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和谐、和睦,以及“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谚语格言。确实,在我国的思想中,“和”就是一个满载着喜庆、美好意义的词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对于“和”的概念更应该深入探寻、把握,这样才能使“和”的精神得到贯彻,把“和”的风气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思想源流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据说创作于商代中期的《尚书·说命下》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句子,意思是:“如果把治国看成调和羹汤,那么你(指傅说)就是盐和梅子这样的调味剂。”无独有偶,《吕氏春秋·本味篇》也提到了商朝的开国贤相伊尹以烹饪为比喻,向商汤讲述治国之道的故事。伊尹认为肉羹要做得好吃,必须依靠各种味道的调和。《吕氏春秋》虽然是战国末期的典籍,但其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传承有绪的。此前很多古籍都提到了“伊尹以割烹要汤”的故事,可见伊尹凭借厨艺获得商汤的欣赏这一情节并非后人虚构。
  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和”字,是在西周的金文中。当时的“和”已经是一个“口”字和一个“禾”字并列的样子。这个字把一张嘴和一颗谷物放在一起,推究其意,大概是与“吃”有关,这或许可以作为“和”与烹饪密切相关的一个证据,也可以与前面提到的两个故事互相印证。以我们能看到的史料来判断,“和”最初的含义应该就是“调和味道”。
  由于“调和”一词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和”的含义很快就不限于烹饪意义上的了,而是进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认为,食有五味(甘、酸、苦、辛、咸),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把这些元素恰当地配合起来,就可以叫作“和”。从这个角度再作引申,就出现了“中和”“太和”等多种概念。
  所谓“中和”,其实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说法。“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见孔子对“中庸”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孔子没有详细阐述它的含义。后来,据说是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所著的《中庸》给了“中庸”这个词一个定义,并将其与“中和”牵系在一起,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和”,虽然表面上说的只是情感上的“和”,实际上却是由小见大、旁兼万物、一以贯之的,不然也就无所谓“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更谈不上“致中和”以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了。荀子说:“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荀子·王制》)这里的“中和”,就专指治国安邦时“宽猛得中”的“和”了。在古人看来,治国与烹饪、奏乐以及其他事情是一样的,都需要对各种元素进行调和,以达到“和”的境地,只不过治国者调和的元素是“宽容”和“严猛”而已。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解释《中庸》说:“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这是对“中和”最好的解读。
  “和”的另一个概念是“太和”。所谓太和,最早见于《易传·乾卦·彖辞》:“保合太和,乃利贞。”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注解道:“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也就是说,“太和”是一种“冲和”的“气”。那么,“冲和”又是什么呢?《老子》说:“冲气以为和。”原来,“冲和”指的是淡泊平和的一种状态。了解了这一点,朱子的话就很明白了,所谓“太和”,其实就是阴阳二气相配得宜、平和冲淡的一种存在状态。因为有了这种含义,所以后来也用“太和”代指太平景象,如曹植在他的《七启》中就说:“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这里“太和”的含义已经是对“和”的再度引申了。
  从上文可以看到,我国的古人确实非常重视“和”的因素,将“和”视为一个美好的概念。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前辈都是“和事老”,他们还认识到了“和”与“同”之间的区别。西周时期的史官伯阳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性质不同的元素融合产生的,若将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则不会有任何新事物的产生,这就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后来,孔子将“和”与“同”用在区别君子与小人上,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求同存异”,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完全一致,而是允许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存在,强调的是对“不同”进行融合和包容,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儒家弟子进一步说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记·乐记》)通过乐曲的合奏,能体现出人与人的相同点,有相同点,就会变得亲密;通过礼仪的实施,能体现出人与人的差别,能了解到差异,就会产生敬意。可见,儒家“乐”的教育,其核心是“求同”;而“礼”的教育,核心是“存异”。这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观点,是我国和谐文化的核心。
  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内涵与价值
  儒家学者区分“和”与“同”,其原因在于“同”有雷同、复制之嫌,而“和”是一种通过调和行为对旧有事物的突破与创造。具体到立身行事之道,“同”是无条件的拥护与附和,“和”则是一种对人、事、物的广泛善意,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却不强求彼此立场、做法、性质完全一致。有了多样性,事物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不至于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说,“和”最大的价值就是“生发”,也即《中庸》中说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强调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精神的主要目的。然而,“和”的内涵和意义又远不止此,如果对“和”的精神进行细化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和”的精神以“和谐”为根本。所谓“和谐”,最初指的是乐音的协调,即所谓“音韵和谐”。我国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意义,认为音律的和谐能够起到安定人心、优化人际关系的作用,故从周代开始就将音乐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也就是《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的“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通过教育,音乐的“和谐”理念很快进入到社会生活中,于是“和谐”从指代音律协调这一单纯含义,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切和睦协调的现象。如东汉大儒郑玄注《诗经》,开篇第一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郑玄解释它的含义,说:“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这里的“和谐”就已经是“和睦协调”之意了。这种和谐的理念深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不仅铸就了中华文明崇尚和睦、和平的传统,而且使我们对暴力和冲突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是一切正当行为的核心,也是所有社会关系良好运行的根本。   其次,“和”的精神以“不同”为表征。中国人很重视“朋友”,根据古人的解释,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易传·坤卦·彖辞》说:“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这是同道之朋,值得珍视。但相应地,我们却反对“朋党”。在我国古代的语境中,“朋党”带有明显的结党营私意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之所以“朋友”与“朋党”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朋友”是君子之交,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志向,或许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能够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而“朋党”则如欧阳修所说,是以私利为根本凝聚力的,“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也就是说,“朋党”是为私利而聚在一起的,他们为了眼前利益可以不辨是非、互相庇护,看似和谐,但若涉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他们立刻反目成仇,完全不能调和和包容,所以说“朋党”之“和”是“伪和”,为正人君子所不耻。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理解、尊重和包容。
  最后,“和”的精神以天人之和为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传统话题,儒者认为“人”与“天”具有相同的本性,能够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因此,儒家学者倡导人与自然的合作与协同,提出“人”要与“天”保持一致,追求与“天道”的契合,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从而实现于与自然乃至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天人之和的内涵。
  还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我国的和谐之道能够长存,是有其历史因素的。儒家学者强调,只有不断发生变化(即所谓“易”)、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实现稳定的“和”(即所谓“不易”),这就是《易经》所倡导的“变易”与“不易”的辩证关系。这种在动态发展中实现稳定的智慧,也是先贤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之一。
  总之,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精神,是一种重视和睦、和平,却又不苟同、不附和的精神,也是一种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精神。这种精神适用于从个人到群体,从国家到全世界的各个领域,是一种真正的“普世价值”。
  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当代应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随着新的通讯方式与交通工具的应用,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1872年底,凡尔纳发表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而对当时的读者来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行一次环球旅行,简直不可思议。到了20世纪末,民航航班已经将环球飞行的最快纪录刷新到了31小时27分46秒。然而,“地球村”的出现,没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战火;科技的进步,也并没能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仍然需要从“和”的精神这一传统文化中获取养分。
  首先,“和”的精神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弥合人际关系的裂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难免与人发生冲突,至于冲突的原因,往往是觉得对方不通情理、不讲道理、不负责任……然而,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双方的利益有了矛盾,又没有进行恰当的沟通所致。我国古代的儒家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秉持“和”的精神,他将会尽量去了解他人的需要,理解他人的做法;同时,他也会用自己的行为去关怀人,用自己的道德去感染人。当一个人以和谐相处为处世原则时,他的内心是平和的,外在表现也会因此变得平和,而这种内心的平和宁静会在不知不觉中浸染到他身边的人,使他的亲友、邻里、同事都跟着平和起来。著名的“六尺巷”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以“和”的精神感染人的生动事例。在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当代社会,“和”的精神是极为必要的润滑剂。
  其次,“和”的精神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合作来寻求发展进步。当代社会既是一个强调个人能力的社会,更是一个重视团队协作的社会。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没有团队的协作,再有能力的个人也很难取得成就;反过来说,一个团队缺乏有能力的成员,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个人的成功往往与一个好的团队紧密相关,即使是那些看似独自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背后也往往有家庭乃至社会的支持。时至今日,小到科学实验,大到国家工程,没有哪一项是能够以个人之力独立完成的,如果领会不到“和”的精神中合作、协同的因素,人类社会就很难取得大的发展。此外,有合作就会有意见的不同和观点的分歧,这就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懂得“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的道理,协调统筹不同的声音,实现团队内部的和谐,这是一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纷争不断,互不相让,则团队迟早要解散。
  第三,“和”的精神告诉我们,要善待自然,不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的征服者,而要以平等交往的方式与自然对话。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改造天地”与“天人合一”两种思想始终在我们的头脑中盘旋。从改造自然、建设物质文明的角度来说,“改造天地”的思想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的先人没有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恐怕现在还住在山洞里,用燧石取火。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改造不可一味蛮干,更不可率性而为,而是应当在了解大自然的规律的基础上顺势而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人类不致因破坏自然环境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如今,“和”的概念和精神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开始重视“和”的意义与价值,并开始将“和”的思想贯彻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中。这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他文献
史书上记载:大明成化年间,顺天东安人施纯担任鸿胪寺少卿,负责主持国家礼仪大典。当朝的皇帝朱见深讲话有些口吃,朝对奏答之时,赞同大臣的意见要应“是”,而皇上常常为不能顺利说出这个字而犯难。于是,施纯密奏,请改用“照例”二字。朱皇帝采纳后,果然“玉音琅然”。皇上大喜,立擢施为侍郎,不久升任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这离施纯进士及第仅仅十年时间。时人为之语曰“何用万言书,两字做尚书”(《万历野获编·补遗》)。
期刊
廉耻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
期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
期刊
盖烈士徇名a,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b,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c,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d,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e,持诌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f,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史通·内篇·直书》)  注释:  a徇名:为美好的名声而舍身。  b南、董:南指南史氏,董指董狐。南史氏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良史,他为
期刊
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东坡全集》)  【品读】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好几年。这期间,他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后来,朝廷又重新启用他,任职翰林学士。这首好读的小词,就是任职时期的作品。依词可见,他虽身居高位,然似很怀念黄州那四年开荒种地的躬耕生活。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期刊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两句激动人心的话。“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并非王勃首创,而是从马援的“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演化而来。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初年的开国功臣之一,《后汉书》卷二四有传。他少有大志,王莽代汉时,他做都邮(地方监察官),因同情重罪囚犯,纵之,自己也亡命他乡。遇赦后,
期刊
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问之曰:“殷之将亡,亦有妖乎?”其一人对曰:“有,殷国尝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椎,大者如  箕①。六月雨雪深尺余。”其一人曰:“是非国之大妖也。殷君喜以人餧虎b,喜割人心,喜杀孕妇,喜杀人之父,孤人之子。喜夺,喜诬。以信为欺,欺者为真;以忠为不忠,忠谏者死,阿谀者赏,以君子为下。急令暴取。好田猎,出入不时。喜治宫室,修台池,日夜无已。喜为酒池、肉林、糟丘,而牛饮者三千,饮人
期刊
凯风  凯风自南a,吹彼棘心b。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c。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d。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e,在浚之下f。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g,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邶风》)  注释:  a凯风:和风。这里比喻母爱。  b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比喻孩子。  c劬(qú)劳:劳苦。  d棘薪:酸枣树已经长大,可以当柴烧。这里比喻孩子已经
期刊
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276—323),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其父司马伷为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不管如何排位,都轮不到司马睿当皇帝。司马光说他以“宗室疏属,遁居江表”,确实不假。西晋灭亡,由他继统晋朝江山,实乃风云际会的结果。311年,洛阳沦陷,两年后晋怀帝司马炽被杀,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但是,长安并没有可以抵抗的兵力和可以留守的粮草。晋愍帝只能束手待毙,在江东的司马睿却在
期刊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  隋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专门针对科考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书院、文社模式。书院至宋代大盛,有700余所,文社至明代为盛。书院和文社大多数是地方上的有钱人出资兴建,花费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者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讲师,对学生进行专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