度比较大,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有计划、有系列地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把“国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手段,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塑造其精神品格,最终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表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作为中国人,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常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1、传统文化宣扬自强不息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在世,必须有所作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社会要有所贡献。又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一定要胸襟开阔,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态。
2、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讲和谐
中国最讲究中庸之道,那是一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关键的是一种自己心境的和谐。与当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精神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向外推扩,就是儒家那种道德伦理精神,它并不局限于家庭和血缘;就是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才能够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
上述部分都是中国文化精神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正是当前正在大力推崇的“国学”的奥妙所在,高中生的思想认识还并不完全成熟,不能透彻了解传统文化的精深,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正确引导学生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鼓励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殊的爱好与向往。兴趣因年龄、文化、性别、职业等等的不同各有差别。就高中学生而言,正是十六七岁的年龄,其时兴趣是非常广泛的,性格好动,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地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并将它转移到语文上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总是与个性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联系,植根于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是自我的,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比如学习《论语》,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探究重点,不同的兴奋点或共鸣点,对孔子思想的分析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笔者前段时间浏览网页,偶见“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 感觉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匠心独具。其中,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 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此题的编制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呢?谈古论今,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冥思苦想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大开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那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
当然,此题的答案是“B”。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激起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的兴趣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三)把“国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手段
高中时代的学习,是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最后一站。社会不同于学校,对于一个人自身素质的检验非常严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激励学生积淀“国学”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
积淀国学底蕴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灵魂和善感的心灵。而“人文素养”的形成,难就难在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准的,“国学”教育对养育学生丰富的人文情怀,用爱心建立和谐亲善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国学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以下几种精神:
(1)确立做人的最基本的品德:知耻、守信、有操守、懂感恩。
(2)遵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敬职尽责,敬业守信。
(3)培养审美的情趣与艺术的修养。
(4)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5)涵养功夫和仪表风度的修养。
2、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适应社会要求
语文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选取《论语》中的两句话为例: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揣测之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学习一门语言,最终是为了运用,怎样运用的恰如其分,则是一门不浅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缺少“知识分子”,能够很好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灵活转化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者”!
综上所述,如果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合理灌输“国学”思想,把“国学”教育从理论落实到实践,那么在长期的国学熏陶、潜移默化中,就能够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有一份感恩的心。那么,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就能领略古人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卓越的智慧。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就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命形态,理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真诚的热爱自己的祖国,理智的驾驭人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
几年前,一篇文言文作文《赤兔之死》,成为了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例文言满分作文,此事在语文界引起强烈凡响,以至后来有很多考生竞相效仿,不惜步其后尘,但似乎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
“存在即合理”,《赤兔》事件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了我们国家“国学”教育的现状,引起无数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简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问题,以求唤起高中学生对“国学”的热爱,引起教学同仁对“国学”教育的重视。
一、“国学”教育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与世隔绝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野,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一般来说,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沿袭知识,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高中语文课本,收集了很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文章。比如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又提出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针对新课程的近景和远景目标,这些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应该与国学的研究范围是近乎统一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更多的“国学”知识,这不仅是对平时语文学习有益的补充,更是沿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传承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
国学的研究也好,教学也好,千万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是在精神层面,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的传承。比如拜孔、祭孔固然可以,但仅仅为了祭孔而祭孔,那就没有价值了!必须通过对《论语》、对《春秋》的学习,理解孔子的精神,理解它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构建新文化的重要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语文教材里有很多文学性强的文言文,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因素。例如《孟子·二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几千年来,已经被奉为典范,让人们在逆境中历练心智,磨练意志,从失败中崛起,然后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成功的人。
文学也是人学,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就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文明、具有文化气质,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语文教育关乎着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关乎着一个民族生命的情调。高中学生一般思维伸缩幅度比较大,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有计划、有系列地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把“国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手段,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塑造其精神品格,最终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表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作为中国人,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常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1、传统文化宣扬自强不息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在世,必须有所作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社会要有所贡献。又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一定要胸襟开阔,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态。
2、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讲和谐
中国最讲究中庸之道,那是一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关键的是一种自己心境的和谐。与当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精神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向外推扩,就是儒家那种道德伦理精神,它并不局限于家庭和血缘;就是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才能够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
上述部分都是中国文化精神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正是当前正在大力推崇的“国学”的奥妙所在,高中生的思想认识还并不完全成熟,不能透彻了解传统文化的精深,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正确引导学生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鼓励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殊的爱好与向往。兴趣因年龄、文化、性别、职业等等的不同各有差别。就高中学生而言,正是十六七岁的年龄,其时兴趣是非常广泛的,性格好动,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地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并将它转移到语文上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总是与个性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联系,植根于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是自我的,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比如学习《论语》,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探究重点,不同的兴奋点或共鸣点,对孔子思想的分析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笔者前段时间浏览网页,偶见“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 感觉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匠心独具。其中,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 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此题的编制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呢?谈古论今,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冥思苦想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大开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那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
当然,此题的答案是“B”。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激起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的兴趣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三)把“国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手段
高中时代的学习,是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最后一站。社会不同于学校,对于一个人自身素质的检验非常严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激励学生积淀“国学”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
积淀国学底蕴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灵魂和善感的心灵。而“人文素养”的形成,难就难在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准的,“国学”教育对养育学生丰富的人文情怀,用爱心建立和谐亲善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国学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以下几种精神:
(1)确立做人的最基本的品德:知耻、守信、有操守、懂感恩。
(2)遵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敬职尽责,敬业守信。
(3)培养审美的情趣与艺术的修养。
(4)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5)涵养功夫和仪表风度的修养。
2、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适应社会要求
语文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选取《论语》中的两句话为例: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揣测之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学习一门语言,最终是为了运用,怎样运用的恰如其分,则是一门不浅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缺少“知识分子”,能够很好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灵活转化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者”!
综上所述,如果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合理灌输“国学”思想,把“国学”教育从理论落实到实践,那么在长期的国学熏陶、潜移默化中,就能够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有一份感恩的心。那么,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就能领略古人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卓越的智慧。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就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命形态,理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真诚的热爱自己的祖国,理智的驾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