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有鲜明智力技能性特点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适应新形式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概念,分析了当前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性教学实践阐述了强化实践性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课程;模拟实习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较早的一个专业,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它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也暴露出实践性教学严重缺乏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在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高职会计专业应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素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还要依靠实践教学,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采取项目实习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1.加强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些素质的培养都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来实现。
2.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实践性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理论教学应围绕培养能力来展开,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为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实践性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事实证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3.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实践性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二、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翻开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以发现现行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模式,以会计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组合而成,就高职会计专业来说,一直沿袭了从“经济理论”到“会计基础”再到“财务会计”这一模式。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模仿普通高校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所谓会计学主干课程,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高职会计专业成了名符其实的“压缩型本科”。虽然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影响下,增加了不少会计实践性内容,但总体上实践课程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的,更何况据笔者所知,尚有许多实践性课由于师资、实训条件、课程准备等原因而名存实亡。而且从深层次来看,这种在原有课程模式上的修修补补,是改变不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的现状的。在这种思想根源下, 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仅仅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所以根本不能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就其形式来说,一般是指模拟实习和校外生产实习,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现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对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要做些什么,审计人员怎样进行审计,企业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此外,现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虽然比较重视“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工作,但对于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仍然是不明确的,特别是在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重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些教师认为,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会计专业课,这种理解是片面性的,除了会计课程外,其他专业课如统计、法律、证券、金融、税收等课程,也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只有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会计职业人才。
3. 实践性教材及实训教学基地缺乏系统性、实用性
实践性教材是决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性教材不少,但能跟上时代变化的高质量的却很少,而适用于高职学生使用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会计电算化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经常都会有一些变化,如2006年国家新增或修订会计准则39项,涉及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但模拟实践性教材却很难跟上这种变化,现有的许多会计模拟实践性教材比较陈旧,漏洞也较多,实践性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践性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践性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由此造成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到校外实习难的问题。目前各校主要以校内实习为主,校外实践、实践性为辅,建立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无疑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主要途径。会计模拟实践性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不是一种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要有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会计责任感;软件建设要尽量做到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不是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但就目前而言,能够真正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模拟实践性室并不多。因为很多仿真模拟实践性室的软、硬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没有完整的模拟数据系统,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比较突出。
4.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
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高职师资状况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学科型教师仍占有很大比重,而“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绝大多数会计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来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工作,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虽然学校非常注重师资的培养,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大多数“双师型”教师都是应试型的“双师”,即主要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了一个会计师或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而已,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会计实践的经验,这些教育工作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理论色彩和主观意识。另外,受目前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局限,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评职称进行的,而现行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研究的规定太少,主要是强调论文的数量,根本没有相应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规定。从而造成会计教师在观念上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这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5.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检查和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或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践性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极少有学生实践性课不及格,更不会因实践性课不及格而毕不了业。因为学生本身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实践性课当成一回事,实践性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多数学校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也就是在期中或期末试卷中,编制几个会计分录或是填制几个报表数据。而对于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的考核,通常也是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此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也主要是应试式的,缺少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只要考试能通过就万事大吉了。由此造成了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三、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
1.理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工作者应该认清职业教育的形势。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会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落实到会计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真正使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于会计教材、课堂教学、课后训练及教学考核的全过程,努力扭转长期以来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的局面。
2.改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实践性教学目标
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建立全新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实践性教学中,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以会计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突破了传统会计专业的理论体系,以每个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岗位调查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对传统财务会计优化整合,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实训中,建立出纳、往来结算、财产物资、资金、成本核算、财务成果、会计主管等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重新构建体现职教特色的会计教材
在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会计教材在内部结构上应打破长期以来模仿普通高校学科教学的编写模式,要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相融合,以体现会计教学操作性较强这一职业特色。例如,在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教材的编写上,可打破原来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环节的框架,结合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将会计凭证的填制与核算、账簿的开设与登记、报表的编制与上报融合在一起,将实务操作的过程与步骤用演示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教材的学习,既学到了基本理论知识,又熟悉了会计实务操作流程。
4.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从二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校内要加强实践性基地的建设,会计模拟实践性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不是一种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要有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职业角色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校要与当地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挂钩,与会计服务公司、事业单位联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让学生的会计实践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税务策划、成本控制、报表分析等工作,有利于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
5.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师的能力,保证实践性教学实施
实践教学师资是否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表形象好、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6.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完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纳入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许娟.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 浙江工商职业学院学报[j] .2004.2
[3]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4]元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
[5]彭培鑫.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5.6
[7]张浩良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关键词:高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课程;模拟实习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较早的一个专业,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它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也暴露出实践性教学严重缺乏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在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高职会计专业应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素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还要依靠实践教学,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采取项目实习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1.加强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些素质的培养都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来实现。
2.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实践性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理论教学应围绕培养能力来展开,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为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实践性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事实证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3.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实践性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二、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翻开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以发现现行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模式,以会计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组合而成,就高职会计专业来说,一直沿袭了从“经济理论”到“会计基础”再到“财务会计”这一模式。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模仿普通高校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所谓会计学主干课程,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高职会计专业成了名符其实的“压缩型本科”。虽然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影响下,增加了不少会计实践性内容,但总体上实践课程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的,更何况据笔者所知,尚有许多实践性课由于师资、实训条件、课程准备等原因而名存实亡。而且从深层次来看,这种在原有课程模式上的修修补补,是改变不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的现状的。在这种思想根源下, 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仅仅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所以根本不能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就其形式来说,一般是指模拟实习和校外生产实习,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现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对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要做些什么,审计人员怎样进行审计,企业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此外,现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虽然比较重视“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工作,但对于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仍然是不明确的,特别是在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重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些教师认为,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会计专业课,这种理解是片面性的,除了会计课程外,其他专业课如统计、法律、证券、金融、税收等课程,也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只有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会计职业人才。
3. 实践性教材及实训教学基地缺乏系统性、实用性
实践性教材是决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性教材不少,但能跟上时代变化的高质量的却很少,而适用于高职学生使用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会计电算化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经常都会有一些变化,如2006年国家新增或修订会计准则39项,涉及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但模拟实践性教材却很难跟上这种变化,现有的许多会计模拟实践性教材比较陈旧,漏洞也较多,实践性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践性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践性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由此造成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到校外实习难的问题。目前各校主要以校内实习为主,校外实践、实践性为辅,建立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无疑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主要途径。会计模拟实践性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不是一种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要有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会计责任感;软件建设要尽量做到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不是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但就目前而言,能够真正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模拟实践性室并不多。因为很多仿真模拟实践性室的软、硬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没有完整的模拟数据系统,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比较突出。
4.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
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高职师资状况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学科型教师仍占有很大比重,而“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绝大多数会计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来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工作,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虽然学校非常注重师资的培养,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大多数“双师型”教师都是应试型的“双师”,即主要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了一个会计师或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而已,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会计实践的经验,这些教育工作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理论色彩和主观意识。另外,受目前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局限,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评职称进行的,而现行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研究的规定太少,主要是强调论文的数量,根本没有相应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规定。从而造成会计教师在观念上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这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5.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检查和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或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践性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极少有学生实践性课不及格,更不会因实践性课不及格而毕不了业。因为学生本身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实践性课当成一回事,实践性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多数学校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也就是在期中或期末试卷中,编制几个会计分录或是填制几个报表数据。而对于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的考核,通常也是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此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也主要是应试式的,缺少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只要考试能通过就万事大吉了。由此造成了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三、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
1.理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工作者应该认清职业教育的形势。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会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落实到会计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真正使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于会计教材、课堂教学、课后训练及教学考核的全过程,努力扭转长期以来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的局面。
2.改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实践性教学目标
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建立全新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实践性教学中,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以会计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突破了传统会计专业的理论体系,以每个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岗位调查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对传统财务会计优化整合,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实训中,建立出纳、往来结算、财产物资、资金、成本核算、财务成果、会计主管等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重新构建体现职教特色的会计教材
在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会计教材在内部结构上应打破长期以来模仿普通高校学科教学的编写模式,要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相融合,以体现会计教学操作性较强这一职业特色。例如,在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教材的编写上,可打破原来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环节的框架,结合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将会计凭证的填制与核算、账簿的开设与登记、报表的编制与上报融合在一起,将实务操作的过程与步骤用演示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教材的学习,既学到了基本理论知识,又熟悉了会计实务操作流程。
4.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从二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校内要加强实践性基地的建设,会计模拟实践性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不是一种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要有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职业角色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校要与当地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挂钩,与会计服务公司、事业单位联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让学生的会计实践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税务策划、成本控制、报表分析等工作,有利于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
5.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师的能力,保证实践性教学实施
实践教学师资是否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表形象好、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6.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完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纳入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许娟.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 浙江工商职业学院学报[j] .2004.2
[3]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4]元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
[5]彭培鑫.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5.6
[7]张浩良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