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亲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一生,母亲很少夸奖过我。
  我从小就非常挑食——直挑到今天,我已经到了这样一把年纪。
  但母亲的教育对我影响最大。
  母亲的教育是“斯巴达”式
  的。
  我只要说一声不喜欢吃鱼,她就故意摆上带头的整条鱼。
  母亲说:“乃木大将曾被迫吃不爱吃的东西,到后来他就习惯了。”
  我说:“我不想当乃木大
  将。”
  现在,我已长大成人,不喜欢吃的东西还是不吃。
  那些年,母亲把我吃剩下的东西连续十来天反复端到饭桌上来。她真是太固执了。
  有人说:“你母亲的教育方
  式,只不过是故意为难孩子罢了。”
  对于这件事,我步入成年之后还常常谈论。
  “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他懂事以后,一定会反
  抗的。”
  “看看我就明白了,不吃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吃,对孩子也不应该强迫。”
  据说那样对身体也不好,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情绪会不稳定的。上小学没有多久,我患上了肺浸润,每天静养,花了一年时间才治好。据说这是肺结核的初期症状。当时是一种非常令人恐惧的传染病。
  因身体虚弱,太阳穴上鼓起细细的青色的血管,休养期间,我被迫与他人隔离,就这样,小学二年级休了一整年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每天都做鳗鱼给我补养。那时候,河里鳗鱼很多,附近的人钓上来,母亲在他们卖给鱼店前,抢先买下来做给我吃。
  我虽然年幼,但也能理解母亲是想让我多吃鳗鱼好快点痊愈。可每天都吃鳗鱼真是够呛。
  直到如今我对鳗鱼还是心有余悸。那时因为必须静养,所以我能干的事情只有读书了。但是,如果发烧,就连书也不能读了。因此,在量体温的时候,我常常在腋下做些手脚,蒙混过关。这样我就可以多读些书了。一年以后,病愈重返校园时,我的汉字成绩出众,同班同学读不出的字,我也不发怵,国语和历史进步也很大。
  母亲到底是明治时代的女人。
  她用的牙刷毛差不多磨光了,剩下的几根也已经卷曲,简直只剩下了牙刷把,她还说扔掉太可惜。她用这样的牙刷刷牙,把自己的牙龈都磨光了。我对母亲说:“有一种电动牙刷,很好用。”“去你的吧。”她说,“只不过刷刷牙,不能那么浪费。”“看看你的牙,牙龈磨光了,牙根都露出来了。你现在的牙刷是尼龙做的,可是硬得像块铁,把你的牙肉都磨没了。”“上了年纪都会这样的。”母亲顽固地坚持。
  她终于顽固到死也没变。
  母亲看了我演的《八甲田山》之后对我说:“你也演了这么长时间的戏了,能不能要个好点的角色?”“我不忍心看你在那样的大雪天里,像个雪人一样在地上爬来滚去的。”“你演了这么多戏了,要个好点的角色吧。”
  母亲知道我的皮肤经常容易皲裂,受冻后很容易裂口子。我曾经为武侠电影拍过广告,身上画着刺青,手持大刀,背对镜头。我脚后跟上贴了橡皮膏,母亲说:“这孩子,脚跟又冻裂了,那不,贴着橡皮膏呢!”因为是全身的广告,别人都没有注意到我脚上的橡皮膏,可是母亲还是发现了。“这孩子,真可怜。”“阿健,附近的幼儿园要修游泳池,你给他们捐点儿款吧。”
  “妈妈,我一直在听您说呢,您说‘已经演了这么多戏了,该要个好点的角色,别去那么冷的地方’。我想还是妈妈疼我。这会儿您又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前一阵还说寺庙以及氏族神和宗祠如何如何,要我捐款,这不都是矛盾的吗。我不工作哪儿来的钱!雪山里谁都不愿去,可我不去那里就赚不来钱。您说让我别去那种地方,又说让我捐款,我该怎么办?您的话不是矛盾的吗?”
  大概过了四五个小时,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妈妈忽然说:“那两种想法都是我的真心。”
  已经过了四五个小时,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可她还一直在思考。“都是我的真心,我希望你向幼儿园捐款,可不愿你在雪地里爬。”
  这就是母亲,可敬的母亲。
  我演的电影母亲基本上都看了。可是我妹妹不愿同她一起去看。母亲看我的电影是去看自己的儿子,并不是看我扮演的角色,经常自言自语。
  “从身后偷袭,胆小鬼!”“你敢!”“快跑!”她嘴里说个不停。妹妹说对周围的观众实在不好意思,所以不愿同母亲一起去看电影。母亲每年都寄来照片……我离婚后……过了两三年,每年都有相亲照,并附上对方的简历。母亲的家族里从事教育的人很多。有的还当过中学校长,母亲也当过教师。她经常给我写信说:“你变得孑然一人,真可怜!”她也常写:“你好不
  幸啊!”
  她从未见过我去拍外景时人们“呼啦”地一下子围上来的情景,从不知道我收到了多少影迷的来信,所以,她无法想象我的生活。母亲想象不出我同女人轻松地逛街,或是悄悄地约会,她总以为我是个腼腆的人,做不出这样的事。
  她每次给我写信时都说:“一想到你每天回到家,连个迎接的人也没有,就觉得你很
  可怜。”
  “妈妈,我比你想象的可强多了,很多女人喜欢我。真想把这些事说给你听。”
  “傻瓜!”妈妈这样说。
  母亲真是又顽固,又善良,而且那么心疼人。
  我之所以如此努力冲刺,就是为了获得她的一句夸奖。
  母亲老了,我想送给母亲一件大礼物,于是在九州的海边建了一幢房子。
  从那里可以望大海。把它建筑在岩壁上。离开公路再步行一段。
  可是……
  考虑到母亲同她的朋友们去那里时,可能会因防范措施不够,感到不安全,特意安装了电子狗警报器。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地方。
  关着阳台的玻璃门远眺大海,虽然不会觉得寒冷,但是却听不到大海的涛声。为此我安装了专门发出浪声的音响设备。在面对大海的位置,安装了摇椅。厨房建得很大,墙壁上镶嵌了花瓶,房间里装饰了“皮诺其欧”娃娃,然后雇请好房子管
  理员。
  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一切,你猜她老人家怎么说?
  “下那台阶太费劲,我不
  去。”
  真让人没办法。结果她一次也没去过那里。
  而且……
  母亲去世时,我没参加她的遗体告别仪式。
  当时在拍摄《啊,嗯》里的一个重要镜头。
  未能出席母亲的葬礼,实在让我伤心。
  摄影告一段落,我匆匆赶回家。飞机降落在雨过天晴的机场上,像往常一样,电器店的门田前来接我。
  他也察觉到了我的心境,我们在车内保持了长时间的沉默。
  回家的路上,我让门田在菩提寺前停了车,拜谒了母亲的坟墓。
  在母亲的墓前,我思绪万千,儿时的记忆连续不断地在眼前闪过:
  冒着寒风玩耍后回到家里,膝盖和大腿被冻得如同橡皮般粗糙,洗澡时,母亲用棕刷为我擦洗,好痛啊!
  那时候,母亲的乳房可软啦。我的脚后跟冻裂了,母亲便用烧热的铁筷,熔化一种黑色的药膏,涂在我的伤口处。
  在厕所里,她抱着我,嘴里发出“唏唏”的声音,哄我撒尿,我有时不高兴,一挣扎把尿撒在她身上。
  一件件的往事在我脑海里不停地映现。
  直到我的裤子被露水打湿,冷到腿上,才回过神来。
  不知不觉地,四周飘起了乳白色的雾霭,墓石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起来,供献的六月菊上也沾满了露珠。
  从寺庙回到家,又来到酒店,沾湿的裤腿还没干,真是令人奇怪。人的心脏是可以支配肉体的啊!
  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察觉到那肉色橡皮膏下面的脚后跟裂口,可是,她已经不在人世了。
  妈妈,我期望得到你的夸奖,就是为了这个,我背着你讨厌的刺青,污血溅身;去那遥远的夕张煤矿,拍摄《幸福的黄手帕》;在冰天雪地里拍摄《八甲田山》,去北极、南极、阿拉斯加、非洲,奋力冲了三十多年。
  离别是如此的悲戚!
  总是如此……
  不管是什么样的离别。
  我一定要找到一位能代替您夸奖我的人。
  (选自《期待着您的夸奖》,广州出版社。荐稿人:如夏)
其他文献
盖烈士徇名a,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b,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c,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d,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e,持诌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f,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史通·内篇·直书》)  注释:  a徇名:为美好的名声而舍身。  b南、董:南指南史氏,董指董狐。南史氏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良史,他为
期刊
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东坡全集》)  【品读】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好几年。这期间,他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后来,朝廷又重新启用他,任职翰林学士。这首好读的小词,就是任职时期的作品。依词可见,他虽身居高位,然似很怀念黄州那四年开荒种地的躬耕生活。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期刊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两句激动人心的话。“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并非王勃首创,而是从马援的“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演化而来。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初年的开国功臣之一,《后汉书》卷二四有传。他少有大志,王莽代汉时,他做都邮(地方监察官),因同情重罪囚犯,纵之,自己也亡命他乡。遇赦后,
期刊
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问之曰:“殷之将亡,亦有妖乎?”其一人对曰:“有,殷国尝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椎,大者如  箕①。六月雨雪深尺余。”其一人曰:“是非国之大妖也。殷君喜以人餧虎b,喜割人心,喜杀孕妇,喜杀人之父,孤人之子。喜夺,喜诬。以信为欺,欺者为真;以忠为不忠,忠谏者死,阿谀者赏,以君子为下。急令暴取。好田猎,出入不时。喜治宫室,修台池,日夜无已。喜为酒池、肉林、糟丘,而牛饮者三千,饮人
期刊
凯风  凯风自南a,吹彼棘心b。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c。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d。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e,在浚之下f。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g,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邶风》)  注释:  a凯风:和风。这里比喻母爱。  b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比喻孩子。  c劬(qú)劳:劳苦。  d棘薪:酸枣树已经长大,可以当柴烧。这里比喻孩子已经
期刊
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276—323),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其父司马伷为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不管如何排位,都轮不到司马睿当皇帝。司马光说他以“宗室疏属,遁居江表”,确实不假。西晋灭亡,由他继统晋朝江山,实乃风云际会的结果。311年,洛阳沦陷,两年后晋怀帝司马炽被杀,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但是,长安并没有可以抵抗的兵力和可以留守的粮草。晋愍帝只能束手待毙,在江东的司马睿却在
期刊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  隋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专门针对科考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书院、文社模式。书院至宋代大盛,有700余所,文社至明代为盛。书院和文社大多数是地方上的有钱人出资兴建,花费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者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讲师,对学生进行专门
期刊
说起“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和谐、和睦,以及“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谚语格言。确实,在我国的思想中,“和”就是一个满载着喜庆、美好意义的词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对于“和”的概念更应该深入探寻、把握,这样才能使“和”的精神得到贯彻,把“和”的风气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思想源流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据说创作于商代中期的《尚书·说命
期刊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于建安十五年(210)、十九年、二十二年先后下过三道求贤令。在这三道令里,曹操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观点——唯才是举,强调在用人问题上,关键看才能;只要才能卓越,即便德有不足,甚至“不仁不孝”,也要毫不犹豫地选拔任用。围绕“唯才是举”,求贤令共讲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说人无完人,若一直等着任用完美之人,那像齐桓公那样的君主就永远难以成就王霸之业;其二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未必
期刊
去杭州参加一个会议,在回来的火车包厢里邂逅了一位杭州萧山的民营企业家。我们年龄相仿,而且包厢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很快就聊了起来。他听出来我是山东人,说他自己就是去孔子的故乡,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听国学课的。他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每次在那里三天时间,听一位博导讲国学。  我很吃惊,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每个月坐火车从杭州去山东听国学课,而且是那种朝圣般的虔诚态度,这实在是不多的例子。他告诉我,他的企业是
期刊